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玉苦瓜有机生态型无土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引进珍珠类型佳玉苦瓜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分枝性强,雌花率高,坐瓜能力强,瓜色翠绿有光泽,瓜形美观,肉质脆嫩。介绍了其有机生态型无土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佳玉苦瓜;有机生态型;无土;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2.5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91-01
  苦瓜属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喜温怕寒。其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由于按种植和消费习惯,苦瓜的品种类型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珍珠苦瓜以长江流域及我国台湾省栽培较多,如油身、大顶苦瓜以华南栽培较多。但随着消费习惯的不断变化,华南地区越来越多消费者喜食珍珠苦瓜,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从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引进珍珠类型佳玉苦瓜新品种,利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获得成功,该品种生长势强,分枝性强,主蔓8节左右着生第一雌花,雌花率高,坐瓜能力强,瓜呈纺锤形,瓜色翠绿有光泽,瓜面珍珠状圆瘤突与短纵瘤相间,瓜形美观,单瓜重400 g左右,肉质脆嫩,苦味中等,产量37.5 t/hm2,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栽培设施
  1.1 栽培槽
  沿棚的方向用22.0 cm×11.0 cm×4.5 cm的砖垒成槽内径为80 cm、高为18 cm的栽培槽,槽间距80 cm作走道,槽坡度为3~5°,槽底部铺1层0.1 mm厚的薄膜,以防水肥流失、杂草滋生、土传病害传播。
  1.2 栽培基质
  有机基质选木屑、菇渣,无机基质选用河沙,按2∶2∶1的比例混合加水进行搅拌均匀,湿度以手握松开不散为宜,用甲醛50倍液喷洒配好的基质堆制后覆盖塑料薄膜,堆积发酵20 d。栽植的15 d前,在基质中混入消毒硫酸钾1.5 kg/m3、硫酸铵1.5 kg/m3、磷酸二氢铵1 kg/m3、鸡粪10 kg/m3作基肥,混匀填槽铺平浇透水,安装好滴管,盖上薄膜待用。
  1.3 滴灌系统
  每条槽铺设2条内径1.5 cm的滴管,滴管上隔40 cm开1个滴孔,再插上1条长40 cm的小管,并在管末端装1个活动滴头。
  2 播种育苗
  2.1 浸种催芽
  将种子放入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 min,捞取种子用清水洗干净,再用50~55 ℃的温水浸种20~30 min,边浸种边搅拌,然后用30 ℃的温水浸泡5~6 h,在这个过程中换水1~2次,捞出种子后用温毛巾包好放在30 ℃恒温箱里催芽,每天淘洗2次[1]。
  2.2 播种及苗期管理
  将露芽的种子芽尖向下平播到育苗杯中,浇透水。种子出土后应及时揭去小拱棚或遮阳网,并及时除去种壳。苗期注意通风和控制浇水量,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2]。
  3 适时定植
  幼苗1~2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宜傍晚进行,每条槽成“品”字形定植2行,株距80 cm,行距60 cm,带上育苗基质,保护好根系,植后淋透定根水[3]。
  4 田间管理
  4.1 水肥管理
  在定植20 d后开始追肥,为了保证植株处于最佳供肥环境,追肥应少量多次,分期施用。开花前分别追有机生态专用肥、硫酸钾为15、5 g/株;坐果后分别追三元复合肥、有机生态型专用肥10、25 g/株,以后隔15 d追1次;结果期还应进行二氧化碳追肥。采收前1个月停止追肥。缓苗成活后浇1次缓苗水,以后可适当控制浇水。坐果后,应经常保持基质湿润[4]。
  4.2 人工授粉
  由于棚內缺少昆虫,授粉困难,因此在开花期应进行人工授粉。每天8:00—10:00采盛开的雄花,除去花冠,将花药抹在雌花的柱头上。
  4.3 植株调整
  当幼苗长到30~40 cm时开始抽蔓,应牵引绑蔓上爬,当主蔓出现第一小瓜后,开始整蔓,将植株距地面1 m以下侧枝全部摘除。其后再长出的侧蔓有瓜即为留蔓,并打顶,无瓜则将整个分蔓从基部剪掉。各级枝上如出现2朵雌花时,去掉第一雌花,留第二雌花。
  5 病虫害防治
  防治霜霉病于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500倍液或25%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7~10 d喷1次,连喷2~3次即可。防治蚜虫可在大棚内张挂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
  6 适时采收
  苦瓜果实从开花授粉至商品成熟需10~16 d,当瓜条瘤状突起明显,饱满而有光泽,顶端开始发亮时采收。采收要及时,以保证品质和提高坐果率。
  7 参考文献
  [1] 王国兰.温室苦瓜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5):120-121.
  [2] 常伟,李志.秋延后绿皮苦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2(5):12.
  [3] 谢勇,杜建军,李永胜,等.无公害苦瓜无土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5):70-72.
  [4] 罗思良,潘廷由,刘承勇.苦瓜早春温棚无土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园艺,2012,23(2):50.
其他文献
摘要 苹果树腐烂病防治一般采用物理方法进行病灶处理。本文介绍了一种便携式电动修复设备,该成套设备由供电系统、主机及刀具、残渣收集装置、刀具消毒系统组成,实现了腐烂病病灶处理的快速高效。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物理防治;配套设备  中图分类号 S4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150-02  1 苹果树腐烂病概述  苹果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一种毁
摘要 本文总结分析了万年贡集团“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模式的运作经验及延伸产业链服务“三农”的启示,以期促进“三农”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万年贡集团;延伸产业链;服务“三农”;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268-02  万年贡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稳定优质粮源,降
摘要 林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部署赋予了林业发展新的使命。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人才教育为例,结合人才教育的现状,分析了林学专业教育与绿色发展实际需求脱节、林业人才的管理有待深化以及人才稳定性有待提升等问题,探索了提升专业特色、健全人才管理体制、提高林业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3个方面的需求,以期林学专业人才教育更好地为绿色发展服务。  关键词 绿色发展;林学专业;
摘要 1956—2014年铁岭县年降水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34 mm/1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70.9 mm。月平均降水最多的年份为2010年,平均降水量为103.4 mm;最少的年份为1999年,降水量为25.8 mm。分析月平均降水量得出,1月平均降水量最少为5.7 mm;7月平均降水量为最多177.2 mm。1—7月月降水量逐渐增加,7—12月降水量开始减少。分析四季降水量得出
摘要 开展吉单631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对各处理的生育期、叶面积系数、生物学性状及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吉单631种植密度在6.0万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为12 821.3 kg/hm2,由此表明在桦甸市内种植吉单631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可为玉米生产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玉米;吉单631;种植密度;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通过分析综合气象观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业务管理、建设气象观测站等对策,以期提高综合气象观测能力,为天气预报及气象研究提供科学、准确的观测数据,推动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P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193-01  综合气象观测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基础,是发展现代气象
摘要 绿地是具有动态性的多种内涵的复杂系统,对其进行评价需要考虑许多影响指标和因素。从形式美感、文化价值、使用功能、滞尘效益4个方面确定9项评价指标,构建济南市绿地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模型;并且通过量化的滞尘树种、群落结构、植物绿量3个方面的具体分值,进行绿地滞尘的优化,以达到滞尘效益的优良状态。  关键词 绿地;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滞尘优化;山东济南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要 总结了该品种在桃源县种植的主要表现,并从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管水、平衡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方面提出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湘早籼45号;早稻;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湖南桃源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30-02  湘早籼45号是由湖南省益阳市农科所选育而成的一个常规中熟早籼品种,200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摘要 在对湖北西塞国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森林风景资源现状、特点及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当地森林风景资源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森林风景资源;现状;分析;评价;湖北宜昌;西塞国国家森林公园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136-02  1 研究区概况  湖北西塞国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
摘要 近年来,随着铜陵地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电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之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铜陵地区多年雷暴资料和2007—2015年电梯雷击事故的统计分析,结合电梯标准和雷电防护相关规范,对铜陵地区电梯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防雷及电梯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梯;雷电;防护措施;安徽铜陵  中图分类号 S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