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英语教材的分析,发现其价值取向特点,提出课堂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实用综合教程 价值取向 英语学科
《实用综合教程》教材是是我校公共英语课的主要教材,对这套教材进行价值取向分析,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按照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价值取向理论,我们对该教材中选取的课文主题、内容等进行了具体分析。我们发现该教材在文章的选材上偏重于反应西方社会的人文和科技,其中所反映的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三类情况:
一、需要批判和矫治的负面价值取向
西方文化中常见的负面价值观就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重利轻义价值观。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出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例如,第一册第1单元课文Education Does Count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In my company’s early years, we had a bright part-time programmer who planned to drop out of high school to work.
这位中学生因为想要赚钱而考虑效仿比尔盖兹辍学打工,从中可以看出西方人的利己主义价值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中国学生也很容易受到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树立大局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大家与小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二、值得肯定与学习的正面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一种在经历漫长历史发展,文化沉淀之后而产生的思想精髓。毫无疑问,西方价值观之中也有值得我们肯定与学习的正面价值取向,比如公平原则,创新精神,以及社会制约机制都有其积极可取的一面。
以我们的教材为例,第一册第6单元课文 Looking for a Part-Time Job就是一个值得好好探讨的话题:
As a college student, I find that I am more and more in need of a computer. But I don’t have enough money to buy one. Asking my parents for help is not a sensible solution, for it is already a heavy burden for them to pay my tuition and provide my living expenses in college. I must earn the money by myself.
作者表示要通過自己打工赚钱来买电脑,这在西方国家的大学生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年,向父母伸手要钱是不可取的,对于自理能力不足,无法顺利“断奶”的中国大学生来说,这种独立精神正是他们需要学习的。
三、东西方价值观差异与互相影响
跨文化交际是语言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这需要我们对西方文化和习俗进行正确的解读,了解东西方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价值观差异。教师应当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差异,防止出现误会或矛盾。
例如,西方人强调人格的独立性,他们通常独来独往,不关心也不过问别人的私事。以第一册第3单元课文The Rules for Gift Giving为例,其中写道:
Be modest with your gift; do not buy expensive gifts. Be careful in giving alcoholic drinks as a gift.
西方人的送礼价值观与中国人的传统正好相反。通常来讲,对待这一类情况,我们一方面要学习了解人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礼仪,从文化的角度注意区分东西方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还要深入理解之所以产生这些区别的思想根源,对其中所体现的价值观进行分析与思辨,从根本上去体会不同的价值观所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语言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既是学习语言,又是学习文化,而且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这些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首先,我们要对西方价值观进行深入的分析,搞清楚价值观与社会民主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内在关联。其次,我们要对西方价值观作公正的评价,既要反对全盘接受或完全否定的片面化倾向,又要反对把西方价值观归结为资产阶级和个人主义价值观而不加分析的简单化倾向。最后,我们要提高自身的鉴别与选择能力,对西方价值观做出合理的取舍。
身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们需要通过教材内容这一特定的视角,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对学生循循善诱,去伪存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Kluckhohn C.
【关键词】实用综合教程 价值取向 英语学科
《实用综合教程》教材是是我校公共英语课的主要教材,对这套教材进行价值取向分析,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按照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价值取向理论,我们对该教材中选取的课文主题、内容等进行了具体分析。我们发现该教材在文章的选材上偏重于反应西方社会的人文和科技,其中所反映的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三类情况:
一、需要批判和矫治的负面价值取向
西方文化中常见的负面价值观就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重利轻义价值观。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出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例如,第一册第1单元课文Education Does Count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In my company’s early years, we had a bright part-time programmer who planned to drop out of high school to work.
这位中学生因为想要赚钱而考虑效仿比尔盖兹辍学打工,从中可以看出西方人的利己主义价值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中国学生也很容易受到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树立大局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大家与小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二、值得肯定与学习的正面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一种在经历漫长历史发展,文化沉淀之后而产生的思想精髓。毫无疑问,西方价值观之中也有值得我们肯定与学习的正面价值取向,比如公平原则,创新精神,以及社会制约机制都有其积极可取的一面。
以我们的教材为例,第一册第6单元课文 Looking for a Part-Time Job就是一个值得好好探讨的话题:
As a college student, I find that I am more and more in need of a computer. But I don’t have enough money to buy one. Asking my parents for help is not a sensible solution, for it is already a heavy burden for them to pay my tuition and provide my living expenses in college. I must earn the money by myself.
作者表示要通過自己打工赚钱来买电脑,这在西方国家的大学生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年,向父母伸手要钱是不可取的,对于自理能力不足,无法顺利“断奶”的中国大学生来说,这种独立精神正是他们需要学习的。
三、东西方价值观差异与互相影响
跨文化交际是语言教学的重要方面之一,这需要我们对西方文化和习俗进行正确的解读,了解东西方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价值观差异。教师应当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差异,防止出现误会或矛盾。
例如,西方人强调人格的独立性,他们通常独来独往,不关心也不过问别人的私事。以第一册第3单元课文The Rules for Gift Giving为例,其中写道:
Be modest with your gift; do not buy expensive gifts. Be careful in giving alcoholic drinks as a gift.
西方人的送礼价值观与中国人的传统正好相反。通常来讲,对待这一类情况,我们一方面要学习了解人家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礼仪,从文化的角度注意区分东西方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还要深入理解之所以产生这些区别的思想根源,对其中所体现的价值观进行分析与思辨,从根本上去体会不同的价值观所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语言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既是学习语言,又是学习文化,而且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这些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首先,我们要对西方价值观进行深入的分析,搞清楚价值观与社会民主政治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内在关联。其次,我们要对西方价值观作公正的评价,既要反对全盘接受或完全否定的片面化倾向,又要反对把西方价值观归结为资产阶级和个人主义价值观而不加分析的简单化倾向。最后,我们要提高自身的鉴别与选择能力,对西方价值观做出合理的取舍。
身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们需要通过教材内容这一特定的视角,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对学生循循善诱,去伪存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Kluckhohn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