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选第五届黎鳌烧伤医学基金奖励的通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j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黎鳌烧伤医学基金”由我国烧伤学科创始人之一黎鳌院士生前倡议,旨在鼓励热爱祖国、医德医风高尚、对推动烧伤医学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医务工作者,也是为纪念黎鳌院士而设立的专项奖励基金。凡年龄在55岁以下、符合下列基本条件者均可申报。

其他文献
用胚胎干细胞进行的心肌再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因有导致畸胎瘤的潜在危险及细胞高死亡率而受到限制。新近研制出复合细胞层,由脂肪组织衍生的基底细胞和胚胎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祖细胞构成。胚胎丁细胞来源于同种恒河猴,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谱系,通过免疫磁性检测出SSEA-1(+)的心肌祖细胞,再将其置于基底细胞层。
1淋巴循环系统(lymphatic circulation system)概述; 淋巴循环系统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以外的另一重要体液循环系统和重要的免疫系统,它由淋巴管道(lymphatic vessel)、淋巴组织(lymphatic tissue)和淋巴器官(lymphatic organ)等组成。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有80%~90%的组织液被重吸收回流入血,
组织再生是21世纪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作为转化医学的典型案例受到高度重视。组织再生虽然具有巨大的社会需求,但是到目前为止,许多基本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尚未完全阐明和解决。笔者就再生医学相关研究和转化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再生医学(regenerative medicine)是通过研究机体的正常组织特征与功能、创伤修复与再生机制、干细胞分化机制,寻找有效的生物治疗方法,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或构建新的组织与器官,以改善或恢复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的科学。
创伤激活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但是针对特殊损伤仍然需要更为有效的药物。不饱和脂肪酸可调节免疫应答,本研究旨在评估其对创面愈合的疗效。制作BALB/c小鼠皮肤创面模型,分别以n-3脂肪酸(n-3脂肪酸组)、n-9脂肪酸(n-9脂肪酸组)和空载体(对照组)喂养5d。观察到相对于n-3脂肪酸组和对照组而言,n-9脂肪酸组小鼠在损伤处理后120h创面更小;
目的观察硫化氢及其所生成的胱硫醚-γ-裂合酶(CSE)在大鼠严重烧伤后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对严重烧伤大鼠重要脏器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0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烧伤组48只、硫化氢干预组48只。硫化氢干预组大鼠于伤前5d起腹腔注射硫氢化钠(56umol/kg,每日定时1次),注射5d后与烧伤组大鼠均造成30%TBSA III度烧伤。于伤后2、6、12、24、48、96h(每
患者男,59岁,平素体质较差,确诊甲型血友病(hemophiliaA)55年,曾多次输注凝血因子Ⅷ。本次因右下肢溃疡近8年,加重伴感染2周入院。8年前患者被蚊虫叮咬右下肢后出现红斑,约米粒大小,来高出皮肤,局部稍痒,因抓挠致红肿渗出。曾到多家医院治疗,效果欠佳,红斑区域间断破溃流液,创面经久不愈。入院前2周,创面渗出明显增多,
摘要是对一篇论文的总结,是对论著清楚、精确的概括。为了便于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本刊论著类文章的中英文摘要部分,采取国际通用的结构式表述。摘要的字数原则上不限,在保证充足信息量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叙述。结构式摘要分“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现将各部分的撰写要求分述如下。
修复上肢Ⅳ度烧伤创面是烧伤治疗中的难点,若能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带血管蒂皮(肌)瓣,则有可能提高其修复质量,从而降低致残牢和截肢率。鉴于此,2004--2010年笔者选择了6种带血管蒂皮(肌)瓣修复上肢Ⅳ度烧伤患者36例,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达到预期效果。
根据国际惯例(参考《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符合以下条件的论文,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允许并接受同一研究的有关论文采用不同语种再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