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6日,南海首个“志愿V站”将在桂城凯德广场启用。这座志愿服务站点是一座红色的可移动岗亭,上面醒目地标有“志愿V站”LOGO,兼具志愿服务、宣传服务、社区服务和特色活动等功能。今年8月前,首批12个“志愿V站”站点将陆续出现在南海各镇街社区及自行车站点。
城市公益形象的窗口
志愿V站是城市的文明窗口,是志愿服务的宣传站、体验营。落脚点是社区志愿服务的延伸,是志愿服务的神经末梢阵地,其运作模式,是“社工督导开发项目+志愿者组织开展+带动、协同社区居民参与”,以志愿者为核心,发动、凝聚更多的志愿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社区治理,密切联系群众,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
“此外,我们还希望把阵地建到街头,到群众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为潜在的志愿者搭建平台,吸引大家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团区委副书记徐婉贞表示,建立志愿V站,就是为了延伸社区服务阵地,构建志愿服务的“神经末梢”,完善“区—镇—社区—群众一线”的志愿服务阵地网络,解决志愿服务平台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更便捷参与、体验志愿服务,更及时获得志愿服务信息,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南海的志愿V站承担着城市文明形象推广、社会服务宣传、义工体验等基本功能;同时还具备各职能部分的便民服务窗口、志愿队伍孵化中心、创文主阵地、青年社会实践基地等拓展功能,周一到周日白天开放。“例如城市衣食住行等信息咨询,现场报名做义工参加活动,民政、城管、卫生等职能部门的志愿服务等。”
1500张电子义工证正式发放
V站有两大信息平台支撑,一个是电子义工(志愿者)证,规范志愿者管理和服务时数统计;结成爱心联盟、汇聚社会资源,支持、激励志愿服务。另一个是“南海义工之家”APP手机软件,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信息平台,查询、报名、参与最新志愿活动。
5月26日,在志愿V站启动仪式上,首批1500张蓝卡(星级卡)电子义工证正式发放。电子义工证申领工作将一直持续,预计今年将制作并发放2万张,其中包括黄卡(普通卡,非星级志愿者使用)。
电子义工证作为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的支撑载体,用于身份标识、服务计时、培训记录和信息查询,并加载了公共交通、保险、社交和爱心回馈等功能。持有该证的志愿者将享受“爱心联盟”礼遇回馈,由公共服务单位、医院、商家、旅游景点、社会机构等1千多个成员组成,让志愿者在其中能享受到优惠回馈和各类礼遇。

城市公益形象的窗口
志愿V站是城市的文明窗口,是志愿服务的宣传站、体验营。落脚点是社区志愿服务的延伸,是志愿服务的神经末梢阵地,其运作模式,是“社工督导开发项目+志愿者组织开展+带动、协同社区居民参与”,以志愿者为核心,发动、凝聚更多的志愿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社区治理,密切联系群众,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
“此外,我们还希望把阵地建到街头,到群众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为潜在的志愿者搭建平台,吸引大家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团区委副书记徐婉贞表示,建立志愿V站,就是为了延伸社区服务阵地,构建志愿服务的“神经末梢”,完善“区—镇—社区—群众一线”的志愿服务阵地网络,解决志愿服务平台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更便捷参与、体验志愿服务,更及时获得志愿服务信息,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南海的志愿V站承担着城市文明形象推广、社会服务宣传、义工体验等基本功能;同时还具备各职能部分的便民服务窗口、志愿队伍孵化中心、创文主阵地、青年社会实践基地等拓展功能,周一到周日白天开放。“例如城市衣食住行等信息咨询,现场报名做义工参加活动,民政、城管、卫生等职能部门的志愿服务等。”
1500张电子义工证正式发放

V站有两大信息平台支撑,一个是电子义工(志愿者)证,规范志愿者管理和服务时数统计;结成爱心联盟、汇聚社会资源,支持、激励志愿服务。另一个是“南海义工之家”APP手机软件,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信息平台,查询、报名、参与最新志愿活动。
5月26日,在志愿V站启动仪式上,首批1500张蓝卡(星级卡)电子义工证正式发放。电子义工证申领工作将一直持续,预计今年将制作并发放2万张,其中包括黄卡(普通卡,非星级志愿者使用)。
电子义工证作为志愿服务信息化管理的支撑载体,用于身份标识、服务计时、培训记录和信息查询,并加载了公共交通、保险、社交和爱心回馈等功能。持有该证的志愿者将享受“爱心联盟”礼遇回馈,由公共服务单位、医院、商家、旅游景点、社会机构等1千多个成员组成,让志愿者在其中能享受到优惠回馈和各类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