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消除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误解,改变那些浮夸和矫饰的课堂教学方式。首先要明确教学方法的具体内涵,其次,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教师素质。
【关键词】误区;内涵;教师素质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式、探究式、发现式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在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正在积极地进行新课程改革,正在努力实现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滥用课件:课题、重要知识点、教学过程、作业、训练题、甚至训练的结果都在课件中演示;还有的课件用艳丽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课堂教学变成了课件演示。2.表演作秀:唱歌、表演话剧(戏剧、小品)、配乐诗朗诵等教学活动脱离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3.分组讨论无实效:总是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于是学生热热闹闹了一阵子后,各组记录员开始分别表达意见,最后是教师统一大家的认识。这样做的结果,很多时候都是小组讨论代替了个体独立思考。4.满堂发问:有些教师以为多问就体现了新的理念——互动,不管问得是否适宜,是否科学,把课堂互动变成了师生问答课。5.滥用赏识:一堂课中,常挂在教师嘴边的就是“very good”、“great”、“you are very clever”、“excellent”等等。这样做,一方面显得老师的“赞誉”用得太滥,也很虚伪,很容易给学生识破,不能对学生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容易给学生以误导,使其难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难以发现自己思路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最终会严重影响其学业的发展。6.满堂游动:一堂课中,有的教师几乎不登讲台,而在台下不停来回穿插游动,其中还伴随着大量的动作和表情,使学生的眼球不得不随着老师,精力很难集中。7.效益低下:课堂教学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非常突出。本来设计好的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只能完成1/2或2/3;分析每一个教学时间单位,存在教学强度不够,教师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有些是无效劳动,几乎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分配时间过多,整个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和信息传递量较少等现象。还有些教师把随意发挥看作创新,误以为只要与旧的相反就是创新。如果不消除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误解,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那么如何消除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误解,改变那些浮夸和矫饰的课堂教学方式呢?
首先要明确教学方法的具体内涵。我们汉语中所说的教学方法,可以指具体的方法,如目前比较普及的任务型教学法,还可以指具体的教学步骤与技巧,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两两对话等。每一类教学方法都有其侧重点,有其优势与劣势,如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中,语法讲解、记忆及英语与母语之间的对译为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充分发挥母语和翻译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能比较容易地操控课堂,这是它的优势。劣势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语言技能(如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容易引起学生厌倦。我们不能抱有“一棍子打死”的观点,将传统教学法批判得一无是处,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放弃,以为创新就是完全不要传统学法。目前比较普及的任务型教学法就是为了解决传统语法翻译法产生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问题。它主要以通过让学习者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来达到灵活、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即学习者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和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来学习和掌握语言,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
其次,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教师素质。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除了要提高思想素质之外,还应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采取各种各样的有效方法、途径提升自己的学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行,大部分教师已经体验到了自身的不足,已经明白了进行自我专业的发展的必要性,正在循序渐进地充实自己:逐步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培养过硬的教学实践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时下比较普及的理念:行动研究能力,指的是教师主导的课堂研究,旨在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以改进课堂教学。“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师范教育上重要的一种运动,教师研究者的论者强调,传统的学术研究充满了艰深的研究术语和繁杂的统计公式,研究结果远离实际教室情境,因此不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学改进裨益不大。而教师终日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教学的困难和需求,能立刻感知研究问题之所在;在教室中与学生一起学习,能利用观察、访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形;能分析学生的考卷、作业、笔记、心得、作文等,进一步了解其生活世界。从这些第一手数据,教师形成自己的知识,改进教学,建构合适的课堂教学理论及方法。其实我们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具体教学问题(如提问、反馈、选取材料、批改作业、测试等)时都在不知不觉地进行着行动研究。所以只要我们平时有意识地注意这种行动研究,则可以很快地提高教师教学与研究两方面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误区;内涵;教师素质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式、探究式、发现式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在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正在积极地进行新课程改革,正在努力实现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滥用课件:课题、重要知识点、教学过程、作业、训练题、甚至训练的结果都在课件中演示;还有的课件用艳丽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课堂教学变成了课件演示。2.表演作秀:唱歌、表演话剧(戏剧、小品)、配乐诗朗诵等教学活动脱离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偏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3.分组讨论无实效:总是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于是学生热热闹闹了一阵子后,各组记录员开始分别表达意见,最后是教师统一大家的认识。这样做的结果,很多时候都是小组讨论代替了个体独立思考。4.满堂发问:有些教师以为多问就体现了新的理念——互动,不管问得是否适宜,是否科学,把课堂互动变成了师生问答课。5.滥用赏识:一堂课中,常挂在教师嘴边的就是“very good”、“great”、“you are very clever”、“excellent”等等。这样做,一方面显得老师的“赞誉”用得太滥,也很虚伪,很容易给学生识破,不能对学生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容易给学生以误导,使其难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难以发现自己思路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最终会严重影响其学业的发展。6.满堂游动:一堂课中,有的教师几乎不登讲台,而在台下不停来回穿插游动,其中还伴随着大量的动作和表情,使学生的眼球不得不随着老师,精力很难集中。7.效益低下:课堂教学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非常突出。本来设计好的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只能完成1/2或2/3;分析每一个教学时间单位,存在教学强度不够,教师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有些是无效劳动,几乎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分配时间过多,整个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和信息传递量较少等现象。还有些教师把随意发挥看作创新,误以为只要与旧的相反就是创新。如果不消除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误解,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那么如何消除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误解,改变那些浮夸和矫饰的课堂教学方式呢?
首先要明确教学方法的具体内涵。我们汉语中所说的教学方法,可以指具体的方法,如目前比较普及的任务型教学法,还可以指具体的教学步骤与技巧,如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两两对话等。每一类教学方法都有其侧重点,有其优势与劣势,如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中,语法讲解、记忆及英语与母语之间的对译为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充分发挥母语和翻译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能比较容易地操控课堂,这是它的优势。劣势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语言技能(如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容易引起学生厌倦。我们不能抱有“一棍子打死”的观点,将传统教学法批判得一无是处,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放弃,以为创新就是完全不要传统学法。目前比较普及的任务型教学法就是为了解决传统语法翻译法产生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问题。它主要以通过让学习者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来达到灵活、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即学习者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和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来学习和掌握语言,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
其次,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教师素质。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除了要提高思想素质之外,还应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采取各种各样的有效方法、途径提升自己的学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目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行,大部分教师已经体验到了自身的不足,已经明白了进行自我专业的发展的必要性,正在循序渐进地充实自己:逐步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培养过硬的教学实践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时下比较普及的理念:行动研究能力,指的是教师主导的课堂研究,旨在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以改进课堂教学。“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师范教育上重要的一种运动,教师研究者的论者强调,传统的学术研究充满了艰深的研究术语和繁杂的统计公式,研究结果远离实际教室情境,因此不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学改进裨益不大。而教师终日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教学的困难和需求,能立刻感知研究问题之所在;在教室中与学生一起学习,能利用观察、访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形;能分析学生的考卷、作业、笔记、心得、作文等,进一步了解其生活世界。从这些第一手数据,教师形成自己的知识,改进教学,建构合适的课堂教学理论及方法。其实我们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具体教学问题(如提问、反馈、选取材料、批改作业、测试等)时都在不知不觉地进行着行动研究。所以只要我们平时有意识地注意这种行动研究,则可以很快地提高教师教学与研究两方面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