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辽宁省花生产业调查,对辽宁花生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以期加快花生产业化进程、发展花生加工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花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对策;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S5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9-0088-02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针对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素,提出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1]。
  1辽宁省花生生产现状
  辽宁省位于北纬38°53′~43°26′,是世界适宜花生生产最北部区域之一。辽宁省有适宜种植花生丰富的土地资源,光照充足,病害少,特别是影响花生品质的黄曲霉显著低于其他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花生出口基地。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缘,又与内蒙接壤,代表了东北及与东北相似区的各类条件,耕地总面积408.5万hm2,其中旱田面积307.35万hm2。“十五”期间,辽宁省花生年均种植面积18万hm2,占全国总面积的3%,排在全国的第10位,最高年份达到25.33万hm2;年均总产量4.05万t。“十一五”以来辽宁省花生呈快速发展趋势,2006年花生种植面积13.77万hm2, 2007年20.18万hm2,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0.19万hm2,总产7.5万t,成为辽宁省除玉米、水稻外的第三大种植作物。辽宁省花生主要分布在阜新、锦州、铁岭、沈阳、葫芦岛、鞍山、朝阳、大连等地区,无黄曲霉污染,是我国优质花生出口基地。是辽西乃至全省抗旱避灾的首选作物,而且辽宁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花生产业发展,按辽宁省未来5年发展规划要求,花生种植面积有望达到66.67万hm2,发展空间巨大,任务艰巨。同时,近两年辽宁省也崛起了很多以加工花生油、花生蛋白、花生米为主的大中型企业,而且国内最大的花生加工企业鲁花集团也已进驻辽宁,更加剧了对花生的需求。因此,辽宁需要发展花生生产,更需要发展与花生产业相配套的高效生产技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进品质、提高效益是辽宁省花生生产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任务。
  2存在的问题
  2.1品种单一,混杂退化现象严重
  辽宁地区种植的花生品种比较单一,85%以上的区域种植白沙系列品种,产量较低的四粒红也有少量分布。花生单产较低,平均产量2 562 kg/hm2,比全国平均产量低657 kg/hm2,排在全国的第13位[2]。花生良种产业化和原料生产产业化程度低,品种更新速度慢,适宜加工的优质、专用花生品种缺乏,生产上品种多、乱、杂,这是造成企业生产用的原料质量无法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如高蛋白、低脂肪、高油酸亚油酸比值的加工专用型花生品种种植面积过低,产量供不应求,目前不少花生加工企业必须从外地大量调入花生进行加工,占花生加工总量的1/2以上。品种的老化直接导致花生产量的降低,品质下降,抗病能力也较低,严重影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
  2.2花生品质较低
  原料品质低、加工专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企业产品加工需求。目前国内花生用途主要为油用、食用和出口,其中油用占60%,食用占20%,出口占10%左右,作种占10%。但是生产上品种多、乱、杂,专用品种生产规模小的问题普遍存在。而且花生生产与市场没有很好结合,仅山东、吉林等少数产区有订单农业,科技引导力度弱,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了解太少,生产存在盲目性。良种产业化和原料生产产业化程度都很低,既缺少专用品种的种子繁育基地,也缺少专用品种原料的生产基地,造成企业生产用的原料质量无法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低劣,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辽宁花生种植区没有针对花生的工业加工要求进行生产,如食用花生要求口感好,较高的糖分含量和油酸/亚油酸(O/L)比值。O/L值是衡量花生品质的重要指标,主要影响花生的营养品质和储存时间,辽北地区花生由于O/L值明显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花生在世界花生贸易中优势的发挥。
  2.3病虫害严重
  影响辽宁花生产区的主要病害为枯萎病(包括茎腐病和青枯病)、病毒病、叶斑病(包括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和锈病)、根结线虫病。花生均不同程度地发生病毒病,严重地块病株率达80%以上,双饱果少,影响产量和品质,造成减产20%~50%,病株矮化,结小果。花生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和花生蚜虫等,受害花生一般减产10%~30%。严重地块减产50%,甚至颗粒无收。
  2.4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
  一是浪费土地现象严重。从花生种植方式上看,密度偏低,株行距普遍偏大,如行距达到60 cm,株距达到20 cm以上,与实际要求(行距50 cm,株距13 cm)相距甚远,绝大多数是粗放的夏直播和麦垄平套,宽幅麦套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很少在花生生产中应用。多数农户不会清棵,掌握不好覆膜花生质量要求,播种时间掌握不准,即使掌握了一些关键技术,但操作不规范,效果不明显。农民对花生的标准化生产重视不够,质量意识不强[3]。二是施肥不合理。花生产区基本未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多数凭感觉施用化肥,有机肥施用量少或不施。而且化肥施用不科学,多数地块施用化肥氮、磷、钾的比例不尽合理,且个别地区不进行追肥,直接影响花生生长发育。施肥种类也比较单一化,只注重氮、磷、钾化学肥料,很少施用有机肥,不施用硼肥、钼肥和钙肥。三是重茬严重。在花生主产区,尤其是一些老产区,由于花生种植效益相对高于其他作物,群众种植花生积极性较高,但耕地面积有限,造成重茬现象严重。四是种子质量把关不严。多数地区种子净度、纯度没有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特别是当地老品种多年没有进行提纯复壮,种子净度、纯度混杂等问题严重。五是花生机械化生产相对滞后。花生机械化生产管理滞后,特别是现有机械设备播种质量低,缺苗断垄严重,没有机械清棵设备。起垄设备不标准,垄距偏大,覆膜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花生生产。由于机械化水平低,花生播种仍用传统的人工点播方式,较机播质量差,达不到精播标准。株距不匀,密度不足,达不到合理密植的要求,造成群体结构不合理,使品种丰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2.5深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加工程度低
  近年来,随着我国花生出口贸易量不断增加,花生分级加工业发展的速度较快。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加工出口的分级花生、乳白花生等,基本上仍属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料,并没有收到最高创汇效果和最佳经济效益。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出口花生仁、花生果及花生酱、花生油等各类花生制品78.69万t,创汇5.7亿美元。其中出口数量最大、创汇最多的是花生仁,其次为烘焙花生、花生果,三者合计占出口总量和创汇总额的84.6%和78.7%,表明我国出口花生仍以花生仁、花生果等原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花生深加工基础薄弱,花生的精加工和深加工程度不够。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短程分子蒸馏等现代食品工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农产品加工中。美国很早以前就应用膜分离技术和水剂法成功提取了花生中的脂肪和蛋白质,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生物技术如酶生物催化技术、酶分离转化技术、酶改性、定向可控酶酯交换技术等在花生食品加工中应用较少,大大限制了花生深加工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保健食品中功能因子的作用机理、分析检测技术落后,对花生中功能因子的研究贫乏。
  3对策
  3.1培育优良品种
  国内外花生专家普遍认为,通过遗传改良创造花生新种质是争取新时期花生新品种选育上新台阶的突破口。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组织培养、生物信息技术、利用大型先进仪器设备开展检测分析等高新技术将成为今后花生遗传育种的主要方法,带动花生育种技术的革命。将有更多利用现代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高产专用花生新品种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另外,通过生物技术的手段,为花生的野生种利用、品质改良和提高抗逆性等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采用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培育高产、高油、抗旱、耐寒、耐重茬的专用型优质花生新品种,使新品种由过去的单一抗性,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同时兼有高产优质、抗旱(高产深根型、高产抗蒸腾型、高产抗干旱胁迫型)的综合性状,不仅缩短育种年限,还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密切关注花生科研动态,及时选用科研单位推出的适宜该地区种植的丰产性好、商品性好、抗逆性强的最新品种。辽北地区花生品种的更替,要走内部研究培育与外部引进筛选相结合的方式,以优化辽北地区的花生品种。
  3.2调整油用花生与食用花生的种植布局
  根据市场预测结果,未来我国各生态类型花生区应适当扩大专用型花生的种植比例。一是调整大花生与小花生的种植布局。在干旱、贫瘠的地区适当增加小花生的种植,在土壤肥沃、水资源较好的地区要适当扩大大花生的种植。二是提高覆膜花生的种植规模。覆膜种植使花生产量和品质都能得到很大提高。辽河流域部分产区的气温相对较低,难以满足中晚熟品种的生长要求,通过覆膜,可以缩短花生的成熟期[4]。
  3.3建立优质专用花生原料生产基地
  目前,花生品种严重混杂问题是我国花生品质和竞争力降低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花生品质,应当加快高产、优质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坚持选育、繁殖、推广一体化的路子,在示范繁育过程中注意严格提纯和保纯,确保种子的纯度;在栽培过程中注意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并进行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在花生主产区为外贸和加工企业建立专用原料生产基地。
  3.4推广科学栽培技术
  精细整地,合理密植;对现有的花生机械化生产设备进行改选和改造,推广花生机械化栽培技术;与花生加工企业联系,为其提供高油、高蛋白的花生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帮助企业建立高油、高蛋白、无公害花生生产基地,解决优质原料的问题,形成龙头企业 科研单位 生产基地的完整产业链模式[5],以实现优质优价,提高花生的附加值。
  3.5搞好深加工,加速产业化进程
  发展花生加工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效益,是推动花生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花生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其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因此,搞好花生的加工利用与销售,对稳定花生的价格、保证农民的利益至关重要。目前,应根据市场的需要,加强花生制品的研制与开发,研究出花生深加工的多种途径[6-8]。为形成规模、扩大影响,要实行花生深加工产业化,使花生产量优势向商品化优势转换,增加农民收入,以此来调动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花生产业化的发展。
  4参考文献
  [1] 周雪松.我国花生食品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 30(6):84-88.
  [2] 李娜.辽北地区花生品种比较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5):84.
  [3] 邹吉春,孟晓桥,王力,等.辽西花生产业现状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9,29(2):50-52.
  [4] 万书波.中国花生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 王移收.我国花生产品加工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4):498-502.
  [6] 杜红亮,费洪平,宋金平.我国花生产业优势与问题分析[J].花生学报,2003(3):8-13.
  [7] 李德谦,柳风敏.略论辽宁省花生生产及发展[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5-36.
  [8] 杨伟强.我国花生加工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6(3):105-107.
其他文献
阐述了栝楼与小麦、玉米套种的优势,重点介绍了栝楼的栽培技术,包括种植方法、理蔓定苗、水肥管理、提高坐果率、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后期管理等内容,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
上周金价有向上发展趋势,因为美元走软及油价上升在通胀预期下,带动金价造好。然而,根据近日数据分析金价中期趋势性向下转折渐被确认。
近年来,全球固定资产投资新的长景气周期给装备制造行业带来长期增长机会。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过去20年里共经历两次投资高峰期,每轮景气一般持续七年左右。
G20国领导人峰会于4月2日在伦敦举行,但G20成员国之间的国情都不尽相同,诉求与观点亦存在颇大分歧,因此下宜抱太大期望他们能推出具实质性的联合拯救措施。不过,经历此轮源自西方
第一部分从碳红里溢出的高温烘烤着腥凉的铁架,不锈钢签子刺穿一串串鱿鱼、鸡翅、油麦还有水果,红热蔓延过来,炽热吞噬了生命残存的气息,四处都是泡沫破裂的呻吟声。他路过这
生物防治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手段之一,在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人畜危害小,控制作用持久。列举了几种生物防治的方法,以期为驻马店绿地养护提供指导。
核战略专家赫尔曼·卡恩1983年在他有关“多极和稳定”的论文中以“思考不可想像的问题”(即美国和苏联之间核战争的后果)而闻名。但是他认为冷战时期的两极世界具有内在的
着名的社会活动家、爱国爱港人士的杰出代表,香港知名银行家、侨界爱国领袖、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银行名誉副基事
我的曾祖父林七一郎是村里唯一不是复姓而名字拥有四个字的人。刚出生时,林七一郎一定不会想到自己的名字是他和我曾祖母最好的媒人。当时,林七一郎已经成年,个头中等,一双眼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与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金管会)5月下旬就一份双方早前所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签署及交换《附函》.以促进两地市场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