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增强重建系统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中期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韧带增强重建系统(ligament advancement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3-7年膝关节功能,了解LARS人工韧带在人体组织内的形态变化. 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患者57例(58膝),根据伤后至手术时间分为急、慢性损伤两组,对其进行多指标回顾性分析.其中对再手术患者(3例4膝)LARS人工韧带取材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 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术后关节功能、膝关节运动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两组间膝关节功能的主观评分及客观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及MRI显示平均1.5年骨隧道呈不同程度进行性扩大,关节稳定性与骨隧道扩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胫骨和股骨骨隧道扩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可见术后2年有规则排列纤维组织长入LARS人工韧带内,单束及成捆聚酯纤维间见广泛纤维连接. 结论 (1)LARS人工韧带重建ACL能够较好地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2)骨隧道扩大现象存在,1.5年后趋于稳定,关节稳定性与术后骨隧道扩大程度无相关性.(3)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术后的各项评估资料对比一致.(4)人体正常纤维组织结构能够规律地长入LARS人工材料。

其他文献
脑心综合征是指急性脑循环障碍,包括脑出血、脑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急性颅脑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心肌缺血、心率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临床综合征.急性脑损伤后心脏的控制和调节会产生紊乱,心脏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并伴有心肌酶谱的改变[1-2].患者处于急性颅脑损伤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也导致心脏功能及节律的改变.这些因素均对脑心综合征产生一定的
期刊
创伤急救的最终目标是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我国创伤急救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就各种损伤的救治技术来讲,与国外几无差别.但总体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救治效果有很大差距,缺少一个完善有效的创伤急救体系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沈阳军区总医院主管、主办的《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杂志(ISSN2095—5561CN21—1588/R)即将公开发行。本杂志为双月刊,大16开,80页。本杂志由业界知名专家领衔,军内外从事创伤与急危重病等相关学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和作者对象;重点报道创伤与急危重病领域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的临床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设有专题研究、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经验交流
期刊
《中华创伤杂志》第六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4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隆重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新一届编委和通讯编委共计80人,他们当中既有德高望重、成就显赫的创伤学专家,也有年富力强、活跃在学术研究和临床治疗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中国工程院王正国院士、付小兵院士,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蔡丽枫副社长等专家和领导莅临会议。
期刊
目的 评估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4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寰枢椎不稳患者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2~64岁,平均49岁.寰枢椎不稳的原因:齿状突陈旧性骨折10例,游离齿状突畸形16例,横韧带损伤2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32例患者均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骨移植材料可分为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骨,但均有不足之处.从长远来看,人工骨的应用发展前景更为光明.在骨骼的发育和修复过程中,血管化和爬行替代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能够成功应用于患者体内的人工骨支架材料体积有限,无法满足构建大段骨组织的需要,主要原因是支架内部的血管化问题难以解决.研究表明,细胞只有在血管周围150~ 200 μm才能够通过弥散作用维持存活[1,2].
期刊
目的 分析球囊栓塞性介入方法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疾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21例行球囊栓塞性手术治疗的TCCF患者,其中男17例,年龄(32.3±5.4)岁;女4例,年龄(40.6±5.8)岁.观察患者围术期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评价手术效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入路治疗骨盆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1月44例骨盆骨折患者采取有限切开进行治疗,其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21~70岁,平均38.3岁.骨折按Tile分型:Tile B型25例(B1 11例,B2 14例),Tile C型19例(C1~2 14例,C1~34例,C2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单独采用Stoppa入路切开10例,Stoppa
多发性肋骨骨折,尤其是连枷胸是胸部创伤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加压包扎、肋骨牵引、呼吸机内固定等.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发展,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已成为发展趋势[1-2].适宜的内固定治疗是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恢复肺功能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08年1月-2012年6月采用纯钛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连枷胸57例,并与同期采用非手术治疗的64例进行比较分析.1 临
期刊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与血清Mg2+浓度下降之间的关系. 方法 60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静脉补充硫酸镁后,分别监测两组受伤后第1,3,7,14天血清Mg2+浓度及IgG、IgA、IgM含量,分析血清Mg2+浓度与各项体液免疫指标的关系. 结果 研究组I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