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使用静脉留置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发生堵管的原因。结果:共24例患者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发生率为24.0%。堵管原因:因患者穿刺手臂活动过度或用力的占2.0%,共2例,因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占1.0%,共1例,因静脉留置针较长时间留置的4.0%,共4例,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高营养液后没有彻底冲洗的占4.0%,共4例,不恰当操作封管的占8.0%,共8例,封管液剂量不足的占5.0%,共5例。结论: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患者发生静脉留置针堵管,护理人员应根据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使患者发生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几率降低,其經济负担与痛苦得以轻。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堵管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214-01
静脉留置针在静脉高营养治疗、长期输液、输注化疗药物、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的作用均十分重要,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1]。保留留置针的过程中其封管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想要保证留置成功需要选择合适的封管剂量、种类与推注封液的方法。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因为种种原因很可能导致封管现象出现,使留置时间缩短,患者的经济负担与痛苦加重。文章选择了10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回顾性分析了其堵管原因,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普外科使用静脉留置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18~71岁,平均45.3±0.9岁;疾病类型:阑尾炎12例,乳腺类疾病25例,直肠癌12例,肠梗阻15例,急性胆囊炎22例,其他14例。
1.2 判断堵管的方法
如果输液速度出现减慢甚至停止,静脉推注时有较大阻力或者不能推注,难以抽出并回血,或穿刺部位出现渗液,肿胀、潮红出现在置管肢体局部。
1.3 统计方法
由我院的专业人员回顾并分析所选的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生堵管的几率与不同患者出现堵管的原因。
2 结果
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中共24例发生堵管,发生率为24.0%。堵管原因:因患者穿刺手臂活动过度或用力的占2.0%,共2例,因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占1.0%,共1例,因静脉留置针较长时间留置的4.0%,共4例,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静脉输高营养液后没有彻底冲洗的占4.0%,共4例,不恰当操作封管的占8.0%,共8例,封管液剂量不足的占5.0%,共5例。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和传统输液器相比有许多优势,尤其当患者在治疗中需长期输液时该方法非常适用。但是如果患者的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就会使留置时间缩短,留置针的应用价值也会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则会增加,治疗难以顺利进行[2]。因此必须分析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预防,现将本次研究中堵管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以下介绍。
①穿刺手臂活动过度或用力。此类患者静脉血液出现反流,回血后静脉留置针被堵塞。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正确指导及健康教育,即有留置针侧肢体的保护与放置等,且多与患者交流,使其建立自信心,在治疗中积极配合。将留置针的优势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使患者掌握相关常识。要求其扎止血带或测血压时不要选择置管测臂部,穿刺侧肢体不能弯曲过度,休息时不能压迫该处血管[3]。
②凝血功能异常。此病例为老年男性,且患腹膜炎与心血管病,其脂质代谢不正常改变了动脉管壁的生理化特性,血凝纤溶系统异常,血液有较高稠度,容易在留置针管壁处粘附。医护人员对药物的配伍禁忌需严格掌握,输液体顺序的安排应合理,防止因此造成药物沉淀进而堵管,若输注的药物有多种,在每两次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对于配药装置与环境进行改善,使产生的微粒减少。
③留置时间过长。通常留置超过5d会发生堵管,血管壁今儿导管尖端粘连,造成回抽时回血量少或无回血,加上其他因素,使导管内壁有更多沉积物,容易堵管。若静脉留置时间大于96h,就会加大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增加机化血栓数,所以为降低堵管率应仅在3d内留置套管针。
④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高营养液后没有彻底冲洗。输注高浓度液体后未将输液管道冲干净,使管壁上残留着液体中的高分子颗粒,堵塞留置针。如果输入的药物有较大刺激性或渗透压、浓度较高,其溶质有较高浓度与大颗粒物质,在管道内壁粘附而造成堵塞,若没有将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很可能导致药物微粒或血液回流凝固堵管。若静脉输注药物有刺激性或为高营养液,需采用等渗盐水及时冲管,另外在输注前可先将20mL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接着采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可使堵管发生率降低。
⑤封管操作不当。因为肝素帽橡胶有很强的密度,如果边推边退封管针,很可能使封管针头突然退到管套之外,无法正压封管。封管针头如果在封管时被整体插进管套中,推注完封管液后将针头退出,拔针时血液会因负压而流进管套腔,造成凝血堵管,而且未及时封管引起血液回流也会堵管。医护人员可用脉冲式正压封管方法,即封管时边推注边将针头退出,使全部管腔中充满封管液,管套保持正压,防止血液回流而堵管。脉冲式冲管可冲洗干净管内残留的血液与药物,使药物的刺激作用减轻。但不应太快冲洗,防止血管内膜被损伤,临床上可将肝素帽封管使用无针密闭输液可来福接头取代,不容易堵管。
⑥封管液剂量不足。为患者封管时采用1~2mL的125 u/mL肝素钠,因为封管液不足,没有有效完成封管。未解决该问题需保证剂量准确,通常成人采用浓度为5~125 u/mL的肝素钠溶液。若患者血液粘稠度高,封管液可采用生理盐水20~30mL,将血管中的血液与药液冲净,封管也可用0.1%肝素生理盐水5mL,可连续12h抗凝,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能用。
本次研究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100例患者中共24例发生堵管,发生率为24.0%,其中因穿刺手臂活动过度或用力者占2.0%,因凝血功能异常者占1.0%,因静脉留置针较长时间留置者占4.0%,因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高营养液后未彻底冲洗者占4.0%,因不恰当操作封管者占8.0%,封管液剂量不足者占5.0%,。护理人员需要以具体的原因为依据,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经济负担与痛苦减轻,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耿小英,赵改婷,高荣花.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1):15-16.
[2] 郑春辉,王凤,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13,39(9):70-71.
[3] 高荣华,赵改婷,张玉敏,等.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及血管栓塞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18(21):255-256.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堵管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214-01
静脉留置针在静脉高营养治疗、长期输液、输注化疗药物、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的作用均十分重要,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1]。保留留置针的过程中其封管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想要保证留置成功需要选择合适的封管剂量、种类与推注封液的方法。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因为种种原因很可能导致封管现象出现,使留置时间缩短,患者的经济负担与痛苦加重。文章选择了10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回顾性分析了其堵管原因,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普外科使用静脉留置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18~71岁,平均45.3±0.9岁;疾病类型:阑尾炎12例,乳腺类疾病25例,直肠癌12例,肠梗阻15例,急性胆囊炎22例,其他14例。
1.2 判断堵管的方法
如果输液速度出现减慢甚至停止,静脉推注时有较大阻力或者不能推注,难以抽出并回血,或穿刺部位出现渗液,肿胀、潮红出现在置管肢体局部。
1.3 统计方法
由我院的专业人员回顾并分析所选的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生堵管的几率与不同患者出现堵管的原因。
2 结果
1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中共24例发生堵管,发生率为24.0%。堵管原因:因患者穿刺手臂活动过度或用力的占2.0%,共2例,因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占1.0%,共1例,因静脉留置针较长时间留置的4.0%,共4例,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静脉输高营养液后没有彻底冲洗的占4.0%,共4例,不恰当操作封管的占8.0%,共8例,封管液剂量不足的占5.0%,共5例。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和传统输液器相比有许多优势,尤其当患者在治疗中需长期输液时该方法非常适用。但是如果患者的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就会使留置时间缩短,留置针的应用价值也会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则会增加,治疗难以顺利进行[2]。因此必须分析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预防,现将本次研究中堵管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以下介绍。
①穿刺手臂活动过度或用力。此类患者静脉血液出现反流,回血后静脉留置针被堵塞。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正确指导及健康教育,即有留置针侧肢体的保护与放置等,且多与患者交流,使其建立自信心,在治疗中积极配合。将留置针的优势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使患者掌握相关常识。要求其扎止血带或测血压时不要选择置管测臂部,穿刺侧肢体不能弯曲过度,休息时不能压迫该处血管[3]。
②凝血功能异常。此病例为老年男性,且患腹膜炎与心血管病,其脂质代谢不正常改变了动脉管壁的生理化特性,血凝纤溶系统异常,血液有较高稠度,容易在留置针管壁处粘附。医护人员对药物的配伍禁忌需严格掌握,输液体顺序的安排应合理,防止因此造成药物沉淀进而堵管,若输注的药物有多种,在每两次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对于配药装置与环境进行改善,使产生的微粒减少。
③留置时间过长。通常留置超过5d会发生堵管,血管壁今儿导管尖端粘连,造成回抽时回血量少或无回血,加上其他因素,使导管内壁有更多沉积物,容易堵管。若静脉留置时间大于96h,就会加大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增加机化血栓数,所以为降低堵管率应仅在3d内留置套管针。
④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高营养液后没有彻底冲洗。输注高浓度液体后未将输液管道冲干净,使管壁上残留着液体中的高分子颗粒,堵塞留置针。如果输入的药物有较大刺激性或渗透压、浓度较高,其溶质有较高浓度与大颗粒物质,在管道内壁粘附而造成堵塞,若没有将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很可能导致药物微粒或血液回流凝固堵管。若静脉输注药物有刺激性或为高营养液,需采用等渗盐水及时冲管,另外在输注前可先将20mL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接着采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可使堵管发生率降低。
⑤封管操作不当。因为肝素帽橡胶有很强的密度,如果边推边退封管针,很可能使封管针头突然退到管套之外,无法正压封管。封管针头如果在封管时被整体插进管套中,推注完封管液后将针头退出,拔针时血液会因负压而流进管套腔,造成凝血堵管,而且未及时封管引起血液回流也会堵管。医护人员可用脉冲式正压封管方法,即封管时边推注边将针头退出,使全部管腔中充满封管液,管套保持正压,防止血液回流而堵管。脉冲式冲管可冲洗干净管内残留的血液与药物,使药物的刺激作用减轻。但不应太快冲洗,防止血管内膜被损伤,临床上可将肝素帽封管使用无针密闭输液可来福接头取代,不容易堵管。
⑥封管液剂量不足。为患者封管时采用1~2mL的125 u/mL肝素钠,因为封管液不足,没有有效完成封管。未解决该问题需保证剂量准确,通常成人采用浓度为5~125 u/mL的肝素钠溶液。若患者血液粘稠度高,封管液可采用生理盐水20~30mL,将血管中的血液与药液冲净,封管也可用0.1%肝素生理盐水5mL,可连续12h抗凝,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能用。
本次研究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100例患者中共24例发生堵管,发生率为24.0%,其中因穿刺手臂活动过度或用力者占2.0%,因凝血功能异常者占1.0%,因静脉留置针较长时间留置者占4.0%,因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高营养液后未彻底冲洗者占4.0%,因不恰当操作封管者占8.0%,封管液剂量不足者占5.0%,。护理人员需要以具体的原因为依据,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经济负担与痛苦减轻,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耿小英,赵改婷,高荣花.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1):15-16.
[2] 郑春辉,王凤,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13,39(9):70-71.
[3] 高荣华,赵改婷,张玉敏,等.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及血管栓塞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3,18(2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