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桨搅拌槽内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采用FLUENT软件对六直叶涡轮桨搅拌槽内的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选用多重参考系法(MRF)及标准k-ε模型,将速度场与浓度场方程分开进行求解,所得的混合时间的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同时用计算机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加料点、监测点位置及操作条件对混合时间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混合过程主要由搅拌槽内的流体流动所控制,混合时间与加料点及监测点位置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对于工业搅拌反应器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反应性熔盐法以n(K2Se3):n(Cu):n(In):n(Se)=2:2:1:6的摩尔比,在773 K下反应5 d,得到四元金属硒化物K2CuIn3Se6.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1.148 4(2)n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表面吸附Sr2+的锐钛型纳米TiO2系列样品,通过XRD法和XPS法研究了Sr2+在纳米TiO2表面单层分散的阈值.两种研究方法测得的阈值均为1.0个/nm2,按照密置单层模型
采用浊点法实验测定了甲苯-六甲基二硅醚-环丁砜三元相平衡关系,得到了该三元体系在30 ℃、35 ℃、40 ℃、45 ℃和50 ℃下的液-液分层曲线和结点数据,平衡相组成数据的分析采
文中通过溶剂热法合成配位聚合物[CuⅡ(bpdc)(H2O)2]n和[AgI4(bpdc)(H2bpdc)(Hbpdc)2]n(bpdc=2,2′-联吡啶-3,3′-二羧酸根)的合成反应,对影响溶剂热反应的主要因素,如反应物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出球形度良好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并讨论了初始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
文中采用了双相滴定法中的亚甲基蓝逆滴定法分析了3种2-长碳链取代的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含量.并采用以往的薄层-非水滴定法对所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本方法结果准确.
以四氯化钛和氯化钡为钛源和钡源,以NaOH溶液为沉淀剂,首次在实验室采用直接沉淀法与超重力反应器相结合的超重力反应沉淀法(HGRP)制备了纳米BaTiO3粉体.产品经TEM、BET、XRD
文中对MS Analysis Services中的多维数据建立和访问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OLAP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从OLAP数据源设计到应用程序设计的实例.
将传统的涡街流量计和光纤传感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光纤流量计.阐述了光纤流量计的测量原理,给出了涡街原理和在微弯损耗作用下的光纤损耗系数公式.介绍了经过改进的传感器
用柱色谱法从不同来源聚醚型表面活性剂工业品中,分离精制出分布较单一的3类聚醚型表面活性剂模型化合物,用红外光谱法定性,用1H-NMR确定其结构和EO(PO)分布.以所得模型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