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长,核谈归来成“英雄”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扎里夫保住了伊朗的核设施,也开启了取消制裁的机会之门
  伊朗外长扎里夫4月3日回到德黑兰的时候,被伊朗赞为“英雄”,受到数百民众热烈欢迎。在机场,一些民众举着国旗高呼“谢谢你,扎里夫!”“扎里夫,干得好!”1天前在瑞士洛桑,他与美、俄、中、法、英、德六国外长及欧盟代表达成框架性协议,就限制伊朗核能力作出约定,同时西方承诺逐步取消对伊制裁措施。这个协议,被认为是通向3个月后签署全面协议的重要一步,引起高度关注。扎里夫作为伊方谈判“操盘手”,也引起外界浓厚兴趣。

伊朗少有的“美国通”


  有这样一种说法:伊核谈判能在扎里夫手上取得突破,与他的个人特点不无关系。在伊朗高官中,他的美国经历十分显眼,被认为是少有的“美国通”。
  扎里夫出生在伊朗一个富商家庭。父母对宗教很虔诚,曾将他送进私立宗教学校学习,并且不许他看电视、听广播。求学时期的扎里夫喜欢阅读,深受伊朗伊斯兰革命领导人沙利亚提等人作品的影响。
  1977年,扎里夫前往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就读。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就在这一年,扎里夫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两人坠入爱河,并在伊朗成婚。婚礼后数周,扎里夫重返美国继续学业。1981年,他拿到了国际关系专业的学士学位,次年又获硕士学位。随后,他就读于丹佛大学,主攻外交政策和国际法,并于1988年获博士学位。他当年的论文题目是“自卫在国际法和国际政策中的作用”。扎里夫至今热心学术,是《伊朗国际事务》和《伊朗外交政策》杂志编委,撰写了大量军控、人权、国际法等方面的文章。
  扎里夫忠诚于伊斯兰革命政权,并很早就进入外交圈。1982年,22岁的他进入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此后的外交历练,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与多位美国官员建立了持久交往。在拉夫桑贾尼和哈塔米两位比较开明的总统执政时期,扎里夫均得到重用。1992年,扎里夫出任伊朗外交部主管国际事务的副外长,一干就是10年。2002年,他调任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一直干到2007年。由于伊美之间长期对立,这个位置是两国沟通的重要渠道。
  在联合国,扎里夫充分展露了外交才华,被称为“出色的讨价还价专家”。与美国人打交道时,他既不是一味强硬,也不是任人宰割,而是温和又坚决地为伊朗争取利益。那时,他常与美国政界名人私下会面,包括现为美国副总统的拜登、美国前防长哈格尔等。2007年,他在新泽西州一次会议上作主题发言,阐述如何通过政治途径加强对话、避免冲突。不过就是这一年,他辞去了常驻联合国代表一职。当时,伊朗总统已换成了以咄咄逼人著称的内贾德。此后,扎里夫淡出了外交圈。

受到克里尊重的对手


  2013年7月23日,53岁的扎里夫被新任伊朗总统鲁哈尼任命为外长,重返熟悉的外交舞台。他努力为伊朗塑造温和、理性的形象。内贾德任上曾多次否认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称这是以色列的“谎言”,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扎里夫的做法则不同。2013年9月5日,他在推特上发了一条祝贺犹太新年的文字,美国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佩洛西的女儿克里斯蒂跟帖说:“谢谢。先生,如果你能停止伊朗对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否认,这个新年会更美好。”扎里夫回帖说:“伊朗从来就没有否认。被视为否认大屠杀的那个人已经离任了。新年快乐。”随后,扎里夫向伊朗媒体表示:“我们谴责纳粹屠杀犹太人,就像我们谴责犹太复国主义者屠杀和镇压巴勒斯坦人一样。”
  扎里夫的温和形象,正是伊朗此时需要的,因为鲁哈尼正在寻求伊核问题上的突破。20世纪50年代,伊朗启动核计划,2003年成功提炼出铀,随后铀浓缩能力不断增强。西方国家担心伊朗有了足够的浓缩铀就能制造核弹,开始对伊实施制裁。这给伊朗的经济和民生带来很大困难。鲁哈尼就职后,多次表示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而从美国方面说,目前中东正面临“伊斯兰国”崛起带来的乱局,也不希望因伊核问题而引爆新热点。同时,奥巴马仅剩不到两年的任期,很希望将美伊关系打造为自己的政治遗产,因此也有谈判意愿。
  扎里夫发帖子8天后,与美国国务卿克里会晤,成为自2007年以来首位与美国高官会晤的伊朗官员。克里后来回忆:“我们很高兴见到了扎里夫外长。他的风格、调门都与其前任不同,而且他一直以尊重的眼光看待未来的可能性。”2013年11月,伊核谈判达成阶段性协议,但后续谈判因分歧严重而多次推迟。今年3月26日,谈判在洛桑重启,各方均派外长直接参与谈判。扎里夫不断重申,伊朗在本轮谈判中态度灵活,谈判最终是否取得成果取决于各方是否尊重伊朗。在谈判中,伊方不愿签署列出太多细节的协议,美方则非常需要协议细节,以便奥巴马向美国国会交代。扎里夫既不轻易让步,也不轻易说“不”。有时他也提高音量强调自己的观点,更多时候则面带微笑。有评论说,仅这一点就赢得了克里的尊重。

未到开庆功宴的时候


  虽然框架协议已经达成,但伊核谈判远没有到开庆功宴的时候。
  对美方来说,限制伊朗核武器研发能力最重要。根据美方发布的协议内容,伊朗同意将用于铀浓缩的离心机减至6104台,削减低丰度浓缩铀库存,15年内不新建铀浓缩设施,将现有设施转用核技术研究。
  对伊方来说,解除对伊制裁是第一任务。扎里夫表示,根据协议,伊朗实现了保留所有核设施的目的,将根据各方认可的规划和范围继续开展核技术的研发。不过,美方公布的一些细节,并没有出现在伊方版本中。这显示,双方的讨价还价还将继续。
  目前的框架协议能否最终成为全面协议,还得走着瞧。在伊朗方面来说,协议需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点头才算数。他曾表示协议文本可以接受,但他也说协议不能“两步走”,只能有一个全面协议。外界也认为,对伊制裁能否解除,还要看伊朗执行协议是否有诚意,外界监督又是否公正。而在美方来说,一方面框架协议将把伊朗核计划置于严格限制下,实现美方“核心目标”;另一方面,目前离全面协议最后期限不足3个月,双方仍有不小分歧,奥巴马还必须说服国会,这也是个挑战。
其他文献
在5月中旬登上前往武汉的飞机之前,澳大利亚女子羽毛球队队员格罗娅·萨莫维尔万万没有想到,这趟尤伯杯(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的简称)的旅程会让她一炮而红。哪怕澳大利亚队在小组赛就出局了,哪怕她没有赢过一场比赛,但格罗娅的人气却一度超越了场内球星。球迷、媒体以及志愿者都在讨论她,还有人给她送花。原因很简单,她除了是澳大利亚代表团的“队花”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中国清末著名思想家康有为的曾外孙女。 
桑叶战争  春秋战国时期,吴楚两国发生了一起战争,起因是小小的桑叶。吴国边境有个小城叫卑梁,旁边是楚国的小城钟离,两个地方挨在一起,难免有点小摩擦。  有一天,大家去采桑,结果有一棵桑树好死不死长在国境线上,为了抢这棵树上的桑叶,两国的妇女开展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体育项目:打架。  结果,楚国胜利,卑梁有人死亡,这一下事情闹大了,卑梁官方介入,把楚国的钟离小城给扫荡了一番。  楚国的国君听到这个消息
每次带小家伙出门旅游,从不担心他的饮食起居。在他一周四个月时,我和爱人一有空就带着他长途旅行。出门多了,适应力自然要好一些。在小家伙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认知后,我更担心他在旅途中抱怨“这个地方好没意思啊”。  好在,无论到什么地方,小家伙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有一年元旦,在武汉长江大桥上,他被一列列过往的动车吸引。就这样等着动车过桥,他足足“观摩”了两个多小时;坐了一晚上卧铺,从石家庄抵达兰州,他在黄
伊核全面协议终于签署了。人们在感慨13年艰苦谈判历程时,不能不提到伊朗现任总统鲁哈尼的巨大贡献,他以坚韧和智慧为伊朗赢得了成功。   鲁哈尼是伊朗第七任总统,也是唯一一位既有教士身份、又在西方获得博士学位的总统。其教士身份让他得到伊朗强硬保守派在政治上的接受,其西方学历又使他在外交舞台上游刃有余。   鲁哈尼数年前就是伊核谈判代表,当时他的对手是英、法、德三国代表。在时任总统哈塔米支持下,他曾
约瑟夫·熊彼特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顶级大师,更是一个经历丰富、命运曲折的人物。熊彼特3岁时,父亲不幸早逝,家族的冷漠和遗弃让幼年的他体會到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动荡不宁。性格倔强的母亲不甘忍受家族的歧视,立志要让自己的独子接受最优秀的教育,跻身上流社会。在母亲的苦心经营下,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少年时代,熊彼特进入贵族学校,凭借优异的成绩开始崭露头角;青年时代,他野心勃勃,既想做律师获得财富,又渴望在
十八届五中全会前夕,军队再落一虎。10月21日,经军纪委批准,总后勤部纪委对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原副部长、正军级少将周国泰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此虎虽在军中落网,但其“高官 院士”的双重身份令他的落马原因多了几重疑云。2010年12月20日,周国泰(右一)在一个项目鉴定会上介绍研发成果。  退休后依然高调  以少将兼工程院院士的身份落马,周国泰是第一个。有媒体用“迷失方向”来形容他的晚节不保
扔掉的食物都是坏的吗?不,世界上1/3的食物是因为品相不好而被人扔掉的,它們完全可以吃。德国一帮志愿者从中得到灵感,成立了一个“分享食物”组织。他们在多个城市的街头摆放了公共冰箱,请大家将品相不好、打算丢弃的食物放到公共冰箱里,再统一送到需要它们的人手中。当然,住在公共冰箱附近的流浪汉、难民、低收入者可以自己来取用冰箱里的食物。现在,志愿者们已经通过这种方法,“挽救”了170万公斤食物。他们还打算
高军,这个名字实在太普通了。也许是为了和他洒脱不羁的文字相匹配,他还有一个名字,更广为人知:风行水上。  “风行水上”取自《易经》中的一句话:“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高军自己解释说:“有一天无风就无风,写不出来就不写。写作不是生活的唯一。”  在有风行于水上的时候,他一口气写了3本,前两本《世间的盐》《快活馋》都是生活里亲切有味的东西,不稀奇,却顾盼有姿。新书《橄榄成渣》仍是一部随笔集,文字更加行
李炳容很爱笑,笑起来的样子就像他办公桌上摆的那幅漫画,眼睛眯成两条线。很多企业老板的办公室都设在顶层,李炳容作为一家全球500强企业的大中华区总裁,却把办公室设在美敦力中国总部10层大楼的第三层。“这是为了上下楼都方便,做起事来更迅速。”他这样解释。与许多老板有单独餐厅不一样,李炳容平时在公司食堂吃10元一份的套餐。    美敦力是全球500强企业中唯一一家以医疗器械为单一经营项目的企业。2006
我家有3个孩子,姐姐、我,还有弟弟。姐姐比我大4岁,因为早年间爸爸在北京的部队驻扎,远离京城的妈妈和姐姐一起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姐姐的性格极为泼辣,干活利索,小时候基本上就是姐姐管我的生活起居,她在我的记忆中,权威性甚至超过了妈妈。上小学之前,我总是跟在姐姐屁股后头,姐姐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有一回邻居恶作剧,把后面的我偷偷藏了起来,姐姐一回头不见我,惊出一身冷汗,邻居骗姐姐说我掉到茅坑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