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数学走得更近一些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leet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关键词:数学本质 教学生活化 数学活动 数学发展 生活与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157-01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她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数学这门功课,与生活是密切相关,我们无时无刻在用,既然这样,就让生活与数学走得更近一些。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四周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从而达到主动运用数学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要让生活与数学走得更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找接近学生生活的材料,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都来自身边,使他们感悟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实践中,如能努力拓展小朋友们熟悉数学的空间,重视他们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小朋友们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如在教学“容积单位”的前一天,可安排学生:“明天数学课上,小朋友们要告诉全班小朋友,你在家里见到过哪些容积单位,都在什么地方看见的,它们分别是多少,“这样学生在课外自然就会去认真观察比较,无形之中就把“容积单位”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感悟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让学生感悟知识的“课前孕伏”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再经过家—校沟通、实践体验,让学生经过一个时期的感悟—学习,培养学习爱好和热爱数学的情感,就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自己的身边。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我设计了这样一段: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于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察,只要发现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爱好,注重学法引导,培养学生好学数学的内在情商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要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
  1、不断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强化观察、操作、实验活动,多种器官,提高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要有意识地设置障碍,造成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心理发展动力。他们在探索过程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教师要因势利导,加强学法点拨,为学生思维“铺路架桥”,帮他们克服认知障碍,用直接或用暗示的方式把期待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体验到老师的亲切与信任,从中受到激励,坚定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数学情感。设置障碍要科学,所给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缺乏思考余地,不点就通、不思就懂;又不能过于复杂、高深,超出了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基础,否则,学生会因过于困难而产生厌烦心理。
  2、注重培养应用意识,让学生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在应用中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新课程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深切地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趣、有用的;教学还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感知数学知识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还要开展在数学文化背景下学习数学的活动,从而渗透了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150-01    人格,也称个性,反映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人格是一个人的特质(如智慧、情操等)与(如社会行为、心理品行等)的总和。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完善人的人格、提升人、发展人。在素质教育四大主题即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之一的心理素质中,人格居于核心地位。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
以人为本,教育为本,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再加上历史教学综合性、科学性和直观性使得它能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摘 要:高职女生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女生生理、心理特点,怕脏、不爱动、好静等,为体育课所深入研究的课题。从不断更新的教法、选择的教材内容,从学生兴趣所求,从教师自身魅力的提高入手。与时俱进的态度研究如何适应时代变化的脚步开拓女生体育教学的新领域。  关键词:高职女生 体育教学 特点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
摘 要:实现差生的转化是学科德育渗透成败的标志,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了在音乐课中通过接纳差生、把音乐当作师生之间交流的语言、因材施教、音乐赏析、音乐创作、要有耐心和恒心等实现差生转化的几点做法,以及音乐教育在差生转化中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 差生转化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
摘 要: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了阐述,使体育教师能尽快适应新的形式,加快体育课程改革,优化体育教学过程,适应时代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152-01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155-01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既要符合一般的基本教学规律,又要结合学生层次和学科特点来进行整体的教学安排,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认为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正确地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多媒体应用与板书设计的关系、基础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从而适应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在人才的选聘、录用方面,标准都不尽相同。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在以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更看重的是综合素质能力、创新能力、敢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154-01    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160-01    课程资源(Curriculum Resources)这一概念是由泰勒提出的,他认为课程资源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和制订评估方案的资源。  通过泰勒对课程资源的具体描绘,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第一,课程资源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它不等同于教育活动资源或者课程内容资源。
对于中国人而言,2020年的春节过于特殊和难忘.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打破了本该充满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关注武汉,疫情发展牵动每个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