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n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和鼓舞。唤醒学生的自律、自觉、自省,激发他们潜藏的能力、志趣、爱好,用“无用”的阅读、思考、交流来充实更加厚重的人生。
  当他们离开学校以后,不会因为生活的艰辛而失去创造的灵感,不会因为工作的自由而松散怠惰,也不会因为前途的迷茫而失去心中的信念,更不会因为一朝得势,成为有始无终的人。本人在职业学校任教多年,积累了一些经验,认为要做好教育工作,不妨考虑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中职生,大部分是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少,精力旺盛,自尊心强,情绪波动大,调节情绪的能力低,情绪的冲动往往胜于理智。他们一方面有欣赏追求美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展示美的愿望。面对这类特殊的群体,教师应该有深入、细致的认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随时随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性格孤僻、暴躁的学生,教师应以主动温和的态度肯定其“闪光点”,然后引导他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修正行为的方式、方法;对性格外向、刁蛮、好捣蛋的学生,这种学生一般教师较难控制,科任教师应和班主任齐抓共管,把他安排到前面侧边的位置上来,和他一起订出可能实现的阶段性目标,并随时监督、检查、总结,让他看到自身的进步,重振自信的风帆,让他也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面对活的对象,教育工作是能力和智慧的综合体现,不是抽象的概念。只有依据对象和情境的合理选择,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论,因此,把握对象和情境才是真本事。
  2、尊重学生
  “尊重”这两个字,在我们身边经常能听到,但往往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我们总是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方法去讲话、做事,很少或者说根本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这是造成人与人关系不和谐的最重要的因素。作为教师,我们往往注意到教育学生要尊师守纪,却往往自己上课迟到、脱岗,在和学生的交谈中,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语气、语调,口不择言,在不经意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差异出发,因势利导,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体谅理解他们的难处与苦衷,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不说任何伤害他们自尊的话语等,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看到自身的价值,重新点燃对知识、对理想的追求。
  3、学会宽容、包容
  大凡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令人相当痛苦。因为教师也是凡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难以逾越的个性,你要他宽容、包容那些任性刁蛮的学生的短处,简直是件劳其筋骨的事。故所以说,终身学习是教师的一场修行!这句话说得真好!
  于丹说,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而恒久,学会了宽容,老师就可以走进学生及家长的内心世界,学生及家长也就会感恩于老师的付出;学会了宽容,我们的内心将会有一种坦荡荡的感受,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作为教师的我们,与学生的接触较多,在教学中会经常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在处理时,应多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问题,少一些指责和抱怨,要多一些鼓励和赞扬。只有这样,你才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较好的印象,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才能正常地开展。只有这样,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与融洽。学会宽容与包容,要以智慧去解决,以人格去感化;爱由心生,心中有爱,言行才能有爱!所以教师必须要有一颗宽容、博大的爱心!
  4、选拔好班干部,培养正能量
  科任教师应配合班主任选拔好得力的班干部,标准1、是要品行端正,这是首选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品行不好的人,无论其能力多高,都不能任用;2、是懂得团结同学们,在同学们中威望较高的人。这样的人,才能较好担当起教师的左右臂的作用。教师要充分结合好他们,明确他们各自的职责,指导他们既要做好各自的班工作,也要注意配合其他人的工作。在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该把学习目标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有两个,1、是“成人”的目标,也就是要求他们成长为怎样的人,这里就体现了教师做人的精神品格;2、是“成才”的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带领班干部,树立典范,培养正能量,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荣誉感,让每个学生都切身感到班集体的温暖,都把自己看成是其中的一员,自己离不开班集体,都乐于为班集体作贡献。
  5、“育”是培养品格和提升品位
  教育,“教”是手段,“育”才是目的。“育”是培养品格和提升品位。儒家教育概念中的“君子不器”——指不作“容器”、“器皿”即工具性人才。一是反对灌输式教育,不能只积累知识和技能而缺少主体觉悟和创新;二是指“贵于道而不器”,指人从事某种职业不能停留在应付具体岗位职责“专主一职”和“专供一用”,只有哪些不满足完成岗位职责,不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职业突破的人,才能提升该职业的境界和其自身价值,才是摆脱工具性人格(“器”)的“才”而非“材”——这才是“品位”。故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能力和良好品格、行为、习惯的形成。
  总之,教育教学是一项伟大艰巨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去浇灌那一棵棵幼小的树苗;更需要每个家庭、社会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工作,和学校一起对教育教学工作达成共识,齐抓共管,我们的日夜守望才不会成为水中花,镜中月,才能破茧成蝶,最终守得云开月明!
  作者 :徐爱珍 单位: 梅县第一职业学校
  联系地址:梅州大道18号赤岌工行A栋201房 邮编:514700
  电话:13421006558 邮箱 : 1366953950@qq.com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教学已是必不可少的了。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们常说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材料,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变有意注
期刊
在我看来,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创造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学、乐于学,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学,从而在最终的学习中获得一种成就感。  一、抓住课堂主阵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教师使用专业的英语课堂用语,给孩子们一种英语的神秘感和好奇感。  英语说到底其实也是一门语言,既然是语言,那就要使用它。然而我们作为中国人,大部分时间不是靠英语去交
期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是同学们最佳的精神食粮,是引航人生的北斗,是永不枯竭的智慧的源泉。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为此,我深深地感觉到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科学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这里,我把自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一些做法和见解分享一下:  一.如何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人的潜能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主体意识的本质特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就要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式,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期刊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做为数学教师都清楚学生创造能
期刊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在于学校的老师通过日常的教育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天赋,并且努力在这方面加大教育力度,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能够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特殊才能和个性的发展的目的。让学生喜欢上学校,愿意在学校这个在课堂里学习知识。  一:让学校成为孩子向往的“圣地”  作为教育工作者热爱学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工作的具体表现是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发动学生,让学生参
期刊
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充满爱的精心管理。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使一个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要爱孩子,关心孩子,把自己的爱洒在教育管理上。那么如何使良好的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呢?我在班级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围绕着"精细化"这一指导思想,以"爱"为原则,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
期刊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不少班主任强调量化管理,追求一种精确性,以示学生之间的差异,忽视了人本身的存在价值,总是以一种制度,一种规范去控制学生,总是对学生规定太多的“不能够这样”,“不能够那样”,不允许学生向老师说“不”,忽视了把人当作发展中的人。这必然会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逆反心理,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大多数都依赖于自己的个性化工作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
期刊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英语差的成因很复杂,但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特点,我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一、农村英语差生特点  1、缺乏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中学生学英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单词难记,语法难懂,遗忘率高。由于同其他同学对比产生的成绩差距,学生在心理上形成误区,从而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淡。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增加以及要求的提高,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长此以往,学生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小学三年级习作是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