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现代化的中国中小学教研发展回顾与前瞻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wer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此后,三个“面向”,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和发展取向。这与我国社会此时正全面开始经济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调保持一致。也可以说,我国教育在恢复被“文革”破坏的秩序之后,便开始了面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中小学教研工作在中国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教学实践行动力的落实,除了行政方面的领导之外,教研的策划、专业引领与教学转化,尤其在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所依赖于教师学科教学的行为细节改变的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的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阶段,本文略做描述。
  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教研聚焦在教师经验的发掘与推广,努力实现教学经验转化为教学模式和应用理论
  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改变应试教育局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这是中小学教育的第一次重大转型,主要体现在教师、学校与区域三个层面,强调国家课程的全面落实。1990年6月6日,国家教委正式下发《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室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基[1990]013号),“对当时条件下教研室的性质、职能、任务、教研人员的待遇、经费条件、工作制度等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标志着教研室工作日趋正规化、制度化和规范化”。[1]
  教研工作此时定位于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指导,以课堂教学改良以及提高教师基本功,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以此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奠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这一阶段教研工作的着力点有三个:
  其一,发掘教师经验,实现理论提升。
  此时,教师的入职状况很复杂,教师水平差异很大,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还缺乏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因而关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提升,压力很大。为此教研工作,聚焦在优秀教师的经验挖掘,协助总结提升经验,力求找到可以推而广之的教学模式或应用理论。以语文科为例,钱梦龙与魏书生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教师,其教学经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要看到,他们都有意识要把自己的经验,上升到思想认识和实现理论化。这个时期,各个学科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可以说,优秀教师风云际会,对于推进学科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二,在教学的应用研究上,围绕“教什么”和“怎么教”展开了广泛讨论,也形成了一些共同认识。
  依靠教师教学的改良,为素质教育发展奠定基础,按照自然逻辑,是希望有效的学习发生在课堂,达成基础性学习目的,而学生可以在课余有多样化发展选择。
  基于这种认识,那时提出来“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的口号。效率观,第一次进入教育领域。既然强调效率,教学定位也就容易聚焦在知识与能力,为了让应试压力得到减缓,提出了“双基”训练的思想。所谓“双基”就是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
  “双基”的内容和要素,主要依据的是教学大纲和教材。解读教材,研读大纲,把握好教学的尺度,避免过难,这是那时教学的共同规则。关于怎么教,主要取法于优秀教师。我们以为最好的教学,存在于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当务之急是发现这些最好的教师,应用的最优化的教学,使之模式化,人人使用,自然便可以整体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时期,一些教学原则的应用得到普及,例如少教多学,课内外结合,精讲多练等。由此看到,那时的改革是聚焦在教学层面的,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技术改变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其三,纠正教学中,教师的知识灌输和“一言堂”,希望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关于教与学的关系,那时的基本认识,以为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针对教师过于强势,学生在学习中被“规定”,按照教师旨意和要求学习,缺乏自主性的问题,提出“双主体”的理论。即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学习主体。可是在现实教学中,原有的模式和意识,这一层壳非常坚固,打破它很难。为此鲜明提出反对知识灌输的教学。
  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教研配合区域行政部门全面参与到从教师培训到课程建设、教学指导、教学检测等教育全过程的研究与管理中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核心要素。过去的课程,是“国家课程”一维的,而且在教育实践中,又区分出考试课程、非考试课程,以及小学科、副科等。这说明中小学教育已经被考试绑架了,在区域、学校和教师推进的素质教育中,进展缓慢,收效甚微。于是,在本世纪以课程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启动了素质教育发展的改革。
  各地各级教研室,因为其具有的对于教师的影响力,以及特有专业队伍优势,得到了行政部门的重视。有学者呼吁教研室应该定位于“地区课程发展中心”。[2]其对于教育的管理和影响,在这个阶段超出了学科范畴,也突破了课堂教学这个偏于狭隘的研究领域。
  在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与一线教师之间,客观需要一个联系的桥梁;而且先进的理论,与实践转化之间,也需要应用性研究。这便为中小学教研提供了很大的学术空间。
  因为在特殊时期,为了把国家意识落实在学校教学中,教育行政、学者,以及广大教师,都对于承担基础性研究与教学指导的教研员产生了工作需求,这客观上促使教研室职能发生了拓展。
  这个时期的教研特点主要表现在:
  其一,校本化教研得到重视。改革无疑就是要颠覆传统的思想意识,以及冲击教师习惯与模式。因而,在改革的一段时间,教师处于彷徨状态,不知怎么做。而他们迫切需要专业人士,出现在身边,解答疑惑,研讨在课堂中怎么实现理论的转化。中小学教研传统的优势无疑是学科教学,这时便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建设被启动。三级课程体系,是一个弹性课程,强调多维主体共建。即在国家课程之外,也为地方和学校进行课程建设提供了空间。为此,一些原本具有教学优势的学校,以校本课程建设作为抓手,凸显出办学特色。这个时期,校本课程在局部和点位上,出现了一次发展热潮。   其三,支持多样态的办学,促使学校发展出不同的特色,于是出现了一批名校。
  基于校本的关注,以及对于常态课和大众教师的关注,促使学校整体办学的优势得到体现。各种不同的学校经验,甚至彼此有冲突性,一同呈现给大家。这与我国基础教育全域覆盖,与经济文化发展条件相适应,不同区域的特点会在教育中折射出来有关系。我们在这个现象中,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出现了不同发展层次,以及有了多样态的演变。舆论或许会因为自己的占位,认同某个学校经验,却批评另外经验;却不自觉忽视了,教育与本地教育生态的适应性。
  其四,教学与办学的标准化,以及行为的规范化得到了加强。
  这个时期在国家层面完成了各个方面的标准建设,并在区域推动地方标准建设。尤其,在学科教学上不仅拟制了课程标准,还主导推动了学业水平测量。这就引导教学发生一个转变,要基于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这种标准化建设,有利推动了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在薄弱地区,这个转变甚至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其五,教学研究从教师模式发展,而出现了“三级”(学校、学科和教师三级)建模或多级建模。
  教师的个体化行为是否合理,可以被推介,要考虑到这个经验,与教育生态的适应性。具体而言,这个模式,要与国家推进的改革理念相吻合,与区域、学校主导的教育改革和政策合拍,也要与学校整体办学的设想、学科教学的特色建设有一致性。这样可以把教学共性与个性融合起来。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教研发展已经不仅仅关注一个骨干教师,而是全员关注,参与到了学校办学的建设中来。
  三、基于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中小学教研提供专业支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以“互联网 教育”为抓手,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教育发展的转型
  针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新常态的理念,即要促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和内涵式发展。一系列的文件、政策,密集出台,为的就是进行制度性改革,打破应试的天花板。从而,延续课程改革,把过去没有完成的任务——构建学校丰富的满足学习发展选择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基于自身发展需要而预设学习课程和选择学习课程,以真正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这个改变主要发生在2012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目前,各地为了实现均衡而优质的发展目标,在积极谋划和实践,改革的端倪已经出现。教研工作也在适应这个变革,全面关注并参与其中。其作用进一步显见,以为在改革系统中,“我国的教研制度就是支持与指导系统的中坚力量”,“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3]
  其一,进行学校全学科的整体规划,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课程文化的全面构建。
  传统思维,把考试需要摆在第一位,因而考什么教什么,引导着高中教育追求难度,为的是适应考试的选拔性功能。而按照核心素养的理念,则把人的发展摆在第一位,重视在全部课程中实现综合素养的培养。因而,有一批具有教研领先地位的学校,已经率先基于学科素养的培养,而重新规划本校课程和实施教学。
  其二,本着因材施教的目的,尝试在校本课程可为支撑的条件下,探索多种形式的选课走班。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首先体现在他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有前瞻,对于学什么有选择。这是一个基本认识。可是在制度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这个要求是实现不了的。正是基于对于国家教育发展的良好预期和对于国家政策的重新理解,一些区域和学校,成为了这一次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为此他们尝试了多种形式的选课走班。诸如,在国家考试课程,根据学生学习的分化,进行分层教学,这种选择性走班可以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奠定基础。再如,在国家课程中学业水平课程的选考科目,实行走班。另如,在艺体类、技术类课程,实行分项目选课走班。也就是,在这一类学科,根据学生的学习模块或项目,进行自主性学习。
  其三,把固化的课程计划,增加弹性要素,为学校进行自主课程实施提供便利。
  国家课程,必修内容占据了课时,这没有给自主选课走班提供条件。为此,在保障学生完成基础性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要尽量消减国家课程的课时,给学校增设校本化课程以可能。此外,某些地方规定了弹性课时,即有大小课的区别,可以节约出很多课时,满足学生的选择性学习需要。
  其四,落实“互联网 教育”,尝试慕课、优课,数字化校园建设,以及翻转课堂。支持教育的互联网思维,正在日益渗透在教育活动中。
  互联网首先冲击了人类的传统生活,在教育上的影响也在日益显现。随着“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以及课程资源的丰富,信息技术手段对于教育的影响力也在加强。一批学校和教师,在这种改革中进行了积极尝试。互联网思维应用于教育,势必会把传统意义的小课堂、教师、教材等,都进行一次观念上的革新。未来的教育需要跨时空,满足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而且对于本地本校教育条件的依赖也会减弱。
  其五,学校教育更多被社会认同,源自它的鲜明办学特色,以及服务于学生的课程文化。
  一门课、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个班级,如上的限定性在历史上长期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化和高水平发展。而未来的教育,或许这一个教师,不再固守一门课的教学,他要在学生的生活中充任各种角色:学生学业生涯的指导教师,学生研究的指导教师,学生选择性学习中的多课程教师,等等。有所准备的学校,已经在这个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综上三个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或许带有主观性,未必体现科学发展的规律,然而在回顾中我们可以清晰发现,中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诉求与轨迹是鲜明的。在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小学教研工作始终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机制,成为不断推动改革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苏 锐.中小学教研制度的新使命和新任务[N].安徽青年报,2014-04-17.
  2. 梁威,卢立涛.撬动中国基础教育的支点——中国特色教研制度发展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3. 王晨,刘男. 互联网 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1]龚兴英. 中小学教研活动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向[J]. 教师教育学报,2015(3).
  [2]崔允漷. 论教研室的定位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J]. 上海教育科研,2009,(8).
  [3]崔允漷. 中小学教研制度:不容忽视,不可替代[N]. 中国教育报,2014-03-26(6).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萧 田
其他文献
从观念上加深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为主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发病率在中国逐年上升[1]。其主要表现为周围动
玉溪市通海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手工业发达,这既是通海的优势,但全县数百个小而分散的企业也给建会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建会率达到98%,其诀窍就是“跑”,一次没有结果,跑两次
期刊
1997年11月,张莉从昆明市西山区建没局走上工作岗位,现任昆明市西山区园林绿化局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科科长。10多年的时间,她与城市建设管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11月26日上午,昆明碧空万里,阳光明媚;雄伟的海埂会堂前.鲜仡盛开、鼓乐齐鸣;庄严肃穆的报告厅里,悬挂着红色的“云南省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是中国工会的会徽,二楼
导读:云南文山州三七交易市场三七近日报价曾高达760元,半年内翻了5倍,创下历史新高。三七连续涨价对于中成药上下游产业链,乃至零售消费市场产生长远影响。
“全校只剩3名学生、5名教师,这学校还能办下去吗?”9月10日,陕西西安户县蔡家坡小学的学生家长郑师傅略带焦虑地说。9月1日报名后,因为一则“撤校”流言,家长纷纷为孩子转学,使该校学生突然大量流失,从50多名锐减至3名。(见《华商报》)虽然后经证实,蔡家坡小学将要“撤校”是一则谣言,户县教育局也表示“不会撤校”,但在农村地区,这样的“撤校”谣言的出现不会是空穴来风,折射出的是当前部分地方农村学校纷
<正> 环渤海沿岸及部分黄海沿岸,由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北京、天津二市构成了环渤海地域。环渤海地域交通发达,大中城市密集,工业基础雄厚,有广阔的腹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据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网站,截至2019年12月20日,共开发了2374种海外汉语本土教材,表明海外汉语本土教材在内容及注释语言方面逐渐从普适化转为本土化;教学方面逐渐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