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兴安落叶松在大兴安岭山脉的分布特征,沿纬度设置了 9个采样点,分析了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响应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动态.结果表明:总体上所有采样点的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与夏季(6-8月)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及降水量、2月SPEI及降水量呈正相关,与3月温度呈负相关.在空间上,南部年均温较高区域的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与2月SPEI呈显著正相关,在北部年均温较低的区域与3月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在时间上,兴安落叶松生长-气候关系不稳定.随着温度升高,在年均温较高区域,夏季SPEI和降水量对树木生长的正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沈阳110034;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国家林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兴安落叶松在大兴安岭山脉的分布特征,沿纬度设置了 9个采样点,分析了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响应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动态.结果表明:总体上所有采样点的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与夏季(6-8月)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及降水量、2月SPEI及降水量呈正相关,与3月温度呈负相关.在空间上,南部年均温较高区域的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与2月SPEI呈显著正相关,在北部年均温较低的区域与3月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在时间上,兴安落叶松生长-气候关系不稳定.随着温度升高,在年均温较高区域,夏季SPEI和降水量对树木生长的正效应以及夏季温度的负响应显著增强;在年均温较低区域,树木生长与3月温度负响应增强更明显.这表明气候变化改变了树木生长-气候关系,而且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在未来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会受到抑制,在年均温较高且降水量较少的南部地区会因夏季水分亏缺和冬季干旱而衰退,温度较低的北部地区则可能因冬季干旱和冬季变暖而使生长受到抑制.
其他文献
相较天然林,人工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性气候变化更敏感.本文利用树木年代学方法,以东北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为对象建立油松年轮宽度年表,研究油松生长的动态变化及其径向生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探讨升温对油松生长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松年轮宽度主要与生长季5-7月的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生长季早期4月和生长季5-7月的平均降水量和PDSI呈显著正相关,水分可利用性是限制研究区油松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自西南向东北随着年降水量增加,各样点油松径向生长对年均温的敏感性增强,与年降水量的相关关系由显著正相关转变
3D堆叠技术的引入大幅提升了与非型闪存(NAND flash)存储容量,但由于制程工艺的影响,导致不同层的存储单元会出现差异,而且随着堆叠层数的增加,不同层的存储单元的特性差异将更加明显.为了研究制程差异对闪存层间性能的影响,通过硬件设备对闪存芯片特性进行实测,得到了不同层的存储单元在不同噪声下的原始误码率和阈值电压分布关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编程/擦除次数的增加和数据保持时间的增长,不同层的存储单元的性能差异将更加明显,需要借助先进的信道检测技术来改善存储性能.
基于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东京城林业局和林口林业局不同林分条件下103株人工红松解析木的2977个圆盘数据,结合林业研究中常见的Kozak(1988)、Muhairwe(1999)、Lee(2003)、Kozak(2004)可变指数削度方程,构建带皮直径、心材直径、边材宽度、树皮厚度的削度方程,并对比选出最优基础模型;采用SAS软件PROC MODEL模块中似乎不相关回归(SUR),建立带皮直径、心材直径、边材宽度和树皮厚度削度方程的可加性模型系统,同时将区域作为哑变量引入模型中,通过调整确定系数(Radj
为探究摆线推进器系柱工况时在不同偏心点时的水动力性能以及流场分布情况,使用NACA0012建立摆线推进器,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其在系柱工况下不同偏心点的水动力性能进行模拟.使用RANS方程计算流场扰动,应用重叠网格技术进行网格划分,模拟推进器的转动;将使用该方法的典型工况结果与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使用方法.基于上述计算方案,得到了推进器在不同偏心点下的推力系数曲线,流场与涡量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摆线推进器产生的推力大小方向随着偏心点的位置而改变,脱落涡与叶片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推力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