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实施思路,解决在线运行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安全、平稳的批量修改设备唯一标识的方法,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运行系统;设备唯一标识;批量修改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4-0070-02
引 言
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由唯一标识区别每一个电网设备,设备唯一标识体现了不同调度的设备归属,是调度系统拼接和融合必须要处理的信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上下级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间存在大量设备的唯一标识的重叠、错误、重新归属等情况,极大的阻碍了电网调度业务“横向集成,纵向贯通”规划的发展。在之前的网省公司系统建设之初,以及后续地调系统建设完成之后,这种大批量修改设备唯一标识有着很强的广泛性;对于运行系统,在大批量修改设备唯一标识时,有必要精心筹划操作步骤,严格控制操作风险,以不影响系统运行为前提,达到不影响各项考核指标为目的。
批量修改设备唯一标识涉及模块众多,影响考核指标,时效性要求高,实施流程复杂,操作步骤繁多,是一项复杂且困难的工作。本文所讲述的实施中的做法、实施时的主要问题和后续完善提高,均以现场实操为依据,在湖南省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上成功实施,在此以其为原型进行说明。
1 实施中的几点做法
在各应用相互配合、密切沟通,全体参与人员,齐心协力、精心策划、全力组织、紧密配合下,确保了湖南省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统一模型工作有序、高质量的完成。现归纳较有意义的几点做法,具体如下:
1.1 充分准备,做好前期工作
(1)为确保统一模型工作的顺利实施,湖南省调自动化处多次与华中分部进行讨论,确定了名称和ID修改范围、参考标准和指导思想,严把风险预控,深入分析实施中可能的安全风险和对其他模块产生的影响。
(2)精心策划,多方参与,严密组织实施方案;多次深入讨论,多视角分析,确定最终方案。
(3)华中分部通过预拼接,提前反馈了差异数据,为构建差异对照表提供了充分的参考依据。
1.2 备调系统演练,模拟拼接过程,降低实施风险
保证主、备调一致的情况下,在备调模拟实施过程。经过多次和华中分部预拼接,得到反馈后,立即完善模型和设备修改对照表,形成最终修改对照表。在备调演练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实施方案,改进了耗时操作,校验了操作流程,熟悉了操作指令,降低了主调实施风险,提高了操作效率。
1.3 严密构思,细化操作,将每个步骤落到实处
针对统一模型工作的复杂性,严密构思,以实施方案为指导,形成了《修改所属华中设备名称-实施流程》和《修改所属华中设备ID-实施流程》,理清执行顺序,明确操作人员,注明操作时效性;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照实施流程执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模块化。实施过程中尽量使用标准化语句修改,减少人为操作,提高效率,避免误操作;根据实施流程,延生出SQL执行文件、参考说明文档。
1.4 抓重点,分主次,确保重点指标不被考核
在实施方案中,考核指标方面重点考虑了状态估计合格率、一体化报表、电压考核模块、OMS日报表等,系统监视方面重点考虑了重要厂站采集、实时告警、厂站图、潮流图等。在实施过程中,对以上需要重点关注部分,都明确标注,优先处理,重点核查。实施完成后,以上指标都无异常情况,未被考核。
1.5 注重实施的实效性,排除历史数据不全导致的异常
针对历史数据不全会导致报表异常的情况,制定了专门的措施,排除数据错位时间段长、单次执行效率低、拼接剩余时间少等困难,在当日完成了数据库拼接,保障了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另外,还针对重要厂站前置点表生效、重要画面更新、重要模块生效等时间要求比较高,必须压缩时间间隔的事项,均提前准备,及时处理,注重了操作的时效性。
1.6 实施过程中禁止遥控,实施完成后重做遥控试验,保障电网安全
实施过程中禁止需要修改的厂站或开关遥控,退出相关厂站的AGC和AVC控制,多重保障不误控。实施完成后,尽快重做了遥控试验,保证了电网设备的可控性和控制可靠性,完全避免了非实际遥控试验而存在的电网安全隐患。
1.7 严格把关,及时检查,层层把控
执行过程中严把质量关,每个重要操作都按照“操作三步规则”(检查、执行、核对)执行,保证重要操作都正确、完整的执行。根据以上原则,修改厂站名称替换SQL文件近600行,修改ID实施SQL文件达到3000余行等。每步操作都稳打稳扎,核对完成后,再执行后续操作,可及时恢复,做到了层层把控、心中有数。
1.8 夯实成果,再接再厉完成收尾工作
完成主要实施工作后,再接再厉的完成了历史数据ID替换、重要节点down表重启、监控图形检查等需要大量时间完成的工作;主调观察运行期间,备调保持更改前状态,观察一切正常后,将模型完全同步到备调。完成以上收尾工作后,也标志着统一模型工作圆满结束。
2 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对拓扑着色的影响,进一步导致了电能质量接口上送错误数据。在修改完设备名称后,对备机执行了down表操作,未重启拓扑程序,导致变压器、母线等主要设备拓扑着色状态位异常。湖南电能质量模块是根据拓扑着色状态位和数据值判断设备停电,本次操作发送了错误拓扑状态位给OMS,最终导致OMS将部分设备判为停电状态后上送至国调。
(2)对于华中系统有,但本系统无连接点号的接地刀闸,本系统内必须生成连接点号,否则上级单位在模型拼接时会删除这些接地刀闸。湖南在模型拼接时,主要是这部分接地刀闸耗费了较多时间,之前监控图形上绘制了接地刀闸,但问题较多,存在缺少间隔、连接错误、少单端设备的情况。
3 完善提高
统一模型工作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实施工作,涉及应用多,影响范围广,实施方案涵盖较为全面,但还是有遗漏之处,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具体归纳如下:
(1)在后续工程实施中,必须规范操作,使用正常的操作流程,不能图方便、盲目赶进度,比如:避免直接使用dbinocheck工具修改实时库,而应使用dbi工具,测试态下修改后再啟用模型。
(2)应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就系统常见的、发生过的、可能会出现的异常情况,编写处理预案或紧急情况指导书,定期组织现场人员学习,提高现场人员事故处置能力,避免次生异常发生。
(3)在以后的实施中,推荐执行PDCA流程(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改善),该流程在本次实施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4 结束语
根据本文介绍的实施建议,能够有效的细化实施操作,明确分工、严控风险、平稳实施,基本保证系统平稳运行;也能够根据实施中的问题和完善建议,总结经验,在后续工作中予以避免。扫除设备唯一标识不一致的障碍后,为实现电网调度业务“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疏通了阻碍,也为提高调度机构驾驭大电网的能力出力,进一步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
收稿日期:2018-4-25
作者简介:刘 磊(1988-),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省地调级,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施、集成和管理工作。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运行系统;设备唯一标识;批量修改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4-0070-02
引 言
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由唯一标识区别每一个电网设备,设备唯一标识体现了不同调度的设备归属,是调度系统拼接和融合必须要处理的信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上下级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间存在大量设备的唯一标识的重叠、错误、重新归属等情况,极大的阻碍了电网调度业务“横向集成,纵向贯通”规划的发展。在之前的网省公司系统建设之初,以及后续地调系统建设完成之后,这种大批量修改设备唯一标识有着很强的广泛性;对于运行系统,在大批量修改设备唯一标识时,有必要精心筹划操作步骤,严格控制操作风险,以不影响系统运行为前提,达到不影响各项考核指标为目的。
批量修改设备唯一标识涉及模块众多,影响考核指标,时效性要求高,实施流程复杂,操作步骤繁多,是一项复杂且困难的工作。本文所讲述的实施中的做法、实施时的主要问题和后续完善提高,均以现场实操为依据,在湖南省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上成功实施,在此以其为原型进行说明。
1 实施中的几点做法
在各应用相互配合、密切沟通,全体参与人员,齐心协力、精心策划、全力组织、紧密配合下,确保了湖南省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统一模型工作有序、高质量的完成。现归纳较有意义的几点做法,具体如下:
1.1 充分准备,做好前期工作
(1)为确保统一模型工作的顺利实施,湖南省调自动化处多次与华中分部进行讨论,确定了名称和ID修改范围、参考标准和指导思想,严把风险预控,深入分析实施中可能的安全风险和对其他模块产生的影响。
(2)精心策划,多方参与,严密组织实施方案;多次深入讨论,多视角分析,确定最终方案。
(3)华中分部通过预拼接,提前反馈了差异数据,为构建差异对照表提供了充分的参考依据。
1.2 备调系统演练,模拟拼接过程,降低实施风险
保证主、备调一致的情况下,在备调模拟实施过程。经过多次和华中分部预拼接,得到反馈后,立即完善模型和设备修改对照表,形成最终修改对照表。在备调演练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实施方案,改进了耗时操作,校验了操作流程,熟悉了操作指令,降低了主调实施风险,提高了操作效率。
1.3 严密构思,细化操作,将每个步骤落到实处
针对统一模型工作的复杂性,严密构思,以实施方案为指导,形成了《修改所属华中设备名称-实施流程》和《修改所属华中设备ID-实施流程》,理清执行顺序,明确操作人员,注明操作时效性;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照实施流程执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模块化。实施过程中尽量使用标准化语句修改,减少人为操作,提高效率,避免误操作;根据实施流程,延生出SQL执行文件、参考说明文档。
1.4 抓重点,分主次,确保重点指标不被考核
在实施方案中,考核指标方面重点考虑了状态估计合格率、一体化报表、电压考核模块、OMS日报表等,系统监视方面重点考虑了重要厂站采集、实时告警、厂站图、潮流图等。在实施过程中,对以上需要重点关注部分,都明确标注,优先处理,重点核查。实施完成后,以上指标都无异常情况,未被考核。
1.5 注重实施的实效性,排除历史数据不全导致的异常
针对历史数据不全会导致报表异常的情况,制定了专门的措施,排除数据错位时间段长、单次执行效率低、拼接剩余时间少等困难,在当日完成了数据库拼接,保障了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另外,还针对重要厂站前置点表生效、重要画面更新、重要模块生效等时间要求比较高,必须压缩时间间隔的事项,均提前准备,及时处理,注重了操作的时效性。
1.6 实施过程中禁止遥控,实施完成后重做遥控试验,保障电网安全
实施过程中禁止需要修改的厂站或开关遥控,退出相关厂站的AGC和AVC控制,多重保障不误控。实施完成后,尽快重做了遥控试验,保证了电网设备的可控性和控制可靠性,完全避免了非实际遥控试验而存在的电网安全隐患。
1.7 严格把关,及时检查,层层把控
执行过程中严把质量关,每个重要操作都按照“操作三步规则”(检查、执行、核对)执行,保证重要操作都正确、完整的执行。根据以上原则,修改厂站名称替换SQL文件近600行,修改ID实施SQL文件达到3000余行等。每步操作都稳打稳扎,核对完成后,再执行后续操作,可及时恢复,做到了层层把控、心中有数。
1.8 夯实成果,再接再厉完成收尾工作
完成主要实施工作后,再接再厉的完成了历史数据ID替换、重要节点down表重启、监控图形检查等需要大量时间完成的工作;主调观察运行期间,备调保持更改前状态,观察一切正常后,将模型完全同步到备调。完成以上收尾工作后,也标志着统一模型工作圆满结束。
2 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1)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对拓扑着色的影响,进一步导致了电能质量接口上送错误数据。在修改完设备名称后,对备机执行了down表操作,未重启拓扑程序,导致变压器、母线等主要设备拓扑着色状态位异常。湖南电能质量模块是根据拓扑着色状态位和数据值判断设备停电,本次操作发送了错误拓扑状态位给OMS,最终导致OMS将部分设备判为停电状态后上送至国调。
(2)对于华中系统有,但本系统无连接点号的接地刀闸,本系统内必须生成连接点号,否则上级单位在模型拼接时会删除这些接地刀闸。湖南在模型拼接时,主要是这部分接地刀闸耗费了较多时间,之前监控图形上绘制了接地刀闸,但问题较多,存在缺少间隔、连接错误、少单端设备的情况。
3 完善提高
统一模型工作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实施工作,涉及应用多,影响范围广,实施方案涵盖较为全面,但还是有遗漏之处,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具体归纳如下:
(1)在后续工程实施中,必须规范操作,使用正常的操作流程,不能图方便、盲目赶进度,比如:避免直接使用dbinocheck工具修改实时库,而应使用dbi工具,测试态下修改后再啟用模型。
(2)应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就系统常见的、发生过的、可能会出现的异常情况,编写处理预案或紧急情况指导书,定期组织现场人员学习,提高现场人员事故处置能力,避免次生异常发生。
(3)在以后的实施中,推荐执行PDCA流程(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改善),该流程在本次实施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4 结束语
根据本文介绍的实施建议,能够有效的细化实施操作,明确分工、严控风险、平稳实施,基本保证系统平稳运行;也能够根据实施中的问题和完善建议,总结经验,在后续工作中予以避免。扫除设备唯一标识不一致的障碍后,为实现电网调度业务“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疏通了阻碍,也为提高调度机构驾驭大电网的能力出力,进一步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
收稿日期:2018-4-25
作者简介:刘 磊(1988-),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省地调级,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实施、集成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