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配方对工厂化栽培鹿茸菇的影响

来源 :园艺与种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鹿茸菇为研究试材,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料配方对工厂化栽培鹿茸菇的影响。[方法]按照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的流程,进行装瓶、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并记录不同时期的生长特征和测定产量。[结果]栽培配方P2菌丝发菌快、菌丝厚度均匀,有明显的后熟特征。P2的整个栽培期90 d,比P1缩短了20 d,污染率为2.06%,比P1降低了5个百分点。有效芽数为40~42个,比P1高21.43%,单瓶菇重为(236.04±4.17)g,是P1的1.85倍,P3菌丝发菌最慢,污染率高。[结论]玉米芯、木屑、金针菇菌糠、麸皮组合栽培配方的建立,缩短了栽培周期,提高了产量,为工厂化栽培鹿茸菇提供了新配方。
其他文献
<正>本期刊登了较多的讨论高考问题的文章.其中,李长伟、柳军的《2022年高考数学试题“难点”分析》很有特色.作者让进入高考复习的学生做2022年高考真题,通过面批答卷、与学生交流等查找失分原因,进而归纳出“2022年高考数学试题难在对‘数学运算’素养落实不够”的结论.这样的做法,不是凭主观臆测,而是基于一手数据说话,在找出难点的同时,还从学生的答题过程分析和与学生交流中探寻了成因,从而为有效开展
期刊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原有的材料成本控制日益暴露出不足,需要进行更大的创新和发展。企业的材料成本控制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控制程序和控制策略,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本文阐述了大数据技术对企业材料成本控制的影响,分析了企业材料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材料成本控制程序和控制策略,可以为企业加强材料成本控制提供借鉴。
<正>2022年高考落下帷幕,考生、家长、老师对高考数学题的共同评价是“难”.高考数学试题“难”在何处?笔者带着这样的疑惑,通过对数学试题分析和高考学生座谈,通过模拟高考场境,让即将参加2023年高考的高二年级文、理科实验班学生各110人做2022年高考真题.通过面批学生试卷,与学生共同分析试题,查找失分原因,发现2022年高考数学试题难在对“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落实不够.
期刊
<正>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1].数列作为一类特殊的函数,是数学重要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其他函数的基本工具.代数学的根源在于运算,运算是发现和证明数列所蕴含规律的基本手段[2].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在解决数列问题中的数学运算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在具有一般数学运算共
期刊
大数据时代对会计工作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是对当今中小企业会计所提出的挑战。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成本控制、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等问题,对中小企业存在的现状、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供借鉴参考。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教师“立足当今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新特点”实施教学与评价,在附录2教学与评价案例中专门示范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指出:本案例实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教学、动态管理、动态评价,通过平板电脑、互联网等工具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教与学的互动、学与学的互动,
期刊
家庭教育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活动,其地位和作用愈加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制定家庭教育法是促进家庭教育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家庭教育权作为父母天然具有的教育权,其自然性、基础性、复合性、选择性、边界性的法律属性决定了家庭教育立法必须以确认父母的家庭教育权为逻辑起点。家庭教育立法应秉持实现儿童权益最大化的宗旨,将维护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和自由权作为家庭教育立法的首要方向、核心精神
<正>鹿茸菇,中文学名荷叶离褶伞,隶属伞菌目白蘑科离褶伞属。其子实体菌盖外观似鹿茸切片,同时又像鹿茸一样具有药用价值,因此得商品名为“鹿茸菇”。鹿茸菇营养丰富、味道鲜香,由于含有丰富的致密型膳食纤维,鲜品和干品均脆性良好,长时间煮制烹饪口感不变,受到国内餐饮业的欢迎。现将江苏省相关单位提出的鹿茸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要点介绍如下,供学习参考。
期刊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下称“课程标准”)中给出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直观想象素养是其中之一.“课程标准”指出: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1]并要求学生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运用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形成数学直观,在具体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