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像摄影创作中的审美追求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艺术人像摄影图片提供给消费者的主要是它的审美价值,由于审美价值具有相对性,因此审美作品的创作活动要考虑消费者对作品审美要求,本文从具体的摄影创作实践上,着重分析了摄影师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如何在尊重消费者审美要求的基础上,体现其创作个性与表现意图,达到审美追求的个性与大众化的融合。
  [关键词] 艺术人像 摄影创作 审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审美消费需求开始活跃,艺术人像摄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艺术人像摄影店由许多拥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分布在不同的部门,执行不同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创作服务的各个环节。
  
  一、艺术人像集体协作的创作方式
  
  在艺术人像摄影的创作中,与摄影作品的图像直接发生关系的,主要有化妆、摄影、后期及美工等部门。摄影图片的创作也按其先后顺序进行。
  化妆部门从事拍摄前的准备工作,相当于“形象设计”。在正式拍摄之前,化妆师对消费者的外在形象进行美化。
  摄影部门是作品形成的核心,是艺术人像摄影的创作中心,是真正让外表美和艺术美得以呈现的基地。摄影部由摄影师和助理组成,摄影师在拍攝中自然居主要地位,摄影助理协助摄影师完成灯光、道具等辅助工作。
  后期部门负责后期图像处理、放大、装裱等技术工作,是摄影作品成形的必须技术程序。恰当的装饰设计,也可以为产品的最终完成增加一定趣味和美观。
  艺术人像摄影中,对作品影响最大的是化妆和摄影部门。两者通过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的交流而产生某种默契。这种集体协作的创作方式,有利于工作效率和作品质量的提高。
  
  二、摄影师的创作与消费者审美需求的关系
  
  艺术人像摄影师不仅要有技能的经验,还要走在时尚的前沿,引领潮流,要能在拍摄中调动消费者情绪,使之领会表现意图并在拍摄中配合摄影师,共同进入最佳拍摄状态,以取得理想的作品。当然,摄影师在观察、接触和总结的过程中,对消费者的大众审美趣味要求已有一定的了解。在尊重顾客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力的同时,更多地发挥摄影师的指导作用,如此呈现的美,是摄影师创作出的美,也是消费者需要获得的美。
  由此可见,艺术人像的创作中,消费者的审美趣味观念是无形存在的,但摄影师引导了消费者的意向或审美取向。因而摄影师对作品的是否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何一幅艺术人像摄影作品,无论在观念上还是技巧上都不可避免地烙下了摄影师个人的痕迹。所以,艺术人像摄影的创作,是以摄影师为代表的创作集体与消费者共同作为审美创作的主体。
  
  三、摄影师创作的注意要点
  
  1、摄影师善于调动被摄对象的情绪
  人像摄影师和设计师一样,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展现自己的艺术能量。客观地说,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都可以成为很好的人像摄影创作的对象,摄影师也不可能从每一个消费者身上获得创作冲动。优秀的摄影师在这方面,具有较强的发现能力和适应能力。
  摄影师了解消费者的审美要求,发现了消费者身上的美,将观念中的美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摄影师的创造与表现能力。大多数被摄者一进入陌生的影室,紧张之情油然而生,即使不怯场,也非生活的常态,所以摄影师要注意与对象审美上的沟通,才能更好的把握和表现对象的个性特点。
  对摄影师来说,如何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创作出表现对象内在精神和个性特点的作品显然是个挑战。消费者认为摄影师是很懂艺术的,所以才来拍照,这就要求摄影师能在短时间内深入对象的心灵,主动引导,积极创作顾客形象的艺术美。正如人像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所说:“摄影这一行,十分依赖摄影师与摄影对象(人物)之间的关系好坏,如果关系虚假的话,一句错误的话,或者不良的态度,都会破坏一切。主体有任何不安的话,个性便会顿时失踪。怎么好的照相机也不能把它召回来。”有了非常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引导能力,摄影师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才可能得到很好的展现。
  2、摄影师善于发现对象的个性美
  审美沟通并不是在拍摄前就完成的,它贯串了整个拍摄过程。比如:顾客可能告诉摄影师她想要某种感觉的照片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审美沟通信息。通常摄影店根据自己的拍摄特点,用图片制作一张作品风格表,让消费者从中选择。用直观的图片来显示消费者的趣味应该是比较准确的,这样可以让审美沟通、趣味认知更富有成效。
  与消费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摄影师还必须从她们身上看到美,发现美。从创作对象身上发现美,必将排除对象身上不美的部分。一如摄影师按动快门时一样,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摄影师对对象的观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尽量地回避消费者身上的消极因素或缺点。通常,消费者并不都清楚自己美的地方,摄影师这种对美的发现与表现,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美的价值和意义。正如“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名言,摄影师的创作便需要他们具备有这样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
  3、消费者鉴赏能力的提高要求摄影师有更高的审美追求
  摄影师主动创造一种可具操作性的、适应大多数消费者需求的模式是摄影作为商业手段客观需要的。而消费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没有追求,当消费者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时,新的、适应需求的模式或拍摄手法则被看成时尚、新风格、新标准而取代旧的模式。随着消费者审美鉴赏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看重摄影是否能展现她们的气质、个性与神采。画面是否有韵味等等这些更富艺术性的内容。如当前主题式的拍摄手法,将某一种思想感情或心情作为拍摄主题,或将某一种场景、氛围、道具符号作为拍摄主题:剧情式的手法则更可以用一系列的照片来述说消费者自己的故事。这些都显示着艺术人像摄影的审美追求正向着更高的审美层面迈进,并丰富着图像的内涵。
  4、消费者鉴赏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摄影创作模式多样化
  每个摄影店无论大小,在考虑所要面对的市场对象时,总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对整体的市场对象进行区分。以确立自身可以为什么样的市场对象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才能够在市场上得以生存。这要求各个创作主体不断推出更加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作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但是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创作主体首先创造出什么的新颖的拍摄手法、技巧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时,其他竞争者便会群起而效仿之以跟紧市场。这样,市场竞争导致了作品的同质化。
  所以市场竞争既会导致作品的差异化,也会导致作品的同质化。只要存在市场竞争,艺术人像摄影作品的同质与差异永远都是共存的,“差异”与“同质”,互为因果,不断更替。也就在二者的更替中,艺术人像摄影作品在市场中不断发展前进。
  
  四、结语
  
  摄影图片作品形成的基础首先来源于消费者的审美趣味。而“再好的表现形式,被摄者见多后也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摄影师必须改变多年来的审美定式,突破旧的模式,以新颖的人像作品适应被摄者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审美步伐。”
  艺术人像摄影的艺术性,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性,它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而它又是唯美的,富于都市生活的气息,讲述着都市人的心声。消费者通过摄影消费表达了她们在社会层面上的自我理想,体现了她们对快乐、美丽及物质生活的自我追求。摄影师的创作对其艺术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消费者以及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我们必将看到更为多样化、更具艺术性的摄影作品出现在生活中。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武侠电影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呈现出将多种电影创作元素糅合在一起的特征,而喜剧化的手法为武侠电影,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许多影片都遵循喜剧功夫片的路子,在影片中融入符合观众价值观念和文化需求的内容,而观众观念的改变是这种喜剧武侠电影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电影 武侠 《新龙门客栈》社会观念    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基本上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涉及到中国
花容 曾瑞棉制作  曾瑞棉 福建 福建摄影艺术协会会员,专业摄影后期技师。  陈飞杰 浙江 曾获《大众摄影》俱乐部年度十佳摄影师荣誉,自由摄影师,擅长人像前、后期创作。  作者通过大片花丛来衬托模特,四周素雅的小白花缀满在浅绿色的枝叶中,既恬淡、自然又富有美感。仿佛有一阵清新的香味扑来,令人沉醉神往。  作者很可能为了保护白纱的细节,采用欠曝光的拍摄参数,导致图片有些发闷,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不足,
从窗口望去,能看到一棵树,一棵叫不上名的高大的树。路上人来人往,偶有驻足,站在树下抬头望望它。而此刻,樹叶干枯,被十一月的风吹落。现在是三月,我们好奇地想看到第一片绿叶,直到这样的期盼已然成为一种信仰,相信这棵树会开花,曾经的凋零会再度重生………  以此,期待一个春天的到来,心理上以某种富有仪式感的姿态。  也由此,我们好奇每个人的春天是以何种方式来临的,他们又是以何种姿态翘首跛踵的呢?所以衍生出
大红灯笼高高挂 姚波 摄西河古渡 朱峰 摄  红杨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最南端,与宣州区、南陵县接壤,区域面积144.6平方公里,总人口5.86万。政府所在地距商合杭高铁湾沚南站仅4公里,距沪渝高速湾沚出口、芜宣机场仅10公里,铜宣高速毗邻珩琅山并设有珩琅山出口,长江中下游重要干流青弋江和青安江穿境而过。  定位于芜湖市“文化旅游新高地、绿色生态大花园”的红杨镇,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底蕴丰厚,是“国家级
春天,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通常将北半球的公历3月至5月定为春季,而南半球则是公历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定为春季。在我国四季分明的地区,春天气候温暖适中。  春天人们爱玩儿,尤其是摄影人。在我国,远在先秦时就有春季踏青习俗,从晋时期开始有踏青的文字记载,至唐宋尤盛。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
[摘要]电影与文学分别成为7对立的两种文化形态的代表,它们的关系在视觉文化的崛起这个大环境下更加错综复杂,但是,电影与文学是一个结合体,他们之间是不可能分割的。  [关键词]电影 文学 分歧 结合    一、电影始终未离开文学    自电影诞生以来,有关电影与文学两者关系的探讨和比较从未中断过,虽然电影的年龄仅百年有余。世纪之交以来,这种比较愈演愈烈。在文艺领域,这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同时又是
在飞机上拍摄银河  由于新加坡濒临赤道,北京往返新加坡的航班要飞大约5个小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在飞机上看两部电影或者美美的睡上一觉来度过这漫长的飞行时光。但是作为一名拍摄者,我觉得这来回近10个小时也是精彩的拍摄时间。在飞机上,我们不仅可以拍摄到壮丽的云海、漂亮的日落,也能尝试在其他地方难以拍摄的银河照片。  在飞机上拍摄银河,听起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它确确实实可以做到。我在挑选座位时选择了靠窗的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施行,意味着摄影界为之呼吁多年的摄影版权保护终于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实现了版权保护上的同等法律地位。这一摄影界重大事件自2020年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六十二号主席令公布《著作权法》(2020修正)后,一直备受关注和热议。中国摄协旗下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推出的文章《主席令使摄影不再“二等公民”
摘要 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意识形态的不同,中国电影镜语所传达的图像意义有别于西方,尤其在性爱题材的电影中表现突出,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建国以来中国电影性爱题材也呈现出了不断开放填充的自由空间,经历了从“无性”到“弑父”再到“无父”的变动。本文则试图从这一流变中探寻一条更加人性化的救赎之路。  关键词 禁忌 自由 无性的革命 父权文化 弑父 无父    一、无性的革命年代    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
3種瑕疵,3种“味道”  你看过那些唯美的老照片吗?有没有对它们独特的画面效果印象深刻?又有没有想过,为何会老镜头与胶片的成像与现在的相机有诸多不同?  要解答上面提出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绝大多数老镜头都不如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镜头。这并不是否定老镜头的存在意义和使用价值,而是我们接下来讨论的基础,也是客观事实。毕竟人类在镜头光学领域是一直进步的,一项项新技术和新工艺塑造了如今强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