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来源 :楼市·居住房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huan87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住宅房地产走过的60年,纪录了住宅房地产从基本生存型——温饱型——舒适性——享受型的发展阶段,建设理念和开发模式随住房体制变革,按简单模仿型——探索型——理智型——精明型的规律不断发展。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城镇居民的住房短缺十分严重,尤其是新兴工矿区的住房建设的紧迫性更加突出。由于受到“先生产、后生活”的政策干扰,1949年~1978年,城镇住宅建设总量只有近5亿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只有3.6平方米,人民居住水平与建国前后相比并未得到提高。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住房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1979~1998年的20年间,城镇住宅建设共建约35亿平方米,为建国前期30年间建设量的七倍。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27.06平方米,到2008年已达到平均每人28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了四倍多,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83%。
  1998年实施城镇住宅供应体制改革,住房制度由福利型分配转为市场化供应的模式。房地产开发建设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光在居住面积上达到小康居住水准,而且住房建设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GDP的支撑产业,拉动约10多个行业,30个产业的发展。住宅已经成为全民、全社会关心的切身大事。
  1998年以来,十年市场化的房地产开发已经使中国的住房建设由“数量型”进入“质量型”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绿色建筑”技术发展。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创造出大批功能齐全、时代特色、设备完善的居住小区,初步达到21世纪初叶现代居住品质的人居环境要求。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进步,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也将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可以预期,未来十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将进入一个“品质时代”,人们更加注重居住的性能质量,居住的健康、休闲和安全;除了注重室外的宜居环境质量,更加注重室内的居住品质,也就是既要“面子”,更要“里子”,走向更加理性的发展路子。
  因此,住区规划应立足居住实态和行为方式调查,深入研究人的潜在愿望和生活细节,充分考虑不同的家庭组合、文化职业、收入水平群体以及特殊人群的需求,从而建立符合未来生活水准的居住空间模式。
  房地产开发应大力提倡资源的合理化,保护和恢复基地上的生态环境,减少排放,使住区形成零排放或最小排放系统,建立再生循环系统。环境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将在安全、信息交互、管理与服务、功能提升、环境保持、节能减排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住房品质。
  住宅产业化是当前提高效益、解决住宅建设质量的根本出路,将给我国的住宅业及其相关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采用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连续化、标准化、集团化、规模化、集成化和机械化的“六化”模式将成为行业关注点。
  
  我们的家·昨天、今天
  
  ●邻里单元:解放初期居住区规划借鉴西方邻里单位的规划手法.采用“邻里单位”的规划理论.类似庭院式建筑成组布置.比较灵活自由。
  ●扩大街坊:1953年全国掀起了向苏联学习的高潮.随着援华工业项目的引进.也带来了以。街坊”为主体的工人生活区。
  ●小区规划理论: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居住小区规划理论。小区用地一般约为10公顷.以小学生不穿越城市道路小区内有日常生活服务设施为基本原理。
  ●成片建设:70年代后期.住宅建设由老城分片插建改由成片集中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建设、统一管理.成为主要的建设模式。
  ●小区试点: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开展以济南、天津、无锡三个小区为主的“全国住宅建设试点小区工程”。
  ●小康住宅示范小区:90年代开始的“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和19g5年推出的“2000年小康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历经十年。
  ●楼盘规划:1998~2008年的十年间.中国房地产从开发项目的住区选址楼盘规模.规划结构.空间形态.交通组织、景观绿化、公建配套等均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其他文献
图/李铁峰    2009年,资本市场充裕的流动性及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造就了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新时代”。天量银行信贷涌入房地产,资本市场上市潮重启、增发配股、公司债此起彼伏,在巨量资金推动下,开发商资金链由“紧绷”快速转化为“不差钱”,房地产行情逆转,房地产调整被迫“停下步伐”,房价爆涨。  然而就在房地产繁荣的背后,倚重银行、资产泡沫等一系列的问题正被掩盖。当今年中国经济逐步复苏,GDP保入目
期刊
疯狂的资金涌入,到了年底终于放缓了步伐。银行信贷、lPO、增发配股等房企各融资渠道的环境都在悄然发生变化,“风声”再紧。这只是年底前的习惯性表现,还是代表着明年的融资信号被画上了大大的问号?    房企融资“盛宴”生变  从9月份开始,宝瑞通房产经营中心总经理徐云鹏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严密关注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和价格的变化。  宝瑞通是京城第一个在业内开展房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典当行,徐云鹏认为他们的业务与
期刊
2009年9月中国大中城市商品住宅成交市场出现小幅度震荡.但北京商品住宅成交价格却呈现上扬趋势,涨幅为6.46%。
期刊
尽管三季度以来,房企各融资渠道闸门开始收紧,但是今年的宽松环境还是让房地产商饱尝了一场资金的“盛宴”,其刺激程度不亚于2007年。从年初的“资金紧绷”到“不差钱”,不少开发商不光死里逃生还开始了“天价拿地”大肆扩张。前三季度进入房地产的信贷资金超过13000亿元,而据预计,房地产公司今年资本市场融资额也将达到3400亿元以上。    天量银行信贷涌入房地产  银行宽松信货是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逆转的
期刊
【摘 要】高校通过社会化改革的方式,能有效促进后勤综合实力的提升,能切实激活内部活力,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法效率,依法规避用工法律风险。有条件的高校,完全可以能利用学校学科和科研优势,积极培植自主社会变革力量,主动参与社会竞争,占领国内和国外市场。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物业社会化;思考  作者:山东建筑大学学生处  一、物业公司与学校在价值取向的差异  1、现代物业在高校中的进展  19
期刊
经历了二季度的火爆行情之后,2009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趋于理性,各地成交量均有所回调,根据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09年三季度十大城市共计成交3365万平方米,环比二季度的3919万平方米,约下滑15%。在此环境下,以万科和金地为代表的上市企业,力图继续在资本化运作及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以恒大为代表的非上市企业,正通过快速扩张市场份额挑战传统的上市优势企业。以保利
期刊
2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量成为拥有丰厚土地资产的门槛,中国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开发的能力也在提升。恒大地产以51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成为2009年三季度末中国房地产企业土地储备TOP10榜单的王者。而碧桂园、雅居乐也分别以4360万平方米、2950万平方米的高土地储备排名2009年三季度末中国房地产企业土地储备TOP10榜单的第二、第三。这三大企业高速的去化能力和高土地储备的匹配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住宅建设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使家家能获得一套经济实惠的住宅,并力求提高住宅的使用功能与环境。为此,国家实施了多项重大工程。  从1986年开始的“小区建设试点工程”旨在提高住宅小区建设整体水平、重点解决住宅工程质量问题。该工程共实施了五批,吸纳了全国70多个城市的108个试点小区,总面积为2000余万平方米。按照“造价不高水平高,标准不高质量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
期刊
对城市综合体话题感兴趣,一方面是手头正在设计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城市综合体建设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去年某个一线城市的政府提出要建设100个城市综合体,当时确实吃了一惊,就连北京、上海也从没明确提出要建多少个综合体。也许这只是一种提法,一个长期的目标。但我觉得,建城市综合体应该是一个经过反复调研和深思熟虑的城市建设及市场开发行为,把建多少个城市综合体作为政府的目标提出来,若不符合
期刊
世联地产上市后迅速交出了较好的业绩答卷,10月21日,世联地产公布2009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5.5%。并且股价开始;麦厉上涨,截至21日,国庆后其涨幅已超过40%。世联地产何以首吃螃蟹?募集资金怎么花?作为轻资产上市公司,如何保证稳定赢利?世联地产上市对行业又有哪些启示?近期“老蔡对话”栏目特邀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作为对话嘉宾,畅谈这些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  蔡鸿岩(以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