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基础、政府效率、金融发展、社会环境等四个模块综合反映金融生态的内外部环境,构建含12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计算了上海市2001—2018年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以反映上海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纵向比较分析。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变化表明上海市的金融生态环境长期呈上升趋势,但短期内存在波动。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熵权法;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0-0096-03
引言
金融生态是金融的生态学解释,指金融机构为了持续生存和发展,与金融系统内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的一种运作模式(徐诺金,2005)。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是指金融系统中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子系统,外部环境主要有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信用环境等(苏宁,2005)。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着其金融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受到高度重视。要实现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则需要理解金融发展中的根本障碍,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对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将金融与其所处环境相联系,能帮助决策者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金融生态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分析金融生态的限制因素,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选取一系列指标来量化金融生态的内外部环境,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指标赋权,通过综合评价法计算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FEECI。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上海市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评价上海市2001—2018年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
一、模型建立
(一)指标选取
在金融生态环境原理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经济基础、政府效率、金融发展、社会环境等四类一级指标,其下包含了12个极大型二级指标(见表1)。一级指标中ECO、GOV、SOC反映的是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FIN反映的是内部环境。FIN下的五个二级指标反映了金融行业中保险、证券和银行这三大市场的发展状况。
(二)权重确定
熵权法引入了信息论中熵的思想,是一种通过对已有信息进行处理,依据指标所含信息量大小,给指标客观赋权的方法。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具有指标体系复杂且数据量较大的特点,而熵权法能满足其准确量化的需求。熵权法步骤如下:
1.建立评价矩阵。设有m个指标,n个样本,构建原始数据矩阵X=(xij)m×n,式中xij为第j个样本在第i个指标上的值。
二、实证研究
近年来,上海市金融业发展迅速,其增长值居全国之首。在国际范围内,上海市更是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积极地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并在2020年9月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首次进入了国际金融中心前三甲。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本文选取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基于上文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对上海市2001—2018年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熵权确定
各指标对金融生态环境影响的权重如表2所示。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为FIN,其权重接近0.5。反映外部环境的三个一级指标中ECO权重最大,将三者权重相加得到总权重为0.534 3,说明内外部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程度相当。二级指标中权重超过0.1的指标有两个,分别是V8证交所交易额增速和V10个人消费贷款年末余额,这两个指标都属于FIN。
权重确定后,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出了2001—2018年各年份的FEECI并且计算了各个一级指标的指数值,以及外部环境的指数值,以便对FEECI进行分析。
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2001—2018年,FEECI总体呈一条斜向右上的折线,但在2007年、2010年和2016年都出现了一个小范围内的极大值,说明上海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在长期呈上升趋势,但在短期内存在波动。FEECI的增速在不同的时期也有差异,其增速在2006—2007年、2015—2016年时段增长最快,而在2009—2014年期间增长最为缓慢。
2008年的FEECI较2007年下降了24.20%,下降幅度较大。2008年ECO和GOV仍在提升,但SOC出现连续轻微的下滑,FIN大幅下降(51.04%),可以判断2008年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受内部环境恶化的影响。从标准化矩阵中可以看出,2007—2008年,FIN下其他的二级指标数值变化都不大,除了V8证交所交易额增速从2007年的313.47%转为负增长的-28.47%。由于该指标权重大,这一变化对综合指标的影响会相对明显。2007年是2001—2018年以來证交所交易总额增长最快的一年,反映了证券业的高速发展。其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例如,对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有效地提升了证券公司的经验实力,降低了风险,从而增强了投资者信心。而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上证指数下跌了65.39%,股票的筹资功能下降,部分企业转而选择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因此,出现了股票交易额下降40.93%而债券交易额上升37.70%的现象。
2009—2013年为金融危机恢复时期,外部环境指数平稳增长,FIN增长缓慢,因此FEECI也增长较缓慢。但的折线在2010年时轻微凸起。受到2010年上海市世博会的拉动,保费收入中的人身保险收入增长了33.80 %,导致该年总保费收入的激增,引起V6和V7突然增大。 2014年,FIN增速提升,较上年增长了21.85%,内部环境恢复较好,然而社會环境指标SOC下降了58.39%,导致FEECI未能明显增长。虽然V11和V12均下降,但律师人数和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在绝对数值上都有所增长。由于2014年上海市统计年鉴和2015年上海市统计年鉴中的“2013年从业人口”数据不一致,而本文采用的是2014年上海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因此可能存在统计不完全,导致2014年以前从业人口总数被低估,从而V11和V12被高估。
2016年金融生态内外部环境都得到快速发展。保险业增长显著,各项保险业改革措施进展顺利;律师人数占比提升,律师人数突破2万,反映了律师队伍的壮大、法律环境的改善;城镇失业参保率提升也反映了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此后至2018年,虽然外部环境在不断完善,但V7保险密度增长率和V8证交所交易额增速都在放缓。2017年和2018年正处于国家推进金融改革的关键期,由于监管的趋严,以及长期存在问题的暴露,保险法人主体和资本市场主体都有所减少。虽然,FIN指数下降,但监管体制的完善有助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指标的分析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与实际情况的分析相结合。
三、总结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FEECI很好地反映了上海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尽管在短期内FEECI出现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呈上升趋势,上海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不断改善的过程中。对各年份结果的纵向对比和分析也反映出了上海市金融发展的不稳定性,其应对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通过测定综合指数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的方法相对客观全面,但也存在局限性。一是由于金融生态体系较复杂,涉及到的指标众多,但囊括全部指标会降低评价的效率,因此需要对指标进行合理选择。而这个选择的过程可能会造成重要指标的遗漏,也存在反映外部环境的因素因为难以量化而不能进入指标体系的问题。二是在本文以上海为例的实证中,反映证券行业发展的指标选取的是上证交易额增速,若要将此方法运用于其他地区,则可能需要对指标做出适当调整。三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统计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和理解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统计体系,从而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统计数据。四是为了提高评价效率,本文将模型中各指标简单理解为极大型指标,简化了模型。
参考文献:
[1] 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35-45.
[2] 苏宁.“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J].金融信息参考,2005,(10):6.
[3] 徐小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金融研究,2005,(11):39-45.
[4] 孙倩,刘志杰,路振家.京津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9):123-124,142.
[5] 贾艳红,赵军,南忠仁,赵传燕,王胜利.基于熵权法的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以甘肃牧区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6,(8):1003-1008.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熵权法;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0-0096-03
引言
金融生态是金融的生态学解释,指金融机构为了持续生存和发展,与金融系统内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的一种运作模式(徐诺金,2005)。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是指金融系统中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子系统,外部环境主要有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和信用环境等(苏宁,2005)。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着其金融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受到高度重视。要实现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则需要理解金融发展中的根本障碍,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对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将金融与其所处环境相联系,能帮助决策者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金融生态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分析金融生态的限制因素,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选取一系列指标来量化金融生态的内外部环境,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指标赋权,通过综合评价法计算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FEECI。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上海市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评价上海市2001—2018年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
一、模型建立
(一)指标选取
在金融生态环境原理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经济基础、政府效率、金融发展、社会环境等四类一级指标,其下包含了12个极大型二级指标(见表1)。一级指标中ECO、GOV、SOC反映的是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FIN反映的是内部环境。FIN下的五个二级指标反映了金融行业中保险、证券和银行这三大市场的发展状况。
(二)权重确定
熵权法引入了信息论中熵的思想,是一种通过对已有信息进行处理,依据指标所含信息量大小,给指标客观赋权的方法。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具有指标体系复杂且数据量较大的特点,而熵权法能满足其准确量化的需求。熵权法步骤如下:
1.建立评价矩阵。设有m个指标,n个样本,构建原始数据矩阵X=(xij)m×n,式中xij为第j个样本在第i个指标上的值。
二、实证研究
近年来,上海市金融业发展迅速,其增长值居全国之首。在国际范围内,上海市更是在国家战略的支持下积极地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并在2020年9月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首次进入了国际金融中心前三甲。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本文选取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基于上文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对上海市2001—2018年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熵权确定
各指标对金融生态环境影响的权重如表2所示。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为FIN,其权重接近0.5。反映外部环境的三个一级指标中ECO权重最大,将三者权重相加得到总权重为0.534 3,说明内外部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程度相当。二级指标中权重超过0.1的指标有两个,分别是V8证交所交易额增速和V10个人消费贷款年末余额,这两个指标都属于FIN。
权重确定后,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出了2001—2018年各年份的FEECI并且计算了各个一级指标的指数值,以及外部环境的指数值,以便对FEECI进行分析。
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2001—2018年,FEECI总体呈一条斜向右上的折线,但在2007年、2010年和2016年都出现了一个小范围内的极大值,说明上海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在长期呈上升趋势,但在短期内存在波动。FEECI的增速在不同的时期也有差异,其增速在2006—2007年、2015—2016年时段增长最快,而在2009—2014年期间增长最为缓慢。
2008年的FEECI较2007年下降了24.20%,下降幅度较大。2008年ECO和GOV仍在提升,但SOC出现连续轻微的下滑,FIN大幅下降(51.04%),可以判断2008年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受内部环境恶化的影响。从标准化矩阵中可以看出,2007—2008年,FIN下其他的二级指标数值变化都不大,除了V8证交所交易额增速从2007年的313.47%转为负增长的-28.47%。由于该指标权重大,这一变化对综合指标的影响会相对明显。2007年是2001—2018年以來证交所交易总额增长最快的一年,反映了证券业的高速发展。其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例如,对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有效地提升了证券公司的经验实力,降低了风险,从而增强了投资者信心。而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上证指数下跌了65.39%,股票的筹资功能下降,部分企业转而选择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因此,出现了股票交易额下降40.93%而债券交易额上升37.70%的现象。
2009—2013年为金融危机恢复时期,外部环境指数平稳增长,FIN增长缓慢,因此FEECI也增长较缓慢。但的折线在2010年时轻微凸起。受到2010年上海市世博会的拉动,保费收入中的人身保险收入增长了33.80 %,导致该年总保费收入的激增,引起V6和V7突然增大。 2014年,FIN增速提升,较上年增长了21.85%,内部环境恢复较好,然而社會环境指标SOC下降了58.39%,导致FEECI未能明显增长。虽然V11和V12均下降,但律师人数和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在绝对数值上都有所增长。由于2014年上海市统计年鉴和2015年上海市统计年鉴中的“2013年从业人口”数据不一致,而本文采用的是2014年上海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因此可能存在统计不完全,导致2014年以前从业人口总数被低估,从而V11和V12被高估。
2016年金融生态内外部环境都得到快速发展。保险业增长显著,各项保险业改革措施进展顺利;律师人数占比提升,律师人数突破2万,反映了律师队伍的壮大、法律环境的改善;城镇失业参保率提升也反映了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此后至2018年,虽然外部环境在不断完善,但V7保险密度增长率和V8证交所交易额增速都在放缓。2017年和2018年正处于国家推进金融改革的关键期,由于监管的趋严,以及长期存在问题的暴露,保险法人主体和资本市场主体都有所减少。虽然,FIN指数下降,但监管体制的完善有助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指标的分析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与实际情况的分析相结合。
三、总结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FEECI很好地反映了上海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尽管在短期内FEECI出现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呈上升趋势,上海市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不断改善的过程中。对各年份结果的纵向对比和分析也反映出了上海市金融发展的不稳定性,其应对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通过测定综合指数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的方法相对客观全面,但也存在局限性。一是由于金融生态体系较复杂,涉及到的指标众多,但囊括全部指标会降低评价的效率,因此需要对指标进行合理选择。而这个选择的过程可能会造成重要指标的遗漏,也存在反映外部环境的因素因为难以量化而不能进入指标体系的问题。二是在本文以上海为例的实证中,反映证券行业发展的指标选取的是上证交易额增速,若要将此方法运用于其他地区,则可能需要对指标做出适当调整。三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统计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和理解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统计体系,从而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统计数据。四是为了提高评价效率,本文将模型中各指标简单理解为极大型指标,简化了模型。
参考文献:
[1] 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J].金融研究,2005,(2):35-45.
[2] 苏宁.“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J].金融信息参考,2005,(10):6.
[3] 徐小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J].金融研究,2005,(11):39-45.
[4] 孙倩,刘志杰,路振家.京津冀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9):123-124,142.
[5] 贾艳红,赵军,南忠仁,赵传燕,王胜利.基于熵权法的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以甘肃牧区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6,(8):100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