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氢和碳原子在α-铀(001)表面吸附与扩散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氧、氢和碳原子在α-铀(001)表面的吸附与扩散特性。研究发现:在铀表面氧原子与氢原子择优吸附在H2位置,碳原子倾向于占据在H1位置;氧原子在铀表面的扩散势垒较低,容易在铀表面上扩散,形成表面氧化层;氢原子的扩散势垒较高,碳原子的扩散势垒最大,难以在表面扩散。吸附原子从铀表面向次表面层扩散时,氧原子的扩散势垒很高,难以向次表面扩散;碳和氢原子的扩散势垒较低,特别是在氧的辅助作用下,碳原子向次表面的扩散势垒降低约0.5 eV,使碳原子易于向次表面层扩散;铀表面上会形成氧化层,次表面会形成富碳层,可对铀的进一步氧化起到抑制作用,这与相关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其他文献
通过维氏硬度、电导率及拉伸性能测试和TEM观察研究欠时效状态7150合金的高温回归时效行为。结果表明:回归过程对合金的硬度和电导率影响显著。随着回归温度的提高,回归曲线上
为探讨TA1-Al双金属弯头管件的塑性成形规律,采用有限元模拟首先确定双金属复合管推弯成形的界面结合强度临界值,其次研究轴向推制速度、摩擦因数对界面最大剪切应力及复合弯
摘要:基于传统的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岩心、露头、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开展$75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识别出各类层序边界与层序内部的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对准
研究抽拉速率对DZ483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抽拉速率的提高,合金的一、二次枝晶间距逐渐减小,γ'相尺寸减小,但γ'相的数量增多;共晶组织及枝晶问碳化物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