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勤作舟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4891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蓦然回首,毕业十载,深叹逝者如斯夫。
  十年聚会,重返母校。旧日同窗们有个共同的心愿:希望我们的古汉语老师吴媛媛能再为我们上一节课。吴老师欣然应允。
  “同学们,杜甫的《绝句》会背吗?——两个黄鹂……”当然,同学们异口同声抑扬顿挫地背诵了全诗,脸上的微笑里写着满满的自信。诵毕,吴老师说:“嗯,不错!谁能告诉我,这首绝句是杜甫哪个时期的作品?有什么依据?”
  刚刚还爆棚的自信此时已凌乱在风中。毕业十年的我们,似乎没有谁能准确说出个所以然来。
  有同学说:“应该是诗人早期的作品,因为诗句较轻快,不像杜甫后期的作品那么沉郁。”
  “谁还有不同意见?”吴老师问。
  一片无地自容的沉默。
  “好,今天我就来讲讲这首绝句。首先,从杜甫写这首诗时候的观察角度,我们可以判断出,他此时所在的位置是哪里呀?”
  “杜甫草堂!”
  “是的,杜甫草堂。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杜甫得以回到成都的草堂。这首绝句正是安史之乱平定,杜甫重返草堂后,从草堂窗口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由此看出,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这两句诗中呈现出一片生机,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可是,杜甫的内心真的只有战乱平定后的欢愉吗?看看这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这千秋不化的积雪,结合诗人离朝漂泊多年的处境和沉郁的心绪,这不正是诗人一生的清白與孤独吗。‘门泊东吴万里船’——用‘泊船’来抒发自己归家心切及报国心志,细致的内心活动也自然地流露出来。了解了这些,再来读这首诗,我想,同学们感受到的就不只是轻快了。
  这是一首很小的孩子都耳熟能详的绝句,你们小时候便可朗朗而诵;初中时便知道杜甫被誉为‘诗圣’,字子美,还做过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高中时你们又可以赏析这首绝句,比如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黄鹂柳上鸣,白鹭翔至天,空间开阔,由下而上,由近而远;大学时你们更深入地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感受,体会其广远的意境,并且也会知道,这首诗是一首仄起仄收的七言绝句……
  为什么对毕业十年的你们重提这首诗呢?我是要告诉你们: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层次。学无止境,勤奋作舟。希望你们,毕业,而不休学。”
  此时,我们终于明白:原来,这节课吴老师并不是在给我们讲诗,而是在教我们更高层次的人生哲学。
  绝 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其他文献
建筑是极其多样化的,要想让建筑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就要对居住人有足够的了解.根据居住人的需要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适老化的养老建筑是针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及生理特征进行
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建设在不断地完善,在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中,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就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需求保障,但是伴随而来的建筑工程压力也不断凸显,为了从根
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它能够给学生以实践的舞台,将复杂的物理原理变成简单的实践过程,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深入物理世界,提
以华北平原和关中盆地数据为例,分析我国高氟水形成特点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背景岩石、蒸发作用、地温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并针对我国高氟水特点,提出防止氟中毒的方案。
有个小朋友说:“《海底两万里》和《绿山墙的安妮》我都很喜欢!我读一会儿这个,再读一会儿那个,再读一会儿这个,再读一会儿那个……奶奶批评我,说这是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然后,小朋友皱着写满疑惑的眉头,扬起可爱的脸蛋问我:“我不可以这样读吗?”  我微笑着告诉她:当然可以。我也常常这样。  相信很多爱读书的小朋友都有过同时读几本書的经历,虽然同期交叉进行,但故事情节和主题是不会互相混淆的。不过,聪明的小
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国内大型钢铁工程公司向生产运营服务领域转型的必要性、转型困难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全新分析和诠释,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推进向生产运营服务转型的具体措施
本文以相变微胶囊复合板隔热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焓法方程建立了蓄热/隔热型耦合相变传热数值模型,预测了板内的温度分布、相界面移动等响应特征,系统地分析了Stefan数及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