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云溪河畔走出来的汉子
说话已是去年了,京开说,跟我去济南吧,看看趵突泉、大明湖。我说我对你的故乡云溪河更感兴趣,想再去看看。我们动身是在阳春三月,他把云溪河和大明湖都计划在行程中了。
京开是个十分传奇的大画家,他到北京来发展与一位延安时的首长有极大的关系。那位首长是著名易学家张延生的父亲,老人家时任机械工业部部长时,到山东胶州部属的工厂看到了京开的画,一下子发生了兴趣,让厂领导把他叫到了身边,一看京开,竟是个不仅年轻甚至是乳气未干的小伙子,就更感兴趣,当即让他画了幅画,一边看画一边问他:小鬼,想去北京发展吗?到北京我可是能帮上你忙的,李苦禅、黄胄、李可染都是我的朋友。京开到了北京,经部长的引荐,结识了不少著名画家。
在胶州,我没能看到京开工作过的工厂,时过境迁,云溪河的旧貌已不复存在,不仅与养育京开的那个时代不同,连我头次随京开去时的样子也设了,它变得城市化了,奢华了,失了野性的味道,而野性的云溪河在京开脑海中根扎得是那么深,他想用长篇散文长篇诗歌来讴歌它。京开在云溪河畔有很不幸的童年,吃着爷爷的挂落儿。他爷爷13岁时家乡发生灾变,好几个亲人相继去世,其中包括父亲。他爷爷小小年纪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开始闯关东。他爷爷聪明、能干,不到30岁便靠自已的头脑和双手发迹,有了大宅院的家,有了成群的骡马,却经受不住土匪的勒索敲诈,一把火烧了房子,携家回到了故乡高密,却又被家族中的一件官司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又带全家够奔了他暗中资助过的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胶州。现在的胶州和高密都在争京开,说自已这儿才是京开的故乡,但京开童年体验到的却是生活的艰辛和政治上的歧视:四五岁的小孩子,背着筐出去拣煤核儿,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中过云溪河,坚硬溜滑的堤岸,爬一次出溜下来,爬一次出溜下来,出溜下十几次,仍咬着牙一点一点地往上攀:上小学,没衣服穿,穿的是从箱子底儿搜出来的姑姑的一件列宁装,进教室却被老师拎到讲台上转着圈地讽刺挖苦;全家被轰回了高密乡下,几经挣扎、申诉,他率先回到胶州,却没有地方住,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用棺材板搭了个狗窝,夜夜卷缩在里面……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他开始学习并坚持画画的,下地一天干十几个小时的苦力活儿顿顿吃着白薯毛根也不肯放弃,休息哪怕只有十几分钟他也要抓起“笔”(木棍)以地当纸画一画。他敬佩爷爷,爷爷一身傲骨,满腹经纶,学养深厚,说话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且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他的骨子里流着爷爷的血……
云溪河的河岸在扩张的城市里已由青石垒砌得整整齐齐,临岸的简陋铺面房都已被清除干净,河水宁静安祥,在华灯初上的夜晚映着绚丽的彩光。京开站在堤岸的石面上凝望。我不知道他在凝望什么,目光深处是否涌动着云溪河蜿蜒起伏的旧影,我的脑海却旋舞着神姿各异的仙鹤和仙鹤图背后的峥嵘人生。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央电视台报道第11屈亚运会的纪录片片头的背景画就是京开丈六匹的松鹤图,那幅巨轴国画打开来时震惊了所有接受京城著名画家向11届亚运会捐赠书画作品的奥运官员和北京市政府领导,他们把京开请上了主席台。巨轴松鹤图是京开的代表作,他那时以大构架大尺幅的国画享誉画坛,修竹茂林、群狮猛虎、百雀争呜里的大气势大胸襟深印着他在坎坷中锤锻的人生轨迹,书画是他的血肉也是他的灵魂。云溪河通向大海,云溪河也通向北京。胶州城里的云溪河距大海仅是咫尺,那是胶州湾上的一条河。云溪河距北京也并不遥远,其间的路却是一条涅槃之路,只有矢志不移者才能成为火凤凰。
瘦西湖波光亭上的书法风光
重游扬州瘦西湖是专为看京开题在波光亭上的匾。当地诗人陈寅陪着我去,又惊动了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基建科科长申晓刚和副园长田跃萍,我们一行四人从熙春台码头乘船出发,一路上老陈都在向我介绍邀请京开题匾的情况。瘦西湖人文名胜多,楹联和匾也多,匾都是邀请全国著名书法名家题写,启功、沈鹏、刘海栗、舒同、林散之、言恭达的墨宝都能见到,那是一道很炫目的人文风景。邀请京开题匾是在我首游瘦西湖之后的事,波光亭景区也是我未曾游览过的,它当是宋代就有的景区,苏轼写过波光亭赋,其赋板刻出来悬挂在波光亭上,与京开波光亭匾一古一今相映成辉。
走水路到波光亭景区欣赏波光亭最佳,沿途湖瘦景肥,不要说跨湖的罗锅石拱桥、青瓦粉墙错落有致的堂榭、从湖中耸立而起的牌坊、水汊处的古城水门,就是郁郁葱葱的古木灌丛苇荡高草,从船窗中望去都别有韵致独具风情。特别是,波光亭临水而筑,隔岸观亭嫌远,穿廊观亭没有仰视的空间,只有在湖心的船上才能横揽长廊古亭全貌,且把题匾正收目中。京开波光亭题匾用的是行书,清逸高雅中富蕴雄秀之风,布白比较讲究均衡,点画遒媚相生,结字求变,却并不刻意,中和饱满的感觉比较强烈。这不太像京开。京开作画,也攻书法,他的书法和他的画一样大气磅礴,甚至比他的画更见性格,讲究造势生险,于对立中求平衡,落笔龙飞虎跃,变化万千,浊重处如苍岩伟踞,流动中或如大河奔腾、飞瀑争泻,或如清溪婉转曲韵生姿,总体印象是狂放激荡,既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豪,又有春光乍泻百媚生的生动。他爱写草书,也写行书,他的草书行书并没有严格的分野,往往是行中带草、草中生行、行草兼备,且还有一个特点:书中生画,画寓书中。中国书画的线条艺术被他运用得淋漓尽致。
京开正在扬州,他没有随我们一起去波光亭,留在宾馆房间为扬州朋友写书法。他的新派画册近期已由中国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著名书法美术评论家贾德江为他写的评论,由衷地称赞他为中国五百年来第一人。京开的新派花鸟画和书法作品都强烈地震动了这位饱阅了不知多少古今书画名家作品的评论家,京开的画价也因自已画作的突破性成就而一路飙升,买了他画的收藏家进而求他的字也是顺理成章的。
京开出行,专为游览某个地方的名胜这种情况并不多,邀他出行的朋友,大多是为了求他的书画,顺带安排到当地的著名风景区或特色风景点游览,因此他的笔总是随身携带的。
我喜欢看他旅行途中在朋友家中、朋友办公室写书法,那是他的朋友们最期待的时刻。纸都是现买的,由朋友陪着到当地的文房四宝店由京开亲手去挑。他对宣纸有特殊的要求:不是纸越贵越好,而是看笔墨润染在宣纸上的感觉和效果,那种感觉只有他自已才说得清楚。感觉形成了经验,经验凝成手指的敏锐触感,对宣纸一摸便知是不是他要的纸。文房四宝店通常都开在游客熙熙攘攘的繁华旅游区:要么是文化古城的老街,要么是旅游景区周边的商业街。这些地方都能勾起我的“馋虫”,他却心无旁骛,直奔文房四宝店,选定所需便走。他是个专心致志的人,对自已的书法作品要求也严格,严格到让旁观者痛心:写好的一幅在别人看来已足为精品的字,他自已稍不满意便撕掉。他只留他自已认定的精品。 京开对自已的小字至今未能满意,而对大字,达到一个高峰便又图再上一个高峰,一再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苦钻深磨。他好学好钻,在一再的自我否定中独上高楼。比较二十多年来的京开书法,那真是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若把这二十年京开书法精品汇集在一起展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独属于京开各个时段的特色鲜明、风格迴异的书法画卷,更可以看到一颗永不满足的追求艺术大美、臻美之心。京开的书法近年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变化和他游历名胜山川所悟,结交书坛好友切磋,并由此更深入地研究品读怀素、黄庭坚、傅山用笔立意、“屋漏痕”、“坼壁之路”、“公孙剑器”的书法理论与实践,不断对自已的书法进行反思有关,很快悟出突破自我、完善自我之道,技法的大精进、作品的新风貌让艺术评论家们一再嗟叹翘指。他善于吸纳艺术大师们的精髓,却从不照抄照搬大师艺术,他的悟道悟的是如何把大师艺术精华化为自已的风骨。让京开始终是京开,这就是京开。
开创京开画派
随京开旅行是获益良多的旅行。去西藏那次,除了游拉萨,接待方还特意安排了林芝之旅。西藏是京开多次到过的,他说,拉萨到林芝线,最美的是水,林芝的水尤其美,是林芝的九寨沟。班机抵达拉萨上空时我就已领略到西藏的水之美了。从舷窗望下去,悠长宽阔的大峡谷中趴卧着参天巨树,那树墨绿得惊人,巨树分出技杈,杈杈根部粗硕,枝杈又生技杈,虬曲盘旋着四外伸展,强力的侵漫之姿,虽距万米,却迫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我不能想象那是什么,是河是江?若是,那主干道按比例放大就是条状的大湖哇!从贡嘎机场下飞机,奔拉萨基本是沿江走。出拉萨去林芝,六百多公里路程基本是沿江沿河,那里的河那里的江与内地北方的江河全然不同,是大气魄的山水画卷,而途中海拔最高的雪山、山前山后两江的发源地却是另一种景象:午间以前素洁高莽,到了下午和傍晚,漫坡绿草清泉,有残雪,却只是草坡花间的有趣点缀,泉池和草间细流被其映衬得格外清澈明丽。林芝河的水面宽水流急,在林芝地区的深山峡谷里,水则意外地娟秀起来,云雾缠山绕林,心在缥缈中进入婉约画境。林芝线的变幻风景很像京开,从西藏回京后不久,这位以传统大气势大气派画作风靡的画家便渐渐从公众视野中消隐了,开始了九年面壁的生活。九年面壁生活中他并不是宅男,他也向外走动,至少我随他去过陕西,也随他去过江南,杭州的西湖畔、上海的豫园都留下过他的身影。他的面壁,是想找到国画艺术上既承传传统又脱胎于传统的自已,一个有着独立的有着个性符号的自已。他翻了很多书画名家的画册给我看,以画鱼为例,古今对照,让我着实吃了一惊:几乎是几百年未曾变异的鱼,古人怎么画现代人当世人依然怎么画,画家不同,年代不同,鱼却跨越着时空从一个鱼池钓上来,钓的也是同一鱼种。花鸟画并不比鱼画好多少,突破性进展极其有艰,作画技法几乎是被古人穷尽了。而画虾的终结者是齐白石,画写意马的终结者是徐悲鸿。超越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中国画的出路何在?很多画家在问,却无可奈何。京开的面壁成果是京开鸟的问世。京开鸟是意象乌,看过去确实是鸟,却又与现实的乌竭然不同,鸟头、鸟喙、鸟身、鸟羽俱在,却与任何种类的鸟无酷肖的形似之处,形貌似有蓝本,而神韵才是乌界最真实的反映。京开鸟重线条,也重色彩。线条是典型的中国画传统艺术,设色也不背离传统之法传统之道,但无论是线条还是设色,在京开笔下都显出了全新的风貌,鸟极具装饰性,色彩艳丽、明快、阳光,画在同具装饰风格、设色浓艳、富丽的花丛间、技头上、溪水旁,那花有芭蕉有石榴有莲荷有腊梅有迎春有菽稻有世间一切的美好,京开鸟也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各种超现实的鸟,各种形姿神态的乌构成的京开鸟世界,相互依偎着的,温馨和睦聚在一起的,啁啾啼鸣的,喃喃细语顾盼生姿的……它们带给人的是愉悦,是阳光的心情。评论家方舟先生说:世上所有画家,都想开创新法,立独家面目,都办不到,就让你京开办到了!中国花鸟画突破一点儿都不容易,你实现了中国花鸟画的破冰之旅,把中国花鸟画推上了极致。著名书画出版家、评论家贾德江则给出了中国花鸟画五百年来第一人的高度评价。争相买画的一些企业家认为京开鸟富含吉祥之意,能给企业和自身带来福运,而一些创意文化商则坚定地认为京开乌能为卡通文化产品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无论是卡通电影、卡通电视连续剧还是卡通玩具。
京开的每一幅新锐花鸟画都配有他自已创作的诗。配画诗可以帮助解读他的画。他的配画诗使我惊异,同样是红叶的几幅衬鸟图,他写出的诗句完全不同,一图一诗,意境各异,而且各与相配的画面相和谐,不仅不存牵强,不破坏画境画意,反而使人对画的解读更趋深化,使画因诗而更具张力。诗写到这种水平,不是一般诗人能做到的,思维得极其活跃,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力极强才行,而与京开的文学底子相比,京开让人惊叹的胸海厚墨神姿都是后来恶补的,你不能不为此称他是奇才。
开宗立派的中国画家都是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在创作上有自已独属的艺术语言符号的,艺术理论体系有实践便可总结整理。京开已画出了自已,他很忙,还没有时间把实践系统完整地升华为理论。那不过是时间问题,坚冰已破,理论就在破冰的实践中,在破冰的思考中。
京开的艺术成就与旅游有多大关系,我不好说,我知道的仅是他比我更爱旅游,在旅游中更爱观察,更爱学习,更爱交流。我随他去曲阜的时间是一个春天,一座桥畔依河有株碧桃花开得正妍,我被花的美吸引住了,掏相机去拍。从不自已照相的京开看了看桃树,说你的取景角度不对,把挺美的树拍丑了,角度是构图问题,你看从这儿拍到这儿是不是就把它的美魂拍出来了?我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过去,顿然佩服,他确是找到了碧桃树的美之魂,那是一个善于观察的有丰富构图经验的花乌画家才能截取出的横断面。
京开逛景点,对设在景点的画店和印章摊儿印章店都感兴趣,他爱收藏刻章用的名石石料,而对那些没有名家书画,有也是仿品的画店书画都是用心去看的,他能从不知名画家的画中找出新意找出不俗来,细心揣磨,从中获得灵感和启迪。他的目光尖锐,面对一幅画,一一挑出毛病并不是他的目的,把画剖解得体无完肤才能找到把他吸引过去的闪光点,而那才是他所要的。而我则能从他的批评中知道什么样的画好什么样的画不好,提升自已的欣赏水平和艺术品味。他爱看盆景,爱看奇石异木,更爱看苍岩莽山大河,对大自然之美的点滴吸纳都化为他艺术生命中的血脉。火山喷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个艺术家的成功,一个艺术家的壮举也如是。
说话已是去年了,京开说,跟我去济南吧,看看趵突泉、大明湖。我说我对你的故乡云溪河更感兴趣,想再去看看。我们动身是在阳春三月,他把云溪河和大明湖都计划在行程中了。
京开是个十分传奇的大画家,他到北京来发展与一位延安时的首长有极大的关系。那位首长是著名易学家张延生的父亲,老人家时任机械工业部部长时,到山东胶州部属的工厂看到了京开的画,一下子发生了兴趣,让厂领导把他叫到了身边,一看京开,竟是个不仅年轻甚至是乳气未干的小伙子,就更感兴趣,当即让他画了幅画,一边看画一边问他:小鬼,想去北京发展吗?到北京我可是能帮上你忙的,李苦禅、黄胄、李可染都是我的朋友。京开到了北京,经部长的引荐,结识了不少著名画家。
在胶州,我没能看到京开工作过的工厂,时过境迁,云溪河的旧貌已不复存在,不仅与养育京开的那个时代不同,连我头次随京开去时的样子也设了,它变得城市化了,奢华了,失了野性的味道,而野性的云溪河在京开脑海中根扎得是那么深,他想用长篇散文长篇诗歌来讴歌它。京开在云溪河畔有很不幸的童年,吃着爷爷的挂落儿。他爷爷13岁时家乡发生灾变,好几个亲人相继去世,其中包括父亲。他爷爷小小年纪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开始闯关东。他爷爷聪明、能干,不到30岁便靠自已的头脑和双手发迹,有了大宅院的家,有了成群的骡马,却经受不住土匪的勒索敲诈,一把火烧了房子,携家回到了故乡高密,却又被家族中的一件官司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又带全家够奔了他暗中资助过的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胶州。现在的胶州和高密都在争京开,说自已这儿才是京开的故乡,但京开童年体验到的却是生活的艰辛和政治上的歧视:四五岁的小孩子,背着筐出去拣煤核儿,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中过云溪河,坚硬溜滑的堤岸,爬一次出溜下来,爬一次出溜下来,出溜下十几次,仍咬着牙一点一点地往上攀:上小学,没衣服穿,穿的是从箱子底儿搜出来的姑姑的一件列宁装,进教室却被老师拎到讲台上转着圈地讽刺挖苦;全家被轰回了高密乡下,几经挣扎、申诉,他率先回到胶州,却没有地方住,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用棺材板搭了个狗窝,夜夜卷缩在里面……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他开始学习并坚持画画的,下地一天干十几个小时的苦力活儿顿顿吃着白薯毛根也不肯放弃,休息哪怕只有十几分钟他也要抓起“笔”(木棍)以地当纸画一画。他敬佩爷爷,爷爷一身傲骨,满腹经纶,学养深厚,说话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且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他的骨子里流着爷爷的血……
云溪河的河岸在扩张的城市里已由青石垒砌得整整齐齐,临岸的简陋铺面房都已被清除干净,河水宁静安祥,在华灯初上的夜晚映着绚丽的彩光。京开站在堤岸的石面上凝望。我不知道他在凝望什么,目光深处是否涌动着云溪河蜿蜒起伏的旧影,我的脑海却旋舞着神姿各异的仙鹤和仙鹤图背后的峥嵘人生。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央电视台报道第11屈亚运会的纪录片片头的背景画就是京开丈六匹的松鹤图,那幅巨轴国画打开来时震惊了所有接受京城著名画家向11届亚运会捐赠书画作品的奥运官员和北京市政府领导,他们把京开请上了主席台。巨轴松鹤图是京开的代表作,他那时以大构架大尺幅的国画享誉画坛,修竹茂林、群狮猛虎、百雀争呜里的大气势大胸襟深印着他在坎坷中锤锻的人生轨迹,书画是他的血肉也是他的灵魂。云溪河通向大海,云溪河也通向北京。胶州城里的云溪河距大海仅是咫尺,那是胶州湾上的一条河。云溪河距北京也并不遥远,其间的路却是一条涅槃之路,只有矢志不移者才能成为火凤凰。
瘦西湖波光亭上的书法风光
重游扬州瘦西湖是专为看京开题在波光亭上的匾。当地诗人陈寅陪着我去,又惊动了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基建科科长申晓刚和副园长田跃萍,我们一行四人从熙春台码头乘船出发,一路上老陈都在向我介绍邀请京开题匾的情况。瘦西湖人文名胜多,楹联和匾也多,匾都是邀请全国著名书法名家题写,启功、沈鹏、刘海栗、舒同、林散之、言恭达的墨宝都能见到,那是一道很炫目的人文风景。邀请京开题匾是在我首游瘦西湖之后的事,波光亭景区也是我未曾游览过的,它当是宋代就有的景区,苏轼写过波光亭赋,其赋板刻出来悬挂在波光亭上,与京开波光亭匾一古一今相映成辉。
走水路到波光亭景区欣赏波光亭最佳,沿途湖瘦景肥,不要说跨湖的罗锅石拱桥、青瓦粉墙错落有致的堂榭、从湖中耸立而起的牌坊、水汊处的古城水门,就是郁郁葱葱的古木灌丛苇荡高草,从船窗中望去都别有韵致独具风情。特别是,波光亭临水而筑,隔岸观亭嫌远,穿廊观亭没有仰视的空间,只有在湖心的船上才能横揽长廊古亭全貌,且把题匾正收目中。京开波光亭题匾用的是行书,清逸高雅中富蕴雄秀之风,布白比较讲究均衡,点画遒媚相生,结字求变,却并不刻意,中和饱满的感觉比较强烈。这不太像京开。京开作画,也攻书法,他的书法和他的画一样大气磅礴,甚至比他的画更见性格,讲究造势生险,于对立中求平衡,落笔龙飞虎跃,变化万千,浊重处如苍岩伟踞,流动中或如大河奔腾、飞瀑争泻,或如清溪婉转曲韵生姿,总体印象是狂放激荡,既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豪,又有春光乍泻百媚生的生动。他爱写草书,也写行书,他的草书行书并没有严格的分野,往往是行中带草、草中生行、行草兼备,且还有一个特点:书中生画,画寓书中。中国书画的线条艺术被他运用得淋漓尽致。
京开正在扬州,他没有随我们一起去波光亭,留在宾馆房间为扬州朋友写书法。他的新派画册近期已由中国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著名书法美术评论家贾德江为他写的评论,由衷地称赞他为中国五百年来第一人。京开的新派花鸟画和书法作品都强烈地震动了这位饱阅了不知多少古今书画名家作品的评论家,京开的画价也因自已画作的突破性成就而一路飙升,买了他画的收藏家进而求他的字也是顺理成章的。
京开出行,专为游览某个地方的名胜这种情况并不多,邀他出行的朋友,大多是为了求他的书画,顺带安排到当地的著名风景区或特色风景点游览,因此他的笔总是随身携带的。
我喜欢看他旅行途中在朋友家中、朋友办公室写书法,那是他的朋友们最期待的时刻。纸都是现买的,由朋友陪着到当地的文房四宝店由京开亲手去挑。他对宣纸有特殊的要求:不是纸越贵越好,而是看笔墨润染在宣纸上的感觉和效果,那种感觉只有他自已才说得清楚。感觉形成了经验,经验凝成手指的敏锐触感,对宣纸一摸便知是不是他要的纸。文房四宝店通常都开在游客熙熙攘攘的繁华旅游区:要么是文化古城的老街,要么是旅游景区周边的商业街。这些地方都能勾起我的“馋虫”,他却心无旁骛,直奔文房四宝店,选定所需便走。他是个专心致志的人,对自已的书法作品要求也严格,严格到让旁观者痛心:写好的一幅在别人看来已足为精品的字,他自已稍不满意便撕掉。他只留他自已认定的精品。 京开对自已的小字至今未能满意,而对大字,达到一个高峰便又图再上一个高峰,一再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苦钻深磨。他好学好钻,在一再的自我否定中独上高楼。比较二十多年来的京开书法,那真是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若把这二十年京开书法精品汇集在一起展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独属于京开各个时段的特色鲜明、风格迴异的书法画卷,更可以看到一颗永不满足的追求艺术大美、臻美之心。京开的书法近年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变化和他游历名胜山川所悟,结交书坛好友切磋,并由此更深入地研究品读怀素、黄庭坚、傅山用笔立意、“屋漏痕”、“坼壁之路”、“公孙剑器”的书法理论与实践,不断对自已的书法进行反思有关,很快悟出突破自我、完善自我之道,技法的大精进、作品的新风貌让艺术评论家们一再嗟叹翘指。他善于吸纳艺术大师们的精髓,却从不照抄照搬大师艺术,他的悟道悟的是如何把大师艺术精华化为自已的风骨。让京开始终是京开,这就是京开。
开创京开画派
随京开旅行是获益良多的旅行。去西藏那次,除了游拉萨,接待方还特意安排了林芝之旅。西藏是京开多次到过的,他说,拉萨到林芝线,最美的是水,林芝的水尤其美,是林芝的九寨沟。班机抵达拉萨上空时我就已领略到西藏的水之美了。从舷窗望下去,悠长宽阔的大峡谷中趴卧着参天巨树,那树墨绿得惊人,巨树分出技杈,杈杈根部粗硕,枝杈又生技杈,虬曲盘旋着四外伸展,强力的侵漫之姿,虽距万米,却迫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我不能想象那是什么,是河是江?若是,那主干道按比例放大就是条状的大湖哇!从贡嘎机场下飞机,奔拉萨基本是沿江走。出拉萨去林芝,六百多公里路程基本是沿江沿河,那里的河那里的江与内地北方的江河全然不同,是大气魄的山水画卷,而途中海拔最高的雪山、山前山后两江的发源地却是另一种景象:午间以前素洁高莽,到了下午和傍晚,漫坡绿草清泉,有残雪,却只是草坡花间的有趣点缀,泉池和草间细流被其映衬得格外清澈明丽。林芝河的水面宽水流急,在林芝地区的深山峡谷里,水则意外地娟秀起来,云雾缠山绕林,心在缥缈中进入婉约画境。林芝线的变幻风景很像京开,从西藏回京后不久,这位以传统大气势大气派画作风靡的画家便渐渐从公众视野中消隐了,开始了九年面壁的生活。九年面壁生活中他并不是宅男,他也向外走动,至少我随他去过陕西,也随他去过江南,杭州的西湖畔、上海的豫园都留下过他的身影。他的面壁,是想找到国画艺术上既承传传统又脱胎于传统的自已,一个有着独立的有着个性符号的自已。他翻了很多书画名家的画册给我看,以画鱼为例,古今对照,让我着实吃了一惊:几乎是几百年未曾变异的鱼,古人怎么画现代人当世人依然怎么画,画家不同,年代不同,鱼却跨越着时空从一个鱼池钓上来,钓的也是同一鱼种。花鸟画并不比鱼画好多少,突破性进展极其有艰,作画技法几乎是被古人穷尽了。而画虾的终结者是齐白石,画写意马的终结者是徐悲鸿。超越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中国画的出路何在?很多画家在问,却无可奈何。京开的面壁成果是京开鸟的问世。京开鸟是意象乌,看过去确实是鸟,却又与现实的乌竭然不同,鸟头、鸟喙、鸟身、鸟羽俱在,却与任何种类的鸟无酷肖的形似之处,形貌似有蓝本,而神韵才是乌界最真实的反映。京开鸟重线条,也重色彩。线条是典型的中国画传统艺术,设色也不背离传统之法传统之道,但无论是线条还是设色,在京开笔下都显出了全新的风貌,鸟极具装饰性,色彩艳丽、明快、阳光,画在同具装饰风格、设色浓艳、富丽的花丛间、技头上、溪水旁,那花有芭蕉有石榴有莲荷有腊梅有迎春有菽稻有世间一切的美好,京开鸟也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各种超现实的鸟,各种形姿神态的乌构成的京开鸟世界,相互依偎着的,温馨和睦聚在一起的,啁啾啼鸣的,喃喃细语顾盼生姿的……它们带给人的是愉悦,是阳光的心情。评论家方舟先生说:世上所有画家,都想开创新法,立独家面目,都办不到,就让你京开办到了!中国花鸟画突破一点儿都不容易,你实现了中国花鸟画的破冰之旅,把中国花鸟画推上了极致。著名书画出版家、评论家贾德江则给出了中国花鸟画五百年来第一人的高度评价。争相买画的一些企业家认为京开鸟富含吉祥之意,能给企业和自身带来福运,而一些创意文化商则坚定地认为京开乌能为卡通文化产品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无论是卡通电影、卡通电视连续剧还是卡通玩具。
京开的每一幅新锐花鸟画都配有他自已创作的诗。配画诗可以帮助解读他的画。他的配画诗使我惊异,同样是红叶的几幅衬鸟图,他写出的诗句完全不同,一图一诗,意境各异,而且各与相配的画面相和谐,不仅不存牵强,不破坏画境画意,反而使人对画的解读更趋深化,使画因诗而更具张力。诗写到这种水平,不是一般诗人能做到的,思维得极其活跃,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力极强才行,而与京开的文学底子相比,京开让人惊叹的胸海厚墨神姿都是后来恶补的,你不能不为此称他是奇才。
开宗立派的中国画家都是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在创作上有自已独属的艺术语言符号的,艺术理论体系有实践便可总结整理。京开已画出了自已,他很忙,还没有时间把实践系统完整地升华为理论。那不过是时间问题,坚冰已破,理论就在破冰的实践中,在破冰的思考中。
京开的艺术成就与旅游有多大关系,我不好说,我知道的仅是他比我更爱旅游,在旅游中更爱观察,更爱学习,更爱交流。我随他去曲阜的时间是一个春天,一座桥畔依河有株碧桃花开得正妍,我被花的美吸引住了,掏相机去拍。从不自已照相的京开看了看桃树,说你的取景角度不对,把挺美的树拍丑了,角度是构图问题,你看从这儿拍到这儿是不是就把它的美魂拍出来了?我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过去,顿然佩服,他确是找到了碧桃树的美之魂,那是一个善于观察的有丰富构图经验的花乌画家才能截取出的横断面。
京开逛景点,对设在景点的画店和印章摊儿印章店都感兴趣,他爱收藏刻章用的名石石料,而对那些没有名家书画,有也是仿品的画店书画都是用心去看的,他能从不知名画家的画中找出新意找出不俗来,细心揣磨,从中获得灵感和启迪。他的目光尖锐,面对一幅画,一一挑出毛病并不是他的目的,把画剖解得体无完肤才能找到把他吸引过去的闪光点,而那才是他所要的。而我则能从他的批评中知道什么样的画好什么样的画不好,提升自已的欣赏水平和艺术品味。他爱看盆景,爱看奇石异木,更爱看苍岩莽山大河,对大自然之美的点滴吸纳都化为他艺术生命中的血脉。火山喷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个艺术家的成功,一个艺术家的壮举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