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的因素及对策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ha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高考适龄人口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高考人数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生源数量的减少将进一步影响高职院校招生生源的生源结构,生源结构的变化将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产生一定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影响生源结构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生源结构;生源类型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012-01
  一、我国高等院校及高等教育适龄生源现状
  1999年1月,我国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迅速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据教育部2016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80所,比上年增加28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96所(含独立学院266所),比上年增加36所;成人高等学校284所,比上年减少8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37所,比上年增加18所;高职(专科)院校1359所,比上年增加18所。全國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793个,其中普通高校576个,科研机构217个。另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虽然中间略有起伏,但总体呈下降态势,这与我国长期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基数增长速度放缓密切相关。
  二、影响生源结构的因素
  (一)国家政策和行业因素
  国家政策变化,行业兴衰优劣,遥控指挥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生源结构的变化,市场需求是杠杆,它自然调节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里,职业技能培养要紧扣市场需要和国家政策变化,才能出现合理化的生源结构。例如,国家计生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国家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后,一批幼儿园的大力兴办,大批量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就业提供了更多就业渠道,就业前景有了保障,促使更多的学生报考这些专业。这些政策出台,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招生生源结构。
  (二)学校品牌影响力
  学校品牌就是学校的识别标志。学院品牌在内蕴核、承载体、表征面等诸多方面因素串联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内蕴核包含利益认知、情感归属、文化传统、个性形象、精神理念等五方面内容,承载体包含“物品、事品、人品”三者结合的有机体。其中物品,就是承载品牌文化的物化环境,例如校园环境;事品,就是承载品牌文化的品牌事件,例如学科建设;人品,就是承载品牌文化的品牌人物,例如知名教师。高职院校的品牌文化是高职院校在不断实践、探索和精心凝练而沉淀下来
  的精神内涵,一经形成,将成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恒久源泉。
  (三)学科专业结构因素
  专业结构指人群体中需各种专业人才比例构成。这是人才群体结构的因素之一。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有利于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好多高校的专业建设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各个高校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定位,形成优势的特色专业群,提升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学科专业调整有利于高等院校长远发展。良好的学科专业体系是支撑高等院校长远发展的基础,一是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学科专业,二是建设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只有建设一定数量的学科和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才能确定合理的生源结构,高等院校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采取多元的招生模式
  高职院校要采取多元招生模式,采取单独招生(自主)招生、分类招生、注册入学、九年一贯制、国际合作、高职专升本、成人招生等多种类型招生模式,最终形成多元化的招生模式。
  (二)适应市场需求,创办特色专业群
  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需求,服务地区经济,创办特色专业群。在“特色专业立校,品牌专业兴校”的指导战略指引下,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队伍,需要推行职业化和技能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特色的学科专业,设计强劲实操课程、打造特色的学生管理理念,最终形成自己的核心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运用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接受差异,合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招生模式多元化的推进,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也将发生变化。高职院校要根据生源结构变化特点,在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下,采取分类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有区别的培养目标、确定有区别的考核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考核标准,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能类型和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胡德鑫,王漫.2016-2032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趋势预测[J].教育学术月刊,2016(6).
  [2]石芬芳.高职院校品牌文化及其要素构成[J].职业技术教育,2012(7):34.
  [3]陈厚丰,刘承波.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政策的评价[J].教育研究,2007(2):26-29.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志愿活动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让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也在生活中看到更多志愿者的身影。中职生在志愿活动的开展中更是成为中流砥柱的一部分。这也是学生的一个锻炼机会,让学生可以从实践中发现相关的社会问题,提高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也增加了社会经验,为别人带去帮助。当然,在志愿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题,这就需要做好志愿活动的前期工作,尤其需要重点关注相关培训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