血浆源性人凝血因子Ⅷ治疗血友病A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一种国产血浆源性人凝血因子Ⅷ(FⅧ)治疗血友病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知情同意后进入试验,根据患者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计算FⅧ输注剂量,计算给药后10、60 min的FⅧ活性输注效率值,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有效性评级,记录不良事件,治疗后3及6个月检测病原微生物指标及FⅧ抗体。

结果

共入组65例患者,其中可行安全性评价65例,可行有效性评价60例,完成临床试验全程观察57例。受试者以中、重度血友病为主(5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出血(44例)。治疗急性出血事件的总体有效性均被评为"显效"42例(70.00%)或"好转"18例(30.00%),"无效"为0例。首次给药后10、60 min FⅧ活性及FⅧ活性输注效率均值明显升高[10 min:(123.66±47.54)%;60 min:(108.05±43.24)%]。无过敏反应、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1例)。治疗后3、6个月检查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HBsAg、HCV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FⅧ抗体,未发现阴性转阳性病例。

结论

该国产血浆源性FⅧ治疗血友病A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可以作为血友病A患者急性出血事件的治疗选择。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病原菌种类。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患者的阳性血培养结果,分析确诊为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原菌种类。结果血流感染患者149例,占当年出院患者18 774例次的0.8%,即当年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0.8%。首次发生血流感染时,15例(10.1%)患者来自手术科室,83例(55.7%)患者来自非手术科室,51例(34.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发现在起病时SLE疾病活动指数高、WBC减少、累计糖皮质激素用量高及进行甲泼尼龙冲击、关节腔穿刺与化脓性关节炎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SLE患者一旦怀疑化脓性关节炎,应及时行关节液检查、培养,并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必要时请外科协助行关节腔清理并置管冲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