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审美化处理浅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老师,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审美,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情感意识,在对汉字的学习过程中,这种美的意识渗透到文章里、文字中,甚至汉字的书写规律都体现着汉字的神奇与美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采取相关措施,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欣赏与感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一、小学识字审美教学现状
  1、忽略对字义的理解。当前,在我国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部分老师常常忽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相对来说更重视汉字的字音与字形。由于在老师的教学目标中,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熟练掌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老师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在校正学生的字音和字形上,对于字义的解释只是稍作提及。
  2、老师缺乏汉字审美意识。在识字教学中,许多老师对汉字文化的审美意识较为薄弱,当学生对汉字出现误解时,难以进行讲解与纠正。对于相关的汉字知识,如果老师没有事先掌握,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教学,导致学生无法对汉字文化知识进行正确识记与理解,更难以使学生从中获得审美情趣。
  3、过于注重汉字的结构。在汉字中,有一大部分是合体字。在对合体字进行教学时,部分老师只注重对于合体字结构的分析,教学生牢记结构,再记字的声旁与形旁。但是,老师对于汉字结构的教学过于注重,使得学生只是对汉字的结构能够牢记,但是对合体字各组成部分的字义模糊,甚至有很多学生对于某些汉字的形旁存在严重的错误理解。
  二、小学识字审美教学的依据
  1、教学的科学性。识字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将其与汉字的审美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汉字的结构、含义以及书写等方面来掌握汉字的特点和规律,体会汉字的美。在学习汉字的笔画时,可以通过相关的形象事物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汉字中的“人”,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想象成一位站在风中的窈窕淑女。这样通过形象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汉字中更多的规律。
  2、汉字的审美规律。汉字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追求对称分布,但不死板。对于较繁琐的汉字,要求结构紧凑;对于较简单的汉字,要求线条分明,书写大方。在汉字文化中,书法是一门内涵极其丰富的学问,它对书法家的书写水平有极高的要求,还要求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不仅外观要规范,大方,而且还要表达出汉字的神韵。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培养学生体会汉字的美的能力,提高学习汉字的效率,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3、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艺术涵养相对较浅,其审美特点与审美心理与其兴趣有很大关系。他们对于有趣的、有规律的东西较为感兴趣,由兴趣又能引发出他们的探究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产生进一步的高层次的情感意识。于是,审美情趣自然而然的产生。所以,对于小学生的识字教学,要首先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兴趣,以此来引发他们的在汉字学习中的审美情趣。
  三、识字教学中审美化处理的对策
  1、在教学中穿插汉字游戏。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识字与游戏进行结合,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喜爱与热衷,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与汉字相关的游戏。例如,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与汉字相关的实物,让同学们互相竞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实物,让其他同学猜。通过把实物与汉字进行对比,使学生惊喜地发现汉字的奥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汉字进行熟练掌握,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2、与生活进行巧妙结合在识字教学中,老师要巧妙地把对汉字的学习与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带来直接、真实、贴切的汉字审美体验。众所周知,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中国文化中,汉字的创作灵感多部分来源于实际生活,许多汉字的组成构造是在生活中取材的。许多象形字的构造规律非常有特点,将这些有趣的规律教授给学生,使他们对汉字加深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发掘汉字的魅力。
  3、与汉字表达的意境相结合。汉字的构成不仅有一定的规律性,许多汉字的构造还能反映出汉字创造者的某种情感,产生一定的意境。老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收集有关汉字在构造之时的故事,并将其讲授给学生,使其在学习汉字时,了解到某个汉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这种情感带来的意境。
  4、培养学生的书法写作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书法艺术高深难懂,他们还不具备较高的书法写作能力,但是在小学阶段开展书法课程,不论在锻炼学生的书法写作能力,还是在巩固学生汉字的识记能力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书法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加练习,促进自己的书法水平。另外,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各位书法名家的作品,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培养其独特的汉字审美情趣。
  将识字教学审美化,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汉字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从小感受汉字独特的神韵,受汉字精神的熏陶,吸取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在对学生进行汉字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识记汉字的过程巧妙地转化为认识汉字、感悟汉字、热爱汉字的过程,使其将对汉字的识记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享受,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汉字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其他文献
论述了在AutoCAD环境下利用VB的ActiveX Automation技术进行建筑结构工具箱开发的方法。该方法较好地把建筑结构分析和绘图融为一体。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在不断的尝试与操作中发现,区域活动为幼儿的感知、操作和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多年来,从环境的布置到区角的创设、投放材料、观察指导,我们都花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那么,如何投放区域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增强学习效果?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材料的投放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体现个别差异  实例分析: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幼儿参与
实施新课改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课堂上出现的许多问题无法在课堂上及时解决,老师往往会说“我们课后探究”。但事实上,下课后,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能够将“课后探究”落到实处地微乎其微。这种情况其实大多数教师都心知肚明。其一,保持学生的探究热情;其二,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一节科学科结束了,但我们的科学探究才刚刚开始。   下面就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后探究”,谈一谈我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综合评价过程的分析,得出评价指标可变性和评价模型可选性是实现综合评价支持系统通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据此在对目前综合评价支持系统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通用性进
在平时的生活中早已听过这样的谚语“三岁定八十”,“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中的意思不用讲就能理解,但自己却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踏上工作岗位后,这样的话却时时在我脑中浮现。尤其看见成绩优秀的孩子,他们在行为习惯上的表现与后进生的行为习惯形成的鲜明对比,不得不让我陷入深深地思索之中。作为一名小学阶段的教师及其班主任,肩上有着重重的担子,孩子们在学习上、生活上是否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高尚的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写字的起始阶段,这个时期的字写得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最终水平。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养良好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写字教学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程。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写字教学更有效呢?近几年,笔者积极开展写字创新实践,摸索写字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只有通过动态重构才能生存.案例推理技术作为基于知识的问题求解和学习方法,具有援引过去案例,重构新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应用案例推
童话,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说给儿童听得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在语文入选教材的童话故事中,细观各篇,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能力提高,在文本的呈现上除了主题的共性特点,也从纵向上呈现出年级的细微差别。三年级教材中的童话故事内容依旧浅显易懂,但在文字表达上更彰显语言的魅力,致力于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描写,是学生迁移写作的很好的范本。下面我结合《三袋麦子》的一课的教学谈谈童话类教学
经典诵读,不仅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奠基工程。为了有效开展诵读活动,有必要在学习方式上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变机械枯燥的死记硬背为灵活多样的触类旁通。  一、动笔动口,鼓励学生抄韵文  指导学生学习《晨读对韵》的过程,也让我对《晨读对韵》的编者丁慈矿以及韵文有了新的认识。韵文古已有之,它充分体现汉字表义的特点,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大都包含韵文,作者精妙的构思与流畅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