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农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中学理科·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bill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才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农村中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影响,读书无用论抬头,他们对理科的兴趣甚少,而数学是一门内容抽象枯燥的学科,不少学生对数学根本提不起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农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了一个重要课题。
  
  一、定好人生坐标,端正学习态度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而现实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这些现象直接影响着农村中学生的人生观,特别是近年来,武鸣县每年都有近10万农民工外出“淘金”,使农村人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农村中学生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使他们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外出打工挣钱,而枯燥乏味的数学方程式使他们觉得“学难以致用”,提不起神来,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树立他们良好的人生目标,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一种数学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增强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灵活和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通常采用“灌输术”,课堂上“滔滔不绝如长江之水”,学生听得也如云如雾,梦游于“上下五千年”,这种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特别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好学”,才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1、要善于贯通古今。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愿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向学生讲述古往今来的一些数学史,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探究愿望,增加数学课堂的内涵,例如:学习圆周率,可以向学生讲述圆周率的历史,从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寻求圆周率数值的人——阿基米德到我国南北朝时代数学家祖冲之;从15世纪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打破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到1706年英国数学家梅钦计算π值突破100位小数大关;从1948年英国的弗格森和美国的伦奇人工计算圆周率值808位的最高记录到现如今电子计算机计算小数点后12411亿位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奥秘的探索和学习的激情。
  
  2、要结合生活实际,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和广泛应用,明白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场“鸟巢”等引出直线、射线、线段、角等有关知识,并加以引用中方设计师赵小钧关于“水立方”设计理念的阐释:“这是一个关于水的建筑……‘水立方’以一个纯净得无以复加的正方形,平静地表达对主场的礼让与尊重,与主体育场完整的圆形相得益彰。”
  
  3、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使学生找对成功的乐趣
  众所周知,学好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解数学题不但要善于逻辑推理,学会正确的思维和计算方法,而且要善于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多做习题当然是好事,但难题无穷而精力有限,如果能少而精地适当选做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每解一题,能做到举一反三,既能提高解题能力,又能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从中体味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每做完一题,要“反思”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如何解决、有多少种方法解决、最好是哪种解法以及能否应用推广到其他试题等等,从而实现把学得与习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多题一解、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扩大知识面,使各类信息能在教学中融会贯通,特别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农村中学的教师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不能像城里学校的老师有较多的学习、培训及进修的机会,因此,农村教师要多观摩教学光碟来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要多读书,拒绝快餐式阅读;要勤思考,透过教学现象看到本质;要了解数学史,增加知识宽度;要多反思自己的教学,通过这些方式,不断增加业务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总之,笔者在农村从教二十余载,觉得若能处理好以上几点,学生对所学学科有兴趣、愿意学,学习信心会逐渐增加,就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责任编辑:罗 艳)
其他文献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因学生不爱学英语而感到困扰、焦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课的设计实施围绕“性、情、趣、比”四个字来做文章,效果颇佳。本文以广西职业学校指定文化基础课程教材高教版《英语》上册为例,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所谓“性”,即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知识面的广阔性,知情达义的准确性。  英语这门学科,连贯性是很强的,已有的英语知识对后面的继续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打个比方,将英
教学是一门科学,亦是一门艺术,有其本身特有的节奏。一堂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如一台戏、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有开端发展,也有高潮终结。而节奏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在一堂英语课中,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述,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课堂教学便缺乏应有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那么如何创造“快乐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快与慢节奏的变换、动静相间、疏密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教好物理、学生要学好物理二者必须都从基础(物理实验)人手,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探究自然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能力。在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边动手边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大家公认的、较好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每节课的时间限制和教学进度的要求,对课堂的探究教学不能放任自流,
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学生应当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通过英语写作实现交流沟通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当
目的:研究分析电镀行业人员与健康人群尿液中铜、铁、锰、锌、铬的含量。方法: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分析,采用新鲜尿液直接进样和经硝酸高氯酸消化处理后样品进行比较分
【摘 要】 本文分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现状,剖析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心理障碍,阐述了如何通过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水平。  【关键词】 听力理解 心理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同样的听力难度,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