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NO/ET-1比例失衡的作用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wu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NO/ET-1比例失衡的作用。方法:择期行肝叶切除术的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于肝门阻断前20min恒速静脉滴入5%葡萄糖盐水100mL,实验组在5%葡萄糖盐水100mL中加入UTI 1.2万U/k。两组患者分别在肝门阻断前(丑)、肝门阻断末(T2)及肝门再开放60min(B)时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10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NO和ET-1含量。结果:(1)肝门阻断前两组患者血浆NO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其他文献
Ⅲ度烧伤需植皮手术治疗,具有愈合时间短,愈后疤痕少、功能好的优点,但同时会造成供皮区损伤,甚至因供皮区上皮脆弱而形成残余创面。为寻求一种更适合于非功能部位Ⅲ度烧伤的疗法
碎屑岩因质软,导水、储水条件不良,通常作为地热有利保温盖层,而碎屑岩电阻率普遍低,厚度大的情况下形成低阻屏蔽层,勘探下伏有利储层难度极大,寻找碎屑岩中构造裂隙水是最佳的选择。但碎屑岩中的储水构造与围岩电阻率差异小,构造迹象微弱,因此在碎屑岩地区找地热技术含量较高。茅山镇位于句容盆地东缘茅山西侧,沉积了厚度超过1800m的白垩系碎屑岩,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本文应用CSAMT大范围普查、小范围精细查证布
“西学中源”说是清代学术史上重要的思潮之一,贯穿清朝始末,尤其在甲午后泛滥,达到高潮,出现了《格致古微》和《格物中法》等集大成之作。本文则是通过深入分析这两大部书之一《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指由于不同病因引起胰腺局部或弥漫性组织损害,导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疾病。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胰
目的:探讨微切口内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4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分为三组,微切口内镜组51例,腹腔镜组49例,传统输尿管切开手术组46例。结果:微切口内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