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法治意义

来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Y512355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推动和影响了中国法治的进程。对中国法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从封闭保守到开放改革的变迁推动了法律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政治文化从革命到建设的变迁推动了中国革命型法制到建设型法制的发展。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政治文化从“人治”到“法治”的变迁推动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和目标的确立;政治文化的创新,“和谐”政治文化的构建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法治理念的更新与发展。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期·西学东渐之风日盛。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日渐活跃。张资平在小说创作和自传中对基督教的认识和理解,代表20世纪初期部分中国人对基督教的看法:肯定宗教于人
设计了LD泵浦Cr4+∶YAG被动调Q的全固态Nd∶YAG脉冲红外激光器.腔外首先经过焦距为100mm的聚焦透镜,将1064nm的红外激光耦合到长为9mm的KTP 2倍频晶体中,得到平均功率为29mW
高新技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模型中,学习、柔性资源、创新和管理四大要素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从要素动态过程管理和能力动态转化角度深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动态核心
自社会学诞生以来,主观与客观、个体与整体、行动与结构等二元问题一直是社会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历山大、哈贝马斯、吉登斯、布迪厄、科尔曼等社会学家
列宁虽然没有专门的关于思维方式的著作,但其深刻的思维方式蕴涵于他的著作中,并体现在解决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列宁以其具有时代特色的思维方式,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s emerging as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liver disease,and is characterized by a wide spectrum of fat-liver disorders that
2016年版新编教材精心构建了一个教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曾以“看我走”“扶你走”与“放你飞”三部曲①形象比喻教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阅读三者的教学指导重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地落实“课内得法,课外得益”的阅读教学理念,则承担着最重要的“得法”“悟法”任务的教读课不能仅仅满足于读懂“这一例”,务必致力于从“教一例”到“知一类”。  基于上述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