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使中国真正步入了信息经济时代,同时也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核心也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发生了一次深远的变革。会计电算化的推行让广大财务工作者甩掉了沉重的手工账本。但这作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来讲,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一个开端。因此,如何应用最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技术,有效将业务流整合到财务管理流程中,实现财务业务管理信息一体化,是财务信息化管理延伸的需要,也是能够体现企业财务管理者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业务流整合;信息化管理延伸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02
一、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末电脑开始大面积在中国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席卷了中国大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不仅让中国人民拓展了视野,也让发展中的企业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给企业管理带来的质的变化。而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也同样在信息化的大潮下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应用了财务软件甩掉了手工账本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了吗?显然不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往往注重会计核算,所以会计电算化的普及首先解决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账本解脱出来的问题,在管理上体现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数据汇总的及时性等初级信息化成果。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并且逐步集团化管理的需求及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能力及手段的提升要求越来越强烈。但现实中在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例如财务信息不准确、部分业务流环节的财务管理失控等许多问题,有待利用更多的先进管理办法并配合着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改进。因此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推进,促使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向以整合业务流,资金流,管理流为主的财务业务一体化集成管理,及财务共享服务为主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转变。因而,企业如果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顺应形势,内外一起抓,逐步推进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时至今日已近15年的时间了,虽然是大多数的企业也都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财务工作中了,但就其信息化的程度及对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来看,还都处在初级阶段。从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经历看,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历程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使用单机版会计电算化软件,广大的财务工作者利用电算化软件可以将记账凭证录入计算机,由软件来实现对各会计科目的汇总及登记账簿,出具报表。将中国的财务工作者彻底地从繁重的手工账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二个阶段是基于企业内部局域网,运用统一的网络财务软件,实现在多名财务人员同时完成不同模块的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将软件功能逐步从单纯的会计核算向业务层面拓展,但与会计核算之间的链接仍存断层。
第三阶段是随着软件技术不断提升,网络技术日臻成熟,解决了异地网络通迅的技术难题,为集团企业的软件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除了解决网络通讯问题,软件应用模块也进一往业务管理层面扩展,将单纯的财务软件转化成整体的ERP系统。所谓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简称,它实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流、生产信息流、销售信息流等各个经营管理环节的集成及数据共享。并通过实时通讯技术,使集团公司内部之间以及与相关业务链主体之间的数据信息能及时传递、整理、分析、反馈财务和管理信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以上所述财务管理信息化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目前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应用到了ERP集成管理阶段,至此可以说是基本真正实现了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信息化在财务管理领域应用得到非常大的进步,可以说大部分企业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但更深层次的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则是参差不齐,一些中小型企业还没有涉及,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上市企业也都在逐步进行,但真正能够在财务管理方面实现了与业务流程一体化,数据资源共享,资金集中管理的企业廖廖无几,尤其是随着企业集团化的不断发展,集团在管理方面总是浮在面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没有进行很好地整合,仍然保持各自独立系统运行状态,所以造成集团与各下属单位之间,不同业务与管理部门之间的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在整体层面上不协同,并伴随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出现,各条业务线在搭建部门工作流程时,都会首先考虑到流程是否通畅,操作是否方便,是否与自己部门的工作匹配,但没有或很少考虑与其他相关管理流、业务流的集成与统一的问题。
(二)企业自有的具有综合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人才不足,普通的技术人员或财务人员都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是购买专业软件服务公司的系统及服务。其軟件开发人员,他们大多缺乏相关的财务专业学科的背景,对财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过程设计的很容易走入误区,出现忽视财务管控的职能需求,导致软件在众多系统数据集成及共享方面的诸多弊端。其次在企业整体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后,专业软件开发商的后续技术支撑力度会逐渐削弱,企业如果在综合信息化方面没有专有人才,则会面对很大的后期在应用维护方面的压力。
(三)信息化管理内控体系不够完善。流程中的各部门各自为政,都考虑自己部门的利益,而忽视整体的协同性,使财务部门变成了信息“孤岛”,业务流数据传递的不畅通,也通常导致财务数据的失真。信息化管理是整体企业参与的事情,并非财务部门自己就能完成的,所以企业必须能够有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内控体系,明确决策,管理,执行各层级的权责,以借此能够使整套体系的各环节行走得顺畅,保证效率及准确性。 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云计算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下一代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云计算应用于财务核算与管理信息系统可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将企业财务管理逐步实现由财务集中、财务协同、财务共享模式到“财务云服务”的转型。“云计算”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减少企业成本和提升会计信息系统灵活性的有效途径,最近得到了更多企业的关注和长足发展的动力。
(一)嵌入云计算技术的管理信息化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
传统模式下的财务管理信息一般都只能做到部分信息资源共享。但对于集团化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会有各自的IT系统以及信息存储平台,存储各自的数据,并不能实现真正的整个集团的信息及数据共享,不能在集团管理决策方面做以有效的支撑,同时还会付出很大的硬件购置成本。但当公司将信息化系统建立在云计算平台后,将各分公司和各部门将信息存储到云端,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便于集团进行集中管控及决策分析。另外公司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直接向云服务商购买云服务,按照所占用的资源付费,从而能节省了购买大量存储硬盘和处理器的硬件成本投入,大大节省固定资产投入。也就是说企业如果采用将信息化系统进行外包的模式,企业无需为信息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财力。
(二)嵌入云计算的企业财务系统再造更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共享
随着集团企业统一财务管理进程不断深化,提升了业务流与财务流的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便于集團企业统一管控的需求。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再度把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级,不但要数据共享,统一管控,还要满足提升效率,控制成本的需要,财务流程再造则成为新的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财务业务流程再造主要体现在基础工作简单标准化、并进一步将可以标准化的工作通过财务共享服务和外包形式解决,从而节省基础财务人员的成本,加速财务人员向管理转型,聚焦内外部风险管控,提升管理水平。这样集团性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流程再造环节上每推进一个阶段就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其中目前很多上市企业集团推行的财务共享中心就是实现企业内部流程再造,整合财务资源,使得财务基础工作精简化、标准化从而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创新手段。并且通过云计算技术,服务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企业财务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嵌入云计算技术的财务共享组织模式,不再需要将财务人员集中到同一地点,而是直接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服务功能和机构进行连接,运行全面电子化和网络化,便于企业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决策。
当然云计算技术做为一项新兴技术服务于财务管理,在网络安全方面,及云技术服务提供商方面还都有很多需要完善成熟的地方,使基于云计算基础上的财务管理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刘璐.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
[2]官泓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3).
[3]张仲雯.探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市场,2014(5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业务流整合;信息化管理延伸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8-000-02
一、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末电脑开始大面积在中国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席卷了中国大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起,不仅让中国人民拓展了视野,也让发展中的企业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给企业管理带来的质的变化。而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也同样在信息化的大潮下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应用了财务软件甩掉了手工账本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了吗?显然不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往往注重会计核算,所以会计电算化的普及首先解决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账本解脱出来的问题,在管理上体现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数据汇总的及时性等初级信息化成果。但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并且逐步集团化管理的需求及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能力及手段的提升要求越来越强烈。但现实中在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例如财务信息不准确、部分业务流环节的财务管理失控等许多问题,有待利用更多的先进管理办法并配合着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改进。因此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推进,促使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向以整合业务流,资金流,管理流为主的财务业务一体化集成管理,及财务共享服务为主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转变。因而,企业如果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顺应形势,内外一起抓,逐步推进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时至今日已近15年的时间了,虽然是大多数的企业也都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财务工作中了,但就其信息化的程度及对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来看,还都处在初级阶段。从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经历看,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历程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使用单机版会计电算化软件,广大的财务工作者利用电算化软件可以将记账凭证录入计算机,由软件来实现对各会计科目的汇总及登记账簿,出具报表。将中国的财务工作者彻底地从繁重的手工账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二个阶段是基于企业内部局域网,运用统一的网络财务软件,实现在多名财务人员同时完成不同模块的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将软件功能逐步从单纯的会计核算向业务层面拓展,但与会计核算之间的链接仍存断层。
第三阶段是随着软件技术不断提升,网络技术日臻成熟,解决了异地网络通迅的技术难题,为集团企业的软件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除了解决网络通讯问题,软件应用模块也进一往业务管理层面扩展,将单纯的财务软件转化成整体的ERP系统。所谓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简称,它实现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流、生产信息流、销售信息流等各个经营管理环节的集成及数据共享。并通过实时通讯技术,使集团公司内部之间以及与相关业务链主体之间的数据信息能及时传递、整理、分析、反馈财务和管理信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以上所述财务管理信息化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目前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应用到了ERP集成管理阶段,至此可以说是基本真正实现了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信息化在财务管理领域应用得到非常大的进步,可以说大部分企业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但更深层次的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则是参差不齐,一些中小型企业还没有涉及,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上市企业也都在逐步进行,但真正能够在财务管理方面实现了与业务流程一体化,数据资源共享,资金集中管理的企业廖廖无几,尤其是随着企业集团化的不断发展,集团在管理方面总是浮在面上,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没有进行很好地整合,仍然保持各自独立系统运行状态,所以造成集团与各下属单位之间,不同业务与管理部门之间的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在整体层面上不协同,并伴随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出现,各条业务线在搭建部门工作流程时,都会首先考虑到流程是否通畅,操作是否方便,是否与自己部门的工作匹配,但没有或很少考虑与其他相关管理流、业务流的集成与统一的问题。
(二)企业自有的具有综合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人才不足,普通的技术人员或财务人员都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是购买专业软件服务公司的系统及服务。其軟件开发人员,他们大多缺乏相关的财务专业学科的背景,对财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过程设计的很容易走入误区,出现忽视财务管控的职能需求,导致软件在众多系统数据集成及共享方面的诸多弊端。其次在企业整体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后,专业软件开发商的后续技术支撑力度会逐渐削弱,企业如果在综合信息化方面没有专有人才,则会面对很大的后期在应用维护方面的压力。
(三)信息化管理内控体系不够完善。流程中的各部门各自为政,都考虑自己部门的利益,而忽视整体的协同性,使财务部门变成了信息“孤岛”,业务流数据传递的不畅通,也通常导致财务数据的失真。信息化管理是整体企业参与的事情,并非财务部门自己就能完成的,所以企业必须能够有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内控体系,明确决策,管理,执行各层级的权责,以借此能够使整套体系的各环节行走得顺畅,保证效率及准确性。 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云计算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下一代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把云计算应用于财务核算与管理信息系统可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将企业财务管理逐步实现由财务集中、财务协同、财务共享模式到“财务云服务”的转型。“云计算”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减少企业成本和提升会计信息系统灵活性的有效途径,最近得到了更多企业的关注和长足发展的动力。
(一)嵌入云计算技术的管理信息化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
传统模式下的财务管理信息一般都只能做到部分信息资源共享。但对于集团化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会有各自的IT系统以及信息存储平台,存储各自的数据,并不能实现真正的整个集团的信息及数据共享,不能在集团管理决策方面做以有效的支撑,同时还会付出很大的硬件购置成本。但当公司将信息化系统建立在云计算平台后,将各分公司和各部门将信息存储到云端,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便于集团进行集中管控及决策分析。另外公司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直接向云服务商购买云服务,按照所占用的资源付费,从而能节省了购买大量存储硬盘和处理器的硬件成本投入,大大节省固定资产投入。也就是说企业如果采用将信息化系统进行外包的模式,企业无需为信息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财力。
(二)嵌入云计算的企业财务系统再造更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共享
随着集团企业统一财务管理进程不断深化,提升了业务流与财务流的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便于集團企业统一管控的需求。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再度把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级,不但要数据共享,统一管控,还要满足提升效率,控制成本的需要,财务流程再造则成为新的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财务业务流程再造主要体现在基础工作简单标准化、并进一步将可以标准化的工作通过财务共享服务和外包形式解决,从而节省基础财务人员的成本,加速财务人员向管理转型,聚焦内外部风险管控,提升管理水平。这样集团性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流程再造环节上每推进一个阶段就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其中目前很多上市企业集团推行的财务共享中心就是实现企业内部流程再造,整合财务资源,使得财务基础工作精简化、标准化从而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创新手段。并且通过云计算技术,服务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企业财务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嵌入云计算技术的财务共享组织模式,不再需要将财务人员集中到同一地点,而是直接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服务功能和机构进行连接,运行全面电子化和网络化,便于企业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决策。
当然云计算技术做为一项新兴技术服务于财务管理,在网络安全方面,及云技术服务提供商方面还都有很多需要完善成熟的地方,使基于云计算基础上的财务管理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刘璐.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
[2]官泓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3).
[3]张仲雯.探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市场,20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