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如何构建维护金融稳定的宏观调控框架这一问题,现有研究对财政政策的关注明显不足.本文从金融稳定视角出发,在同一DSGE模型框架下细致刻画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以脉冲响应图和社会福利损失函数为分析工具,深入分析各宏观政策工具的效果以及政策当局之间的协同效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宏观金融安全体系构建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进一步讨论了构建三支柱调控框架的必要性.研究表明:第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显著,但也会通过土地财政与政府债务两个渠道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第二,仅依靠双支柱调控框架应对金融风险
美元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要形态都体现在流动性市场之中,美元流动性市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美元的发展史.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量化宽松与流动性市场结构转型导致市场的定价基准已经由无抵押融资转向有抵押融资.随着联邦基金市场活跃度的下降,由交易商充当影子银行的回购市场成为了在岸美元流动性市场的核心,而与此同时,货币互换成为了离岸美元流动性市场的核心机制,并且,离岸与在岸美元的关联性相较以往更为紧密.虽然长期量化宽松带来了流动性“泛滥”,但市场常常会因为影子银行的收缩而迅速变为流动性紧缩.要理解这一状况,需要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杠杆之间的定价关系,发现在违约概率为正的前提下,金融杠杆的上升会导致正向资产价格泡沫增大.为验证上述理论结果,本文采用NARDL模型实证分析了分部门宏观杠杆率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长、短期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实体经济部门以及金融部门杠杆率的负向调整均会长期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持续膨胀,但“一刀切”的逆周期杠杆调整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应实行差异化的杠杆调控政策.其次,在长期可采用非金融企业部门向居民部门的杠杆转移来实现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温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