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的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iang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对于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有了很大的自主性,但都离不开围绕具体的教学环境来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这个原则。本组文章即是对不同教师讲授的同一课程的内容展示,由于授课教师选择的教学目标不同,由此打造的课堂在教学方法、知识内容选择和实际的课堂表现也有不同,这也体现了同课异构条件下很强的特色对比。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也更容易让我们通过比较,发现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反思提高,保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华盛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7-0045-05
  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其后的公开课,主旨是想通过教学实践,在三个问题上引发大家的关注和更深刻的讨论:
  1.如何把教授琐碎具体的史实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传授史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史教育的目标之一,这二者之间并无本质冲突,但教材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把每个细小的知识点都讲得透彻明白,就可能造成整个课堂节奏过于紧张匆忙,最终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难以实现,或潦草了事。其实,“知识与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两者并非天然就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某些课堂上这两个目标可能会有矛盾,这时,教师该如何权衡取舍呢?克罗齐在他的名著《历史学的理论与历史》中说,没有思想、没有精神的历史不是真正的历史,仅仅是一堆资料汇编或史料集成而已。何兆武先生在《历史与历史学》一书中也说,历史学的工作不是编排堆砌史料、史实,而要掌握并表现出人类的思想与精神,就像曹雪芹要用文字刻画人物的神态,就像梵高要用色彩描绘自然的伟力,就像贝多芬要用音符谱写人类的命运。同理,历史课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帮助学生树立人文精神,而非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熟练掌握大量的史实或某些历史规律。所以,一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不能被淡化、不容被牺牲,历史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对“知识”目标进行取舍,更重要的是要设计出更好的“过程与方法”,架设起“知识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之间的桥梁。
  2.如何在引用史料时既确保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又能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历史课上引用史料,既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有助于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这种方法被广泛采用。但史料毕竟与学生是有距离的,史料产生的年代久远,学生难以想象当时的背景,于是也就很难把握史料的完整含义。所以,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辛辛苦苦找来很多自认为非常典型的史料,在课堂上琳琅满目地罗列出来,却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其实,史料的使用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史料本身的科学性和典型性,更取决于史料能否与学生已有的经验“接轨”。如果只按历史学本身的规律和法则来讲历史,那将很难满足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历史教学必须尊重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教学内容,也就是说运用史料时应贴近学情。
  3.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减少生硬的灌输,更多地引导学生生成历史认识。
  新课程强调知识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在灌输中简单地掌握,我们强调在体验中生成知识和认识。而如何在历史课堂上体现学生认知的生成过程是个不小的难题,这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历史课本上分散的知识点众多,较少有严密的推理,更不存在理科的公式和运算,所以历史课上恐怕大部分时间是在罗列知识点,学生难以从中体验到认知生成的过程。目前,有两种办法常常被用于促进学生历史认知的生成:一是在教授知识点时适时地添加知识整理的环节,聂幼犁老师在《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一文中建议“把整体表述的史实分解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或方面、把分散表述的史实组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通过归纳和比较史实指出其主要的相同或不同点”;二是在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运用典型事例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像前人那样认识与探究客观世界、反思主观认识”,将简单的知识灌输过程变成学生可以参与的探究过程,逐步引导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总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是需要不停地思考和探究。
  以上就是笔者希望借助此次公开课展开探讨的问题,本着这样的教研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方法。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概述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笔者希望在完成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华盛顿等美国建国者所承载的民主精神,以此作为本课的重点。
  要面对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处理教材中琐细的知识点,使之既得到注意,又不至于牵扯师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冲击本课的中心;二是选取哪些典型史实,又用怎样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更好地反映出华盛顿的伟大品格和美国建国前后的时代特征。
  为此,设计具体目标和方法如下:
  1.在布局上,把全课分成知识整理和能力提升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将学生分组,快速梳理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在第二阶段,选取典型史实反映美国建国前后的时代特征、华盛顿的杰出贡献和伟大品格,从而既不遗漏细节,又能使重点内容更加集中、鲜明。
  2.在导入时,引入同时代的乾隆与华盛顿作对比,用他们两人的个体差异,体现传统的君主专制和新生的民主共和之间的尖锐对立,指出这种对立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基本特点之一,理解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本节课的关键。
  3.在“知识整理”阶段改造史料,使之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使用留学美国的一中毕业生传回的维农山庄的照片,并将维农山庄的面积与学生生活的城区大小进行对比,以此缩小历史与学生心理经验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共鸣。
  4.在“能力提升”阶段,以“美国人”“美国总统”“美国总统们”为题层层设问,引导学生逐渐加深理解。“美国人”部分的任务是描绘建国前后北美人民的群像,呈现时代背景;“美国总统”部分以华盛顿拒当国王、当选总统这一事件为核心,极力挖掘华盛顿身上承载的民主精神,并与“美国人”部分相呼应揭示出英雄与时代的辩证关系;“美国总统们”部分以尼克松和小布什等后世美国总统的经历为例子,说明美国建国初年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从而体现华盛顿的历史贡献。这一阶段还要努力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不断地发现和探究问题。这一阶段是本课的重点部分。   5.在结尾时,再回到乾隆与华盛顿的对比,与导入相呼应。将他们两人的对比放大为“康乾盛世”与“美国梦”的对比,凸显民主共和制相对于君主专制的历史进步性。
  6.用作业将对本课的思考延伸到课下。
  导入:将乾隆和华盛顿的画像并排显示在大屏幕上,指出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差异巨大:“华盛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乾隆就已经是皇帝了,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时乾隆是皇帝,华盛顿拒绝当国王、解甲归田时乾隆是皇帝,华盛顿主持制定世界上第一部民主宪法时乾隆仍然是皇帝,后来,华盛顿当了两任总统之后毅然引退,这时乾隆又当上太上皇了。”
  指出这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本质上体现的是传统的君主专制与新生的民主共和之间的不同,这种对立是资本主义革命时代的基本特点,也是理解本节课的关键。
  意图:用对比作为一节课的开头,可以在听课人内心制造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更重要的是要用乾隆和华盛顿的对立把本课的立意提高到两种制度的竞争的高度,从推动世界民主进程的视角看华盛顿的历史贡献。
  展示本校留美毕业生传回的维农山庄照片,意在唤起学生的亲切感,缩小学生与华盛顿的心理距离。
  教师:“知道维农山庄有多大吗?大半个和平区一样大!”(和平区是天津市市内六区之一,总面积61平方公里,天津一中就坐落在和平区。历史上维农山庄的面积近33平方公里)将维农山庄的面积换算成几个和平区,目的是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维农山庄之大。让学生认识到华盛顿的富有,进而引发他们的好奇——拥享如此幸福生活的人为什么要革命呢?为后面更深入的探究做了铺垫。
  再指出华盛顿的一生曾四次离开维农山庄,又四次回来。教师:“每一次他为什么离开?在外面的天地他有哪些作为?他又为什么要回来?我们以这几个问题为线索把这节课的基础知识串起来。”以维农山庄为轴心,以华盛顿四次离家和回家为线索,意在把这节课中琐碎的知识串接起来,使学生思维的展开有所依托,并达到最大限度精简枝节的目的。
  教师示范华盛顿第一次往返山庄所包含的历史知识,然后将学生分成三组。依据学案分别学习之后的三次往返,再全班一起分享学习成果。
  教师:“我们概括一下,华盛顿的一生做成了几件大事?”引导学生答出领导独立战争、主持立宪、担任首任总统,指出:“以上就是课程标准对本课的第一个要求。”
  意图:用归纳概括华盛顿一生的办法,从琐细的史实中跳出来,提升课堂思维活动的层次,也是为第一阶段的学习画上句号。
  能力提升以“美国人”“美国总统”“美国总统们”为题展开探究。
  1.美国人
  问题①:“华盛顿首先是个美国人,他和他的同胞本来都是英属殖民地人,他们为什么要革命呢?”引出北美人民的抗税斗争。使听课者的视野由关注华盛顿个人放大到关注北美英属殖民地的人民,使这节课获得更广阔的背景,也为后面探讨英雄与时势的关系设下伏笔。
  对于英国在北美的征税额,Joanne B. Freeman等历史学家做过计算,但数据过于专业,学生难以体会出轻重,因此将数据转化成学生较易理解的形式——“相当于1000个平民,供养一个士兵”,从而让学生得出“其实北美的负税并不重”的认识。
  意图:此处对历史数据的处理和前文介绍维农山庄时一样,都在不损害史料准确性的前提下进行了改造,使史料更贴近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方便学生理解。
  教师:“但北美人民认为自己该不该缴税,不取决于税的轻重,而取决于征税是否得到自己或自己代表的同意。”“其实就像《独立宣言》中所宣扬的那样,北美人民认为,政府的一切行为是否合法,衡量的标准都是是否得到了人民的同意。而英国政府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北美人民革命了。”
  问题②:“你们觉得,北美人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北美人民具有启蒙思想或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从而树立起追求自由、民主的北美民众的群像。
  问题③:“就是这样一群人中出了个大英雄华盛顿,他抛弃可观家财投身民族解放斗争,这说明英雄与时代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英雄人物是一定历史环境的产物。这样,关注点就从华盛顿与北美民众之间的关系,上升到英雄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从具体的历史现象升华到抽象的唯物史观。
  2.美国总统
  美国建立起民主共和制,华盛顿当上了美国总统。
  教师:“华盛顿本来是有机会当上美国国王的,教材上45页说军队中一些人蠢蠢欲动……还有人给华盛顿写了一封劝进信。”
  问题①:“这些人为什么要拥戴华盛顿做国王呢?”
  除了认识到他们想争得拥戴之功为自己赢得利益之外,还要通过梳理以往所学使学生认识到,“在此之前的世界史上,还从未有过在某一大国建立共和制的成功先例”,就连孟德斯鸠都认为共和制只适用于小国,所以“当时许多美国人从历史经验出发,都认为美国更适合搞君主制”,于是军官们开始密谋,士兵们开始集结,准备前去找大陆会议算账,教师:“如果他们成功了,美国将成为‘大国不适合搞共和制’的新的证明,人类追求民主、自由的事业将会受到重创!”从而为学生呈现出当时形势的危急。
  问题②:“华盛顿是怎么做的?”
  先展示留美一中毕业生传回的华盛顿交权房间的照片,将学生的思绪带回到历史的情景中。再使用对比的方法:借助历史图片使学生看到“在同一时间,北京紫禁城里的乾隆高高在上,接受大臣的膜拜”;看到“稍早一点儿,克伦威尔率领刀斧手驱散议会,画面中的克伦威尔指点江山、不可一世”;“那么,华盛顿辞职的那一瞬间究竟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展示一中毕业生根据导游的描述绘制的华盛顿向大陆会议交权的铅笔画,画中华盛顿的谦卑与乾隆和克伦威尔的不可一世形成鲜明的对比。
  再追问学生“这个辞职仪式要告诉美国和世界一个怎样的道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个人无论立下多大的功劳(哪怕是打江山),无论手握多重的权柄(哪怕是军权),都不能凌驾于最高民选机关之上。”在学生对华盛顿辞职有了具体了解的基础上,再深入剖析他辞职的历史意义,指出:“这是人类自有文字以来,第一次在没有任何外力压迫下主动交出最高权力!正是在华盛顿辞职以后,美国终于摆脱了君主制的威胁,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再进一步追问学生:“由此可见,英雄与时代之间还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学生回答:英雄可以推动时代的发展。从而与上面“美国人”部分相呼应,使学生对英雄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形成辩证的认识。再乘机鼓励学生:“其实,你也可以的。不要因为力量微小就满足于当一个历史的旁观者,我们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这样,从培养历史观上升到培养人生观,激励在场的每一个人,推动本课在认识和气氛上达到高潮。
  问题③:“华盛顿最终没有成为国王,而是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总统,而且两任之后他又辞职了。综上,你们觉得华盛顿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由于之前引用了生动的事例,经过了充分的铺垫,所以学生顺利地生成了答案:不恋权力、将国家民族的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
  3.美国总统们
  教师:“毛泽东同志有诗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既有珍惜时间的意思,又有自信能影响后世的意思。华盛顿的人生恐怕也不止二百年,他有后来人。”请学生列举熟知的美国总统,然后教师再举例:
  问题①:“2003年小布什与马萨诸塞州围绕新《婚姻法》爆发激烈争执,最后小布什偃旗息鼓,马萨诸塞州我行我素。小布什与马萨诸塞州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美国建国之初确立的什么制度?”学生回答:联邦制。
  问题②:先介绍水门事件,再设问“案发后,最高法院向尼克松发出了传票,国会启动了弹劾、逮捕总统的程序,最后尼克松黯然下台,他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是因为美国建国之初建立的什么制度?”学生回答:三权分立。
  问题③:“综上,你们觉得华盛顿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学生由问题①、②得出答案:参与创立并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为后世所沿用。老师:“这是新课标对我们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要求。”
  意图:历史人物的影响更多的是体现在后世,而不是当时,所以从当代美国的事例中找出华盛顿的影响最有说服力。通过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地生成对华盛顿历史贡献的理解,避免了对教材的生吞活剥、或教师生硬的灌输。
  结尾:呼应开头,再次在大屏幕上显示乾隆和华盛顿的画像。
  教师:“那么乾隆的历史贡献又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康乾盛世。
  教师:“的确,他统治下的中国疆域辽阔,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但生活在盛世的普通中国人却没有尊严,没有民权,历史证明这样的盛世是不可持续的。”
  “其实华盛顿们也有梦想,”教师引入自己能找到的最早的美国梦,约翰·迪金森写于1765年的信件的片段:“但愿我们的土地成为一个自由之乡,一个美德的安身之所,一个被压迫者的避难所,在地球上美名佳扬。”最后指出:“这种对自己祖国的梦想不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世界。”
  意图:乾隆和华盛顿都是对本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乾隆与康熙建立了“康乾盛世”,华盛顿等建国先贤则打造了最初的美国梦,把两个个体之间的对比,上升到“盛世”与梦想之间的对比,意在表明民主共和代替君主专制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
  【作业】:
  教师:“这节课我们说了很多赞美华盛顿的话,其实还有很多人骂他的。”引入材料:
  “1797年,华盛顿即将辞去总统的职务,当时很有影响力的费城《曙光报》发文称:此人是我国一切不幸的源头,今天,他终于可以滚回老家,再不能为害美国了。如果有一个时刻值得举国欢庆,显然就是此刻。漫画家对华盛顿也毫不手软,有人把他的头像安在了一头驴身上。”
  ——《批评官员的尺度》
  作业1:你们去找一找华盛顿是否有一些不为我们了解的侧面?下节课大家分享。
  作业2:这样的文字见诸报端,还能说明什么?
  通过第一个作业引导学生从更辩证、更客观的角度看待华盛顿;而第二个作业则可能留给学生更深的思考,使学生对于华盛顿领导建立的民主制度和他本人的宽阔胸怀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将本课引发的对民主的探讨和思考延伸到课下。
  【作者简介】苏海,男,1975年生,天津人,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第一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育和历史教学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吴丹】
其他文献
Q:轮毂改装推荐哪些品牌(轻量化要求),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提问者:GT-勋爵A:车主如果想进行轮圏的改装,首先要了解,不同的车型轮圏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切勿以为想装什么样
10年前,许多汽车厂商对售后服务还没有清晰的概念。10年后的今天,由于汽车业产能的快速提高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买车就是买服务”在汽车企业和消费者中达成共识,售后服务
打破以往大众对于奢华GT车型的传统观念,阿斯顿·马丁DBX概念车将进一步提升标志性英国奢华品牌的魅力,吸引全球更广泛和多样化的受众。GT豪华的概念不再局限于时尚奢华,而更
你有混合动力,我有创驰蓝天,丰田和马自达达成战略合作,中国同行实在需要好好学习“The Enemy of Hybrid,Skycativ.”这是2014年法兰克福车展期间,马自达制作的自家创驰蓝天
这一纪录片有可能成为中国环保治理将迈入全新阶段的一个标志,对于汽车行业所带来的影响或也不可避免新年的第一个周末,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成为时下整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 encompasses a complex set of developmental neurological disorders,characterized by de?cits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excessive r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导渠道,是基础教育中综合性程度最高的一门课程,其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不仅关系到课程目标是否有效实现,更是关系到国家意志能否得到贯彻。《
由《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会主办,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吉林省呼吸疾病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医学会呼吸疾病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六届东北地区呼吸疾病学术会议将于2014
※刚才那幅漫画非常生动地表达了现在各种教辅、参考材料、考试资料泛滥成灾,一个很恶劣的、不可容忍的现象。这个现象标示着我们的教学和教育渗透进了铜臭气,这是很不正确的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50例,按照资料收集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