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胃肾分流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_E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胃肾分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胃肾分流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技术开展阶段,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选择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腹上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了解胃底曲张静脉切除情况。术后1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1年后每半年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

结果

(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其中12例行开腹手术,6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1例因术中发生不可控制的出血中转开腹手术、5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无围术期死亡患者。12例开腹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192±20)min,术中出血量为(280±30)mL,无术中输血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6)h,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8 d(5~9 d);术后发生胸腔积液7例、胃排空延迟1例,予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为8 d(5~12 d)。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08±40)min,术中出血量为(210±10)mL,术中1例患者输浓缩红细胞2 U,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8±5)h,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 d(5~26 d);术后发生胸腔积液4例、胃排空延迟1例、A级胰漏1例,予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为7 d(5~10 d)。(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18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胃底黏膜下和浆膜见大量曲张静脉;中重度肝硬化。(3)随访和生存情况:1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8~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和CT增强扫描结果示:胃底均未见曲张静脉。随访期间,18例患者无胃底静脉曲张伴胃肾分流复发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其中1例患者因自行停服华法林,于术后8个月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死亡;其余3例经华法林抗凝等治疗后门静脉再通。1例患者于术后32个月发现肝癌,予射频消融术治疗。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于术后35个月死于肝衰竭,1例于术后54个月死于晚期肝癌。18例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8%、84.4%、70.3%。

结论

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胃肾分流安全有效,对合适病例有推广价值。

其他文献
由国际肝胆胰协会主办的"第13届国际肝胆胰协会世界大会"于当地时间2018年9月4—7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2 900余名专家和同道共襄盛会。本次大会从临床和基础角度全面探讨了肝胆胰疾病诊断与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笔者整理和解析本次大会相关热点动态,结合笔者团队近年研究数据,与国内同道分享国内外肝胆胰领域经验与成果,以期为该领域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优化提供新的信息与参考。
目的探讨术前脾切除对肝移植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95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95例受者中,35例肝移植术前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设为研究组;60例保留脾脏,直接行肝移植,设为对照组。肝移植受者均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由同一团队医师施行。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
期刊
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由多项原因所致的门静脉血液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而对于门静脉压力的评估能够指导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然而现行的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开展仍存在较大困难。近些年随着对门静脉高压症的进一步认识及相关技术水平提高,在血清学标志物、超声检测、影像学和数字医学诊断技术等多方面检测方法上均有进展。笔者就近些年国内外所研究及小范围使用的门静脉压力无创测定的相关方法及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PH)的CT和MRI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1例RPH和同期3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P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设为RPH组和CPH组。RPH组病因: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21例,胰体尾部癌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浆液性囊腺瘤、胃间质瘤、腹膜后转移瘤、左肾癌各1例。CP
目的探讨采用食管管型胃侧侧吻合术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采用食管管型胃侧侧吻合术的胸腹腔镜联合AEG根治术。术后常规行SOX方案辅助化疗,疗程为6个周期。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全世界十分常见,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由于受到药物、内镜套扎、放射介入以及肝移植等治疗方法的严重冲击,打破了过去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一统天下独领风骚的局面。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何去何从?究竟是不是"一门业已消失的外科技术"?事实上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不会消失,仍然在发挥独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他治疗方法均无法取代。这是毋庸置疑的临床事实。目前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已
目的探讨Cullin 4B(CUL4B)蛋白表达水平对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9例肝癌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的肝癌组织病理学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并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观察指标:(1)肝癌组织中CUL4B蛋白的表达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3)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因
肝移植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临床上供肝严重匮乏,实际应用时还无法满足庞大的需求。把握好门静脉高压症肝移植的指征和时机,科学处理好移植等待期间或加入移植等待名单前各类并发症,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肝移植、降低移植等待名单病死率。门静脉高压症肝移植围术期处理有其特殊之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解并掌握这些特殊之处,处理好这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提高门静脉高压症肝移植成功率、加速肝移植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