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道,陕西安康小学的学生小明(化名)因未按时完成作业遭老师掌掴。之后,老师还让全班50名学生集体依次打小明耳光。有学生证实:“有的同学打耳光下手轻了,老师还让重新打。”当地校领导表示,涉事教师已作检讨,并被停课。对于具体的处罚情况,最后以教育局的决定为准。(2012年12月19日《华商报》)
打人的老师应该受到谴责,被打的学生应该得到同情。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是,那50名在老师的要求之下,依次打了同学耳光的小学生。
老师的命令当然是错的,打同学当然也是错的,这个问题即使是小学生也应该明白,同学即使有错,也不应该对他付诸暴力行为。但遗憾的是,全班50名同学,全都对着同班同学的脸,挥起了自己的巴掌。
为什么没有一个小学生站出来,大声告诉老师:这样做是不对的!然后拒绝老师的不合理要求呢?在新版《小学生守则》里,继第一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之后,第二条就是“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由此可见,在学校教育中,“法律意识”和“社会公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可是,在整个打人过程中,却没有看到这些学生有一点点“法律意识”,也没有看到一点点“社会公德”。
我们当然不能对年幼的孩子过于苛求。因为我们大人,在面临同样情况的时候,往往也会作出类似的选择。在生活中,有太多时候,在比我们官职更大、权势更大的人面前,我们也会对朋友、对同事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全然不顾“法律意识”和“社会公德”。这些,难道没有对孩子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勇敢,没有教会孩子说“不”,我们习惯了对乖孩子给予表扬,对不听话的孩子给予批评。所以,似乎真的不怪孩子。
有一则令人深思的冷幽默是这样的:在军舰上,三个不同国家的将军都说自己的士兵最勇敢。第一位将军命令士兵从50米高的桅杆上跳下来,士兵照做。第二位将军要求士兵从70米高的桅杆上跳下来,士兵也照办。第三位将军把自己的士兵叫过来,让他爬到100米高的桅杆上跳下来,士兵说:“什么,长官,你疯了吗?”然后拒绝跳下来。这位将军得意地说:“看到了吧,这才叫真正的勇敢!”
我们的教师应该明白:服从不是错,但对错误的命令没有原则地服从,这叫盲从,如果孩子能拒绝打同学耳光,能够在老师要求他们实施暴力行为的时候大声说“不”,这样的孩子,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责编 欧金昌)
看了本期教育时评的文章,您是不是也有话要说呢?或者对别的教育事件,您也有自己的观点?欢迎留言或投稿:gxjydd@126.com。
打人的老师应该受到谴责,被打的学生应该得到同情。但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是,那50名在老师的要求之下,依次打了同学耳光的小学生。
老师的命令当然是错的,打同学当然也是错的,这个问题即使是小学生也应该明白,同学即使有错,也不应该对他付诸暴力行为。但遗憾的是,全班50名同学,全都对着同班同学的脸,挥起了自己的巴掌。
为什么没有一个小学生站出来,大声告诉老师:这样做是不对的!然后拒绝老师的不合理要求呢?在新版《小学生守则》里,继第一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之后,第二条就是“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由此可见,在学校教育中,“法律意识”和“社会公德”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可是,在整个打人过程中,却没有看到这些学生有一点点“法律意识”,也没有看到一点点“社会公德”。
我们当然不能对年幼的孩子过于苛求。因为我们大人,在面临同样情况的时候,往往也会作出类似的选择。在生活中,有太多时候,在比我们官职更大、权势更大的人面前,我们也会对朋友、对同事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全然不顾“法律意识”和“社会公德”。这些,难道没有对孩子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勇敢,没有教会孩子说“不”,我们习惯了对乖孩子给予表扬,对不听话的孩子给予批评。所以,似乎真的不怪孩子。
有一则令人深思的冷幽默是这样的:在军舰上,三个不同国家的将军都说自己的士兵最勇敢。第一位将军命令士兵从50米高的桅杆上跳下来,士兵照做。第二位将军要求士兵从70米高的桅杆上跳下来,士兵也照办。第三位将军把自己的士兵叫过来,让他爬到100米高的桅杆上跳下来,士兵说:“什么,长官,你疯了吗?”然后拒绝跳下来。这位将军得意地说:“看到了吧,这才叫真正的勇敢!”
我们的教师应该明白:服从不是错,但对错误的命令没有原则地服从,这叫盲从,如果孩子能拒绝打同学耳光,能够在老师要求他们实施暴力行为的时候大声说“不”,这样的孩子,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责编 欧金昌)
看了本期教育时评的文章,您是不是也有话要说呢?或者对别的教育事件,您也有自己的观点?欢迎留言或投稿:gxjyd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