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婴幼儿原发性心脏肿瘤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lang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儿,女,11个月25 d。以"异常哭闹1 d,发现心律失常半天"为代主诉入院。1 d前出现异常哭闹,不能安抚,烦躁不安,伴全身出冷汗、拒乳,外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抗心律失常效差,转入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治疗。

症状体征

患儿体格检查:体温36.8 ℃,脉搏156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88/50 mmHg(1 mmHg=0.133 kPa)。患儿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反应欠佳,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黄染、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颈无抵抗,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对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56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手足暖,CRT 2S,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诊断方法

彩色超声心动图:右室内近心尖处可见一高回声团,大小约12.1 mm×10.9 mm,三尖瓣反流(轻度),主动脉瓣反流(轻微)。

治疗方法

电复律,抗心律失常,手术切除心脏肿瘤。

临床转归

患儿入院2 d后手术切除心脏肿瘤,后未再出现心律失常,总疗程共17 d。目前患儿已2岁7月,生长发育良好。

适合阅读人群

儿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

其他文献
期刊
癫痫发作作为脑卒中的首发症状或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发展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科学的处理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对于脑卒中预后至关重要。关于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大规模流行病学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依然有限,本文论述有关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和脑卒中后癫痫的诊疗现状。
目的评价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预防长期透析导管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应用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半年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肝素封管)和研究组(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血栓形成、导管感染、尿素清除指数、透析血流量情况。结果封管前,两组患者尿素清除指数、透析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48岁,主因"全身乏力2周,头晕、行走不稳伴交流障碍1周"就诊。既往史:3年前有"一氧化碳"中毒史,之后未遗留明显后遗症。个人史、婚育史及家族史无特殊。2019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后略好转,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行走不稳、扣衣扣及穿鞋欠稳准、双眼上视时间断视物成双、不敢睁眼,饮水偶有呛咳、言语迟缓。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走路时双腿沉重、拖曳,头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62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5年,加重伴腹痛2 d"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症状逐渐加重,在外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于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各植入1枚支架,术后坚持服用药物。2018年8月8日患者活动后出现胸痛较前加重,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前降支置入支架1枚,术后反复因心衰多次住院治疗, 2021年1月13日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腹痛,伴胸闷、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对2017年版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和重要的修改及补充。40年来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患病率和知晓率数据显示,糖尿病防治任务异常艰巨。对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控制目标至关重要,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证据推动了个体化降糖目标的选择,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也有望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期刊
目的探讨个体化预测中国成人3年后进展为2型糖尿病(T2DM)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完成的中国T2DM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REACTION)的流行病学资料,选取2 788名基线无糖尿病且完成3年随访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建模队列(75%,2 094例)与验证队列(25%,69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
目的评价达沙替尼联合多药化疗方案在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单臂、开放的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30例初诊成人Ph+ ALL患者入组。采用多药化疗方案,标准诱导化疗为期4周,自诱导化疗第8天开始口服达沙替尼(商品名依尼舒,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100 mg/d,持续应用至整体治疗结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