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的竞合得失

来源 :商界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b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开放式创新代表一种潮流。就在6月12日,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宣布,将采用开源的方式,把自己的技术专利全部公开,试图把自己打造成电动汽车行业的Linux(Linux是著名的开源式软件平台,开放给全世界的软件工程师一起研发,终于使用户在微软和苹果的电脑操作系统之外有了第三个,而且是免费的选择)。而在特斯拉之前,已经有意大利的虎斑猫电动汽车,率先采用了这种开源研发的方式,引起广泛关注。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资源变得社会化,需要整合原本分散的资源,举众人之力,而不是企业一己之力进行创新。所谓开放,是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把多个相关利益者纳入到创新系统中来。但是,开放式创新是否可以广泛推广?
  一些采用开放式创新战略的企业获得了阶段性成功,其中互联网企业是天然的典范。而一些传统企业,如宝洁、3M等也不遑多让。宝洁把网络引入企业运营的核心区,建立了内部“创新网络”社区,设立“技术侦查员”,搜索新的机会;同时开展外部关联创新合作,例如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技术开发”,与供应商建立“关键供应商伙伴”等。便利贴的成功背后,就是3M引以为傲的无边界创新。开放式创新体现了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整合与协同,企业与创新相关利益者之间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创新知识可以实现跨边界的自由流动。与内部创新相比,开放式创新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收益更高。
  在创新网络中,知识的创造和传递对于提升创新绩效非常关键。在开放式创新中,知识等关键资源能够跨越组织边界传递,所以一家企业的创新优势经常与其所嵌入的生态系统有关。在此系统中,既有核心企业也有外围企业,核心企业(通常是大企业)希望主导知识创造的过程,定义创新网络关系以进行知识创造和交换,所以核心企业通常在创新网络演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希望创新知识向外围企业流动,精炼之后,又由外围企业返回给核心企业。这种循环上升型的知识流动渠道有利于核心企业的开放式创新。而对于外围企业,在与大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关键性知识。
  然而,开放式创新的风险却经常为企业所忽略。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在开放式创新合作的过程中都有被边缘化的风险。大企业如手机行业三巨头的衰落,与其说是颠覆性创新的结果,不如说是行业开放性技术发展的结果。手机行业是自有外包以来供应商实现技术创新的典范。来自新兴市场的生产商,不仅OEM零部件,甚至逐渐囊括整个产品的制造。由于开放性创新的溢出效应,这些供应商获得了沿着“微笑曲线”攀升的可能,例如HTC、宏碁现在都大力生产自有品牌产品。
  同时,手机厂商还面临着运营商的创新压迫。电信运营商更直面用户需求,于是沃达丰、Docomo等电信运营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品牌,而山寨手机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无底线满足。回到开放式创新的初衷——纳入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面对供应商、运营商、用户三方对于创新的渴望,手机三巨头控制得不够,丧失了对于创新的主导权。
  小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中倾向于“傍大款”,成为供应商与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在联盟中,小企业获得了市场地位、关键资源等,经营业绩获得了提升。但是,当大企业具有压倒性影响力,小企业变得可替代时,小企业的创新绩效和长期增长将会受到损害。大企业会影响小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伤害他们内部创新能力,此时小企业常常成为大企业的附庸。
  所以,在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中,存在核心企业和外围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大企业作为核心,意图主导创新生态系统,让别人成为附庸;小企业虽然傍大款,却也时刻想着实现创新“上位”。正如手机行业所发生的,这是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常态。
  万科CEO郁亮最近说,“核心竞争力”这个概念正变得不相关。很多企业在强调开放的同时,不再自封于应该持有何种核心竞争力。在开放创新时代,当某一项关键技术不再成为核心能力时,也许掌握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权,即创新平台的主导权,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编辑 王宇航]
  E-mail:wyh@chinacbr.com
其他文献
作为国民经济的首要支柱,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IT产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另一方面,我国IT产业本身也面临着环境,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的巨大挑战。
从“中国制造”到“创新领跑”,是企业家凭借不断的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则需通过拓展企业家精神和管理创新,寻找到新工业革命时代的动力源泉。  今年九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正式公布,中央首次以专门的文件明确了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  从商业发展史看,在大国崛起中,企业是竞争力的载体,企业崛起必须依托企业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