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教育制度的起始阶段,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事关儿童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和谐,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的投资,这就直接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与社会需求
(一)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
幼儿时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几年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学前儿童入园难,使学前教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项政策和指导性措施陆续推出,学前教育已经被国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社会需求
目前,学前教育成为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2014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省共有幼儿园14485所,附设幼儿班17220个,入园幼儿202.60万人,在园幼儿346.95萬人。教职工21.54万人,其中园长和专任教师分别为1.75万人和12.94万人”。显然,目前全省的幼儿园师资队伍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另外,幼儿园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对幼儿教师的数量要求会更多,质量要求也会更高。
近年来,仅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九县一市的公办学校都在扩大幼儿教师的招聘数量,譬如:2011年,驿城区招聘幼教10名,遂平县招聘幼教60名,确山县招聘幼教50名,上蔡县招聘幼教30名;2012年,驻马店驿城区再次招聘幼教10名,正阳县招聘幼教20名,遂平县又招聘幼教80名;2013年,汝南县招聘幼教15名;平舆县招聘幼教50名;正阳县招聘幼教10名,上蔡县招聘幼教30名。
相比其他专业招聘教师的数量,幼儿教师在招聘中是数量最大的。面对如此大好的就业形势,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深感责任的重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3-6岁学龄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幼师学校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任重道远。
二、学前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家庭、幼儿园之间的矛盾
目前,乘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专业加大重视力度的东风,各个幼师学校招生情况较之往年有很大的转变,学前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学生人数出现了成倍的增加,在生源骤增的同时,由于师资力量、学校硬件设备等不能及时跟上,幼师学校也面临着毕业生整体质量水平的下降,学校、社会、家庭、幼儿园、教师之间存在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在人们面前,突出表现在:幼师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得不到幼儿园的认可,幼儿园培养孩子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让社会质疑,幼儿园教师的业务水准与幼儿园期待的教师水平有很大差距,社会对幼师及幼儿园教育方式教学内容的不满意等。
(一)虐童事件使幼师遭遇信任危机
儿童本应该是活力绽放的花朵,本应该是我们所有人都为之呵护、关爱的群体。然而,近段时间,虐童成了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因为虐童事件在这几年中频频发生。尤其是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发生的更多。
案例:
2009年10月,云南建水县西湖幼儿园老师孙琪琪用注射器针头扎20多名不听话的4岁儿童。
2011年12月,陕西旬阳县磨沟幼儿园园长薛同霞,因小朋友背诵不出课文,用火钳将10名孩子的手烫伤。
2011年6月,北京朝阳区童馨贝佳幼儿园,6岁女童被一名女实习老师用缝衣针扎伤腿部。
2012年2月,北京海淀区上地爱心幼儿园,3岁男童指认教师用针扎小鸡鸡。
2012年5月,上海杨浦区民办格林双阳幼稚园,一女童下体被女幼师林某放入芸豆,事发后林某被停职。
2012年5月,河南内黄县大风车幼儿园老师狂殴6岁男童被拘留。
2012年6月,郑州文化绿城鹤立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因孩子午休说笑让他们互打耳光。
2012年10月,山西太原市蓝天蒙特梭利幼儿园,一名5岁女童因不会算10+1,被一名女老师狂扇70个耳光。
看到上述案例,不禁让人心寒担忧:当今社会,幼儿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否达标?在园任教的幼儿教师是否具备教师资格?教师的道德水平又是怎么样的?他们培养出的孩子是否能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自从虐童事件开始,不少家长对幼师很不信任,不少家长很着急,担心自己宝宝遭受体罚,一些爷爷奶奶还守在校门外,甚至有的家长还为孩子装上针孔摄像设备,记录幼儿老师在园的行为。
(二)虐童事件对幼师素质提出新要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平等、公正对待幼儿。严谨体罚、变相体罚或讽刺谩骂挖苦幼儿,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
正是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虐待幼儿现象,一时间使幼儿教师成了热门的话题,幼儿教师的素质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前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家庭、幼儿园之间存在着日渐升温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面对当前幼儿教师的品德修养现状,幼师学校已经开始反思,培养社会满意、家长满意的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当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以更高的教育标准、更全面的教育理念、更严格的学业考核制度来培养幼教人才。
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与社会需求
(一)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
幼儿时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几年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学前儿童入园难,使学前教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项政策和指导性措施陆续推出,学前教育已经被国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社会需求
目前,学前教育成为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2014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省共有幼儿园14485所,附设幼儿班17220个,入园幼儿202.60万人,在园幼儿346.95萬人。教职工21.54万人,其中园长和专任教师分别为1.75万人和12.94万人”。显然,目前全省的幼儿园师资队伍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另外,幼儿园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对幼儿教师的数量要求会更多,质量要求也会更高。
近年来,仅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九县一市的公办学校都在扩大幼儿教师的招聘数量,譬如:2011年,驿城区招聘幼教10名,遂平县招聘幼教60名,确山县招聘幼教50名,上蔡县招聘幼教30名;2012年,驻马店驿城区再次招聘幼教10名,正阳县招聘幼教20名,遂平县又招聘幼教80名;2013年,汝南县招聘幼教15名;平舆县招聘幼教50名;正阳县招聘幼教10名,上蔡县招聘幼教30名。
相比其他专业招聘教师的数量,幼儿教师在招聘中是数量最大的。面对如此大好的就业形势,学前教育工作者们深感责任的重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3-6岁学龄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幼师学校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任重道远。
二、学前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家庭、幼儿园之间的矛盾
目前,乘着国家对学前教育专业加大重视力度的东风,各个幼师学校招生情况较之往年有很大的转变,学前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学生人数出现了成倍的增加,在生源骤增的同时,由于师资力量、学校硬件设备等不能及时跟上,幼师学校也面临着毕业生整体质量水平的下降,学校、社会、家庭、幼儿园、教师之间存在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在人们面前,突出表现在:幼师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得不到幼儿园的认可,幼儿园培养孩子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让社会质疑,幼儿园教师的业务水准与幼儿园期待的教师水平有很大差距,社会对幼师及幼儿园教育方式教学内容的不满意等。
(一)虐童事件使幼师遭遇信任危机
儿童本应该是活力绽放的花朵,本应该是我们所有人都为之呵护、关爱的群体。然而,近段时间,虐童成了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因为虐童事件在这几年中频频发生。尤其是幼儿园老师虐童事件发生的更多。
案例:
2009年10月,云南建水县西湖幼儿园老师孙琪琪用注射器针头扎20多名不听话的4岁儿童。
2011年12月,陕西旬阳县磨沟幼儿园园长薛同霞,因小朋友背诵不出课文,用火钳将10名孩子的手烫伤。
2011年6月,北京朝阳区童馨贝佳幼儿园,6岁女童被一名女实习老师用缝衣针扎伤腿部。
2012年2月,北京海淀区上地爱心幼儿园,3岁男童指认教师用针扎小鸡鸡。
2012年5月,上海杨浦区民办格林双阳幼稚园,一女童下体被女幼师林某放入芸豆,事发后林某被停职。
2012年5月,河南内黄县大风车幼儿园老师狂殴6岁男童被拘留。
2012年6月,郑州文化绿城鹤立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因孩子午休说笑让他们互打耳光。
2012年10月,山西太原市蓝天蒙特梭利幼儿园,一名5岁女童因不会算10+1,被一名女老师狂扇70个耳光。
看到上述案例,不禁让人心寒担忧:当今社会,幼儿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否达标?在园任教的幼儿教师是否具备教师资格?教师的道德水平又是怎么样的?他们培养出的孩子是否能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自从虐童事件开始,不少家长对幼师很不信任,不少家长很着急,担心自己宝宝遭受体罚,一些爷爷奶奶还守在校门外,甚至有的家长还为孩子装上针孔摄像设备,记录幼儿老师在园的行为。
(二)虐童事件对幼师素质提出新要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平等、公正对待幼儿。严谨体罚、变相体罚或讽刺谩骂挖苦幼儿,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
正是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虐待幼儿现象,一时间使幼儿教师成了热门的话题,幼儿教师的素质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前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家庭、幼儿园之间存在着日渐升温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面对当前幼儿教师的品德修养现状,幼师学校已经开始反思,培养社会满意、家长满意的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当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以更高的教育标准、更全面的教育理念、更严格的学业考核制度来培养幼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