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热水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重要可再生资源.以我国西部渭河断陷盆地西端地区的清洁能源供暖中低温地热系统开发为研究基础,通过研究区域地热地质特征,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测试与分析方法对施工的8口地热井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地热井温度流量等数据总结了研究区的地热水化学特征.研究发现:研究区地处盆地西部,在地质历史构造运动时期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其断裂构造多为导水导热断裂,断层裂隙是研究区的主要热储层;利用Piper图等分析手段对地热水的化学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区地热水矿化度平均值为752.
【机 构】
:
陕西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21;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21;陕西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热水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重要可再生资源.以我国西部渭河断陷盆地西端地区的清洁能源供暖中低温地热系统开发为研究基础,通过研究区域地热地质特征,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测试与分析方法对施工的8口地热井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地热井温度流量等数据总结了研究区的地热水化学特征.研究发现:研究区地处盆地西部,在地质历史构造运动时期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其断裂构造多为导水导热断裂,断层裂隙是研究区的主要热储层;利用Piper图等分析手段对地热水的化学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区地热水矿化度平均值为752.35mg/L,属淡水,pH值平均值为8.30,弱碱性水,水化学类型主要是HCO3–Na型,氟、偏硅酸,地热水为非腐蚀性水,结垢趋势为轻微-不结垢;利用K-Mg地热温标法对热储温度进行了估算,热储推算温度45.6~83.5℃.研究结果为我国西部渭河断陷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页岩油气井生产通常表现出初期递减速度快、递减指数大于1的“非常规”递减特征,递减规律的认识也从最初的Arp\'s双曲递减、到之后的Arp\'s修改双曲递减、幂律指数递减、SEDM、Duong递减等,至今没有统一观点,尤其是中后期产量递减,目前认识尚不清楚.以美国Eagle Ford某页岩挥发油区块为例,研究了页岩油气中长期产量递减规律,分析了油气递减率和递减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a生产周期内该区页岩油气生产满足双曲递减规律;研究区产油量首年递减率为65%,产气量为42%,生产气油比逐年升高;
鄂尔多斯地区矿井涌水量普遍较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深部回灌作为一种新兴的矿井水处理方式,具有安全、环保、成本低等优势,可大大缓解煤炭企业的生产压力.该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试验区成功应用,实施过程中揭示了矿井水深部回灌运移机理及扩散规律,并预测了矿井水的长期回灌效果,为矿井水深井回灌技术体系的建立及该地区矿井水处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针对风化岩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工程顺逆作法施工问题,提出临时钢支撑支护设计,采用ABAQUS有限元计算软件,选取平面为扇形地下三层试验段进行了建模和载荷步分析,研究了有无临时钢支撑条件下地下结构随载荷步的位移变化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顺逆作法施工地下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顺作法无水平支撑围护墙顶,最大竖向位移发生在逆作法无竖向支撑的梁板跨中;加设临时钢支撑能够有效减小结构竖向位移;模拟与监测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针对隧道施工、复测和监测过程中中轴线提取的需求,提出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隧道中轴线提取方法,对采集的隧道点云构建格网进行中轴线粗提取,利用Ransac空间拟合椭圆进行中轴线精细化提取,具有速度快、准确度高、适应性广等优点.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成果完全满足隧道施工、复测及监测等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