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4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要秉承先进教学思想观念,将排球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有效结合,积极开展创新性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小学生在排球学习与训练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坚毅的学习品质,从而克服心理和身体的障碍,积极进行实践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排球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存在趣味性元素,小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要积极开展多样性学习活动,全面配合教师的教学步骤,开展非智力因素培养活动,使小学生的体育精神得以拓展、体育素养得以提升。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排球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有效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具有能动性、内驱性、实践性特点,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开展创新性教学活动,全面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小学生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共同影响下,形成良好的身心活动意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借助“排球教学”过程,开展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活动,使学生进行深度与广度的学习与训练,进而增强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非智力因素培养主要表现为:不直接参与、不进行认知的过程,但是在实践学习活动中,却对小学生的认知过程具有影响性作用,会让小学生形成身心上的思考和探索意识,进而影响小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
  1 “非智力因素”的特征
  “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思维、行为等,有利于小学生高效开展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活动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帮助小学生开展学习、坚持信念、树立自信,加强自我认知、培养学习意识等,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思维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排球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量“非智力因素”培养条件和价值,针对小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活动,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精神培养进程。在长期实践与应用中,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培养“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的身心素养、学习意识等得到提升,进而增强小学生的运动意识,培养探究能力,对于排球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度探究,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排球技巧和技能,为开展实践性排球比赛做好铺垫;为拓展小学体育整体教学成效打下坚实基础。
  2 排球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策略
  2.1 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训练兴趣
  由于排球一项集体性球类运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合作性等特点,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小学生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促使小学生参与到排球教学活动中来,充分感受排球带来的乐趣,使小学生真正掌握排球的精髓和价值,积极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全面增强小学生的体育竞技意识。教师要充分借助“非智力因素培养”过程,使小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身体素质情况等,都可以参与到排球训练活动中去,感受排球带来的快乐,让小学生在训练活动中放飞自我、释放天性,进而开展创新性、多样性学习活动,全面增强小学生的排球学习内驱动力。
  例如:在进行排球技术动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教学流程,从简单的动作到复杂的动作,使小学生拥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和空间,从而充分消化技术性动作的难度,提高小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水平。比如:在进行“传球”训练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对墙传球”“对垒传球”“自抛传球”“定位传球”等,全面增强小学生的传球训练质量,帮助小学生掌握队球之间的传球技巧,促使小学生进行实践性训练活动,培养队友之间的配合默契,从而帮助小学生战争训练困难,提升比赛自信,达到锻炼身心健康的目的,促使小学生保持健康心态,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再比如:在进行排球对抗训练时,教师要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力量差异、队员素养等方面进行构思,有效设计出详细的对抗策略,从而锻炼小学生的排球对抗能力,详细阐述对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技巧方法,帮助小学生提升对抗成果,保护身心健康。
  2.2 培养主观意识,调动训练动力
  小学生在进行排球训练活动时,要具备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从而形成排球运动主观意识,充分调动体育训练的内驱动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体能素质、身心素养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学习活动,有效增强小学生的积极参与兴趣,使小学生以排球为切入口,开展实践训练活动,从而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小学生的趣味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通过思想层面的拓展,帮助小学生对排球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动力,进而提升体育训练整体水平。其次,教师要运用榜样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运动潜能,促使小学生学习活动中,积极开展创新性教育活动,使小学生可以在国际排球赛事中,学习体育运动明星身上的拼搏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比如:在观看中国女排的体育赛事时,要让小学生认识到我国女排国家队伍运动员奋发进取、为国争光的优秀竞技品质,使小学生对排球运动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积极参与到排球训练活动中去。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排球规则教学时,要做到严谨对待,精益求精,细化分解排球比赛的规则和步骤,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出具体的动画教学课件,促使小学生可以明确地掌握排球赛事规则,进而提高排球学习效率和兴趣,使小学生从小培养认真钻研、遵守规则的意识,从而开展高效性学习活动。这种“非智力因素培养”过程,可以促使小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进而增强排球训练水平和能力,促使小学生自主参与到排球训练的各个环节中,改变传统排球教学的被动教学态势,全面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综合技能,推进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进程。
  2.3 组织竞赛活动,培养竞争精神
  体育学科具有竞争性特点,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一特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竞争带来的乐趣,促使小学生从小培养竞争意识,进而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会想方设法进行解决。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排球教学活动时,要配合适当的竞赛项目,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在深度探究与拓展活动中,掌握排球竞赛的技巧和方法,与队友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竞赛意识和竞争能力。体育竞技以“取得胜利”为终极目标,可以锻炼参与者的体育技能和体育自信,为体育竞赛圆满成功做好铺垫。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精神下,培养小学生团结友好的“奥林匹克精神”,促进“非智力因素培养”途径更多样,从而取得良好的排球教学结果。在小学排球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排球竞赛,促使小学生培养高昂的参与情绪,通过竞技场上的队员流下来的拼搏的汗水,激发场下同学的竞技热情,在为同学加油打气的过程中,增强小学生的班级凝聚力,从而弘扬排球精神,发扬体育竞技文化,全面提升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加速“非智力因素培养”进程,从而切实落实小学体育创新教学理念。
  3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要想全面增强排球教学水平,提高排球教学能力,就要从根本上开展拓展性学习活动,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参与动力,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拓展性学习活动。并且以“非智力因素培养”过程为契机,挖掘身体潜能、迎合身心规律,全面掌握排球得要领、技巧,有效锻炼小学生的身体力量和思维意识,促使小学生在面对排球对抗时,可以心、手、脑、身并用,全面增强小学生对排球运动的热爱之情,促使小学生产生明确的学习动机、高超的排球技能,從而培养品格高尚、德行优秀、能力超群的优秀体育人才,从而为充分培养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内涵而做好铺垫。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头小学)
其他文献
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家校合作的模式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家校合作的模式,老师能够对学生的整体体育水平以及在课后的体育学习习惯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帮助老师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进步。  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老师在教学时已经不拘泥于传统
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应结合自身特点携手共进,开创高等教育的新时代。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逻辑推理法对高校思政教育和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两者的协同育人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思政教育和体育教育均存在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教材内容创新程度不够、授课形式单一、课外活动开展形式单一等问题。研究针对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育人
期刊
体育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体制下“五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完善体育教学体系,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生理及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对推动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体育教学仍存在着一系列的不合理问题,这些问题对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产生了极大地阻碍,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科学的改进策略,从而完善我们的体育教学。  高中年级的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
期刊
众所周知,初中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中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初中阶段占据十分重要地位,是中学生强身健体,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所以,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激活中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动机。将素质拓展训练有效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增加体育课堂的实用
期刊
目前,世界羽毛球技术正朝着快速、全面、进攻、多变的方向发展。速度变化的能力的提高,加强进攻,连续和快速的完成各种技术动作如紧急停车,首先,跳和手臂摇摆在激烈的进攻和防御对抗,和高速、高强度的竞争不仅是技术战术的对抗,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运动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训练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在日常训练中做好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特别是女子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1 羽毛球运动的特征  (1)
期刊
2012年微信公众号的推出,给健美操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一片新的前景,而健美操微信公众号的认证与注册,给健美操的关注者和健美操微信公众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用户在健美操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中可以探求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本文从账号主体的权威性、原创内容数量、推送频次、文章阅读量四个方面对健美操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使健美操微信公众号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健美操的
期刊
本文以体育产业与健康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我国体育产业和健康服务业的相关政策文件为切入点,对近年关于体育产业和健康服务业的文献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产业与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其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我国体育产业与健康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探析,最后对我国体育产业与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我国推动体育产业与健康服务业融合发
期刊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环境出现较大的变化。随着拓展训练越来越“火爆”,在“火爆”的潮流趋势下需要充分展现个人魅力与团队凝聚力的价值,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之中融入拓展训练能够满足对于课堂的有效拓展要求,同时可以实现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因此,本文主要就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大部分理论学习都需要在教室里面听教师讲课或者自习,加上每天课业繁重,很难有锻炼身体
期刊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可以引导学生们积极完成老师的要求,以此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对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甚至全科成绩的提升都具有基础性作用,如何真正引导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之兴趣,使体育教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是当代体育教师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中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成熟,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将体育视为终身相伴的事业,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实现人生理想的依托
期刊
运用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能让小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让小学生的体育课堂科学性提高,帮助小学生提高体育运动的规范性,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要将学、练、赛、评充分应用到课堂当中。教师的课堂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学、练、赛、评。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准备好一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教学,然后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练习时间巩固所学内容。课程的第三部分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展示学习效果,教师在对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