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自我修养”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mm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毒虽然可恶,不过站在它的角度来看,其生存环境也非常凶险,稍不留神,很容易被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甚至被“团灭”。因此,它们的主要生存之道就是变异,善变也是病毒最难对付的地方。病毒变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遗传重组,即不同病毒发生“联姻”形成新病毒;另一种是基因突变,实现自我升级。这两种变异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断完善自我,以求得病毒家族的“延续”。
  基因重组产生新病毒
  病毒的种类繁多,不同种属的病毒基因组之间千差万别。同属一个种的不同亚型病毒之间即使有90%的相似性,在遗传上也可能存在很多显著差異,而这些遗传上的差异往往决定了病毒的特性。当不同亚型的病毒偶尔感染同一宿主时,这些遗传上比较相近的病毒之间就会发生基因重组或重排。也就是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来自不同亚型病毒的特有序列有可能整合到同一个病毒身上,从而形成一种“杂交”病毒,并突然具有了一些新的特殊能力。
   基因重组是基因复制过程的一种自然现象。不同亚型的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都需要借助宿主的核酸复制系统和蛋白合成系统来合成新的病毒颗粒。在合成病毒颗粒里,不同亚型病毒的基因片段有可能混在一起重组新的病毒。大多数时候,这种错配对于病毒而言并非好事,甚至可能是致命的。但是有时候则可能产生具有某种特殊能力的新病毒,比如具有跨越物种界限的能力,即原来只能感染某一种动物,基因重组后变得可感染另一种动物,甚至是人类。当然,病毒间的基因重组还可以产生如基因突变一样的效果,如增强毒力和传染性,增加可感染的细胞类型,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攻击,增强抗病毒耐药性等等,甚至帮助病毒逆转基因突变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病毒重组过程
   在自然界中,几乎每种病毒在进化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遗传重组。艾滋病迄今已造成全球3200多万人死亡,而引发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进化主要依赖基因重组,其基因重组率甚至高于基因突变率。已有确切证据表明,感染人类的HIV病毒是由原本只感染非灵长类动物的猿猴免疫缺陷病毒经过重组和突变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重组可能是由非洲绿猴和乌白眉猴的猿猴免疫缺陷病毒之间发生的。2009年,在美国首先爆发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pdm09)曾在全球感染约6000多万人,死亡约18500人。遗传分析显示,H1N1pdm09流感病毒是由一种流行于北美的猪流感病毒和一种流行于欧亚地区的猪流感病毒重组而来的,其中前者贡献了6个基因片段,来自后者的为2个基因片段,而且至少有4个基因片段是由来自人类、禽类和猪流感病毒发生了多次基因重组后形成的。
   突变促进病毒升级
   基因突变是物种进化的基本途径,病毒基因突变也不例外。基因突变一般指DNA或RNA在复制过程中单个碱基或少数碱基发生改变。对生物体或病毒来说,基因突变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不利的,甚至是致命的,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是有利的。
   不同病毒的基因突变发生率不尽相同。一般RNA病毒的突变率要远高于DNA病毒,比如DNA病毒的一个碱基每代平均突变率为一亿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而RNA病毒的突变率为百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一,其中逆转录病毒最高,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平均突变率约为三万分之一。相对而言,人类细胞DNA的平均突变率与DNA病毒最低突变率相当。
   如果病毒没有给宿主造成很大伤害,那么宿主免疫系统也不会给病毒太多压力。这时候,不同世代病毒的基因组变异通常不会太大,病毒与宿主也会相安无事。比如,蝙蝠与病毒的关系就比较“和谐”,蝙蝠是自然界的超级病毒库,可感染上百种病毒,比如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狂犬病病毒等人类致命病毒,但是蝙蝠却安然无恙。如果宿主细胞免疫系统比较厉害,或者得到一些抗病毒药物或疫苗的协助,那么病毒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此时拥有一些特殊基因突变的病毒就可能在类似压力中展现出竞争优势,比如表现出对药物和疫苗的抵抗力、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攻击、增强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能力、适应新的组织器官甚至新的宿主等新技能,从而求得在新的环境或新的压力下存活下去的机会。
   在HIV病毒、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等很多病毒中都会观察到频繁的基因突变现象,这些基因突变也为疫苗研发带来极大挑战。有时候一个病毒碱基的点突变就可能击败人类花数年时间研发出来的疫苗。流感疫苗通常是用鸡胚生产的,大概流程是将致病的流感病毒接种到无菌培养的鸡胚中,然后收集在鸡胚中大量增殖的流感病毒进行灭活处理,制备出灭活或减毒疫苗。一般流感疫苗的保护率都低于50%~70%,而针对H3N2毒株的流感疫苗保护率仅为33%。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仔细分析了在鸡胚中传代的H3N2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发现该毒株血凝素糖蛋白上的第194位氨基酸由亮氨酸变成了脯氨酸。正是因为这个突变,H3N2毒株得以适应在鸡胚中快速生长,最终导致利用这一毒株生产的流感疫苗保护率非常低。
   当然,病毒突变也不全对病毒自身有利。美国密苏里大学医学院和日本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一个艾滋病患者身上的HIV病毒存在一个点突变,结果竟然降低了病毒对抗HIV药物的耐药性。
   这就提醒科学家,应及时监测致命病毒的基因突变,因为通过研究这些突变,我们既可准确查明药物失效、免疫失败和疫情爆发的原因,也有助于找到对抗病毒的有效方法。
   冠状病毒变异有待查明
   作为最近十几年频繁出现的冠状病毒,其病毒家族的进化自然也离不开基因重组和突变,其中尤其以2003年的急性重症非典型肺炎(SARS)冠状病毒、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和2019年12月出现的新冠病毒(COVID-19)变异最引人注目。
   查明病毒的源头,对于控制疫情和防止新疫情爆发都至关重要。从冠状病毒的变异入手,则是查明病毒源头的有效手段。自2002年11月流行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科学家终于理清SARS冠状病毒的最终自然宿主是蝙蝠,最早确认的果子狸则是中间宿主。2017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带领团队,在云南省昆明市附近一个山洞里的蝙蝠身上找到了SARS病毒所有基因元件。因此,科学家推测,人类SARS冠状病毒可能是由这个洞里或其他地方的蝙蝠SARS冠状病毒与果子狸SARS相关冠状病毒经过一系列基因重组后形成的。
   ME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是蝙蝠,其中间宿主则是骆驼,科学家推测MERS冠状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重组。科学家已观察到,MERS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基因和另一个基因与其他基因组位置来源不一致,推测一些MERS相关冠状病毒在蝙蝠间、骆驼间或蝙蝠与骆驼间已发生了多次基因重组,最终形成可感染人类的MERS冠状病毒。
   作为第7个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比它们的“前辈”更具传染性。2020年2月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和复旦大学张永振团队同时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证实蝙蝠可能也是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时,华南农业大学、美国贝勒医学院和香港大学等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分别发现穿山甲冠状病毒基因组与新冠病毒的相似性达到90%以上,认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之一。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可能是由蝙蝠冠状病毒与穿山甲冠状病毒重组而产生的,但是这一结论还需要更多、更直接的证据。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科学家没有在新冠病毒上观察到明显的变异。如果赶在新冠病毒大规模变异之前将疫情控制住,那我们就能很快战胜病毒,反之则有可能造成疫情的大流行。
其他文献
角色不断变化的堡垒  2018年是北美空天防御司令部成立60周年。因为机构膨胀,自2006年以来,司令部平日都在附近的彼得森空军基地办公。不过,一旦危机迫在眉睫,数千名工作人员就会转移到山体内的加固设施内,希望762米厚的花岗岩能保护他们躲避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  防爆门背后的门厅空荡荡的,只摆着一棵塑料圣诞树,上面装饰着银色小玩具和红色长袜。和平时期,大门通常是敞开的,而且是向外开。这种设计的用
这主要是因为彗星的运行规律“异于常人”所致。其他天体的运行都遵循一套明显规律,具有可预测性。比如星星,按照四季变换规律可绘出星图、组成星座,并冠以人类给予的美丽名字。相反,彗星的行踪出没不定,让古人不可预知,这容易让人联想起神谕,神们不定期地给人类的活动发出指示或警告。   那么,在古人脑海里,当彗星出现时,意味着上天有何话要说呢?各地文化依照目睹的彗星形状做出了自己的解读。比如彗星后面一般拖着
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和美国缅因州之间的国界上有一个小镇,因为在行政上属于两个国家,所以镇上几乎什么东西都有两套:两个镇长、两个镇公所、两个警察局、两个税务局,同时有两个电力电话系统,两个消防系统,学校、教堂也各自分开,使用的货币也是两种……   莱维斯克一家就正好位于两国的国界线上,而且那条国界线刚好穿过他们的房子,恰好把他们的厨房和卧室划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加拿大,另一部分在美国。   莱维斯克和
“小兄弟,不能只讲风度,忘记温度,要穿厚实一些。”句中的温度是作为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微观上讲,它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从中国古代发明的冰瓶到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温度计的产生奠定了记温学和热学发展的基础。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古人就开始以最简单易得的水作为介质制成温度计,并称其为“冰瓶”。它是通過水的结冰和融化来判断气温的。到了商周时,古人又开始观察“火候”,借燃烧时火焰的
觀察过的人声称,“赫罗纳矮人”身体呈蓝色(也有说呈黄色,或肤色原本蓝色的,但可能是甲醛浸泡之故,显示为苍黄色);它头发稀少,身上有一些小点,主要集中在脖子和脸部;其身体总长度约有12厘米;额头突起,有像兔子那样拉长的耳朵,大红眼睛和鼻子类似鼠类;柔软的皮肤,脖子背后有3种不同的毛发;短臂,其手指指间有膜。  当时,电视台播放过所谓“赫罗纳矮人”的情况比较详细,电视上显示其来历的原始版本称“赫罗纳矮
英国喜剧演员史蒂夫·格洛弗将自己粘在好莱坞的一块广告牌上,随后被消防员强制“解救”下来。视频显示,当天上午9点多,在好莱坞北卡胡恩加大道的一个广告牌上,这位46岁的恶作剧者被黑色胶带粘在上面,并通过手机在社交媒体上直播。据报道,史蒂夫租下了这块广告牌,并通过此举来宣传自己的新节目。史蒂夫表示自己已经在广告牌上呆了一个半小时了,他还向网友表示自己很安全,有专业队伍保护着,绝对不会掉下去,但围观者还是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让“黑科技”一词深入人心。目不暇接的各种前沿技术,一再刷新人们的认知世界。所谓“黑科技”,不仅仅要够炫酷,更要有足够的“生活温度”,实现真正的人性化。  阿里云:ET工业大脑   突破传统专家型机理模型的认知局限性,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嫁接到生产线,为制造企业打造智能解决中枢。在不改变生产线设施的前提下,发现运行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与特征,帮助工业企业实现生产流、数据流和控制
寻找大王乌贼  奥德科和普拉蒂是葡萄牙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他们不仅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还是生活中相亲相爱的夫妻,每年他们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海洋考察船上度过。  2005年初,奥德科和普拉蒂接到葡萄牙一家海洋生物博物馆的邀请,希望他们能协助捕捉一条身长至少超过12米的大王乌贼做成标本放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3月上旬,一行9人的捕捞队从里斯本的港口,乘坐一艘科学考察船出海了。  对于大王乌贼,奥德科和
凌晨3点,武汉江汉区街头,张琳挥手告别与他一起创业的战友,当晚他们吃了散伙饭。在这场酒局上,他们回忆起数个睡在仓库、通宵工作的夜晚。  张琳是武汉第一批社区团购创业者。2017年,他曾大胆设想,公司体量有朝一日可能做到全国第一,“做不到全国第一,做湖北第一,做武汉第一。”但好景不长,由于盈利模式跑不通,亏损的窟窿越来越大,资金难以为继。最终,他在2018年初选择了放弃。  3年之后,当他坐在武汉的
在现代社会的饮食体系中,蔬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健康饮食的象征,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菜肴。你知道饮食界的“宠儿”—蔬菜,是从哪里来的吗?  在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中,至少有50多种来自域外(国外及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除了明清时期引进的玉米、马铃薯、番薯,基本来自我国主要农区。但我国古代源自本土的栽培蔬菜却不多,《诗经》等文献记载的可食用蔬菜有20余种,但人工栽培的却少之又少,只有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