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 本刊编辑部
8个多月以后,周正龙站在警察面前,准会想起上山拍虎照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句《百年孤独》式的开头,正好描述了虎照事件映照的时代变迁。周正龙以及为他“捧场”的那些官员、专家,还停留在过去的岁月里,以为一个新闻发布会就可以满足媒体,左右舆论。
“虎照门”事件,是媒体的一场盛宴,但是它并没有成为一场简单的媒体狂欢,而是在理性和责任感的驱動之下,成为一场对事实真相、更是对公权力不当作为的不懈追问。
如果这是一出闹剧的话,人们现在可以追忆8个多月前那个序幕——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对外称陕西省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农民周正龙拍到了野生华南虎照片,照片多达70余张,陕西省林业厅经“鉴定”认为照片真实,并奖励了周正龙2万元人民币。此事引起了众多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华南虎照”真伪之辩不绝于耳。
如果这是一出闹剧的话,中国社会各行各业的百姓本不至于对一桩有关照片真伪的事件如此关注,甚至上升到政府的诚信、社会的道德、官员的责任、科学的标准、百姓的智商,甚至模糊了国家林业部门以及科学研究部门的判定结论。
如果这是一出闹剧的话,从编剧到导演、从策划到摄影、从演员到剧场、从媒体到观众,有太多太多的国人同胞或多或少地、不同方式地加入了这场不折不扣的真实演出。而这样的一个事件又如何从社会新闻演变为时事要闻,进而掀起广泛社会舆论浪潮并以真伪为议题分裂了不同观感的人群,则非常值得场外的观众给出理性的思考轨迹。
然而遗憾的是,这不是一场闹剧,而是发生在2007到2008年的中国,发生在中国中西部的一个省份,并且几乎搅动了整个中国,造成所谓民议沸腾。或许也正因为它并不是一场闹剧才格外值得我们用真诚的愿望、冷静的思维、善意的逻辑去看待和正视。
因此,很多网友都有类似的观感——若从整个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政府官员的第一反应、随后表态、相关行动、回避措施,都无疑增加了戏份,添上了插曲、打开了张力、增加了看点。不论事件的源头是否包含了地方政绩观的元素,后续的发展却至少忽视了民意效应的重要存在。
尽管这桩华南虎照片悬案仍有许多谜团有待揭开,但陕西当局的做法毕竟已经迈出了尊重民意的最重要一步,那就是展示政府究竟有没有危机处理的意识和能力,有没有尊重普通大众的观感。但愿,华南虎事件就此尘埃落定,不再继续反讽。
8个多月以后,周正龙站在警察面前,准会想起上山拍虎照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句《百年孤独》式的开头,正好描述了虎照事件映照的时代变迁。周正龙以及为他“捧场”的那些官员、专家,还停留在过去的岁月里,以为一个新闻发布会就可以满足媒体,左右舆论。
“虎照门”事件,是媒体的一场盛宴,但是它并没有成为一场简单的媒体狂欢,而是在理性和责任感的驱動之下,成为一场对事实真相、更是对公权力不当作为的不懈追问。
如果这是一出闹剧的话,人们现在可以追忆8个多月前那个序幕——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对外称陕西省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农民周正龙拍到了野生华南虎照片,照片多达70余张,陕西省林业厅经“鉴定”认为照片真实,并奖励了周正龙2万元人民币。此事引起了众多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华南虎照”真伪之辩不绝于耳。
如果这是一出闹剧的话,中国社会各行各业的百姓本不至于对一桩有关照片真伪的事件如此关注,甚至上升到政府的诚信、社会的道德、官员的责任、科学的标准、百姓的智商,甚至模糊了国家林业部门以及科学研究部门的判定结论。
如果这是一出闹剧的话,从编剧到导演、从策划到摄影、从演员到剧场、从媒体到观众,有太多太多的国人同胞或多或少地、不同方式地加入了这场不折不扣的真实演出。而这样的一个事件又如何从社会新闻演变为时事要闻,进而掀起广泛社会舆论浪潮并以真伪为议题分裂了不同观感的人群,则非常值得场外的观众给出理性的思考轨迹。
然而遗憾的是,这不是一场闹剧,而是发生在2007到2008年的中国,发生在中国中西部的一个省份,并且几乎搅动了整个中国,造成所谓民议沸腾。或许也正因为它并不是一场闹剧才格外值得我们用真诚的愿望、冷静的思维、善意的逻辑去看待和正视。
因此,很多网友都有类似的观感——若从整个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政府官员的第一反应、随后表态、相关行动、回避措施,都无疑增加了戏份,添上了插曲、打开了张力、增加了看点。不论事件的源头是否包含了地方政绩观的元素,后续的发展却至少忽视了民意效应的重要存在。
尽管这桩华南虎照片悬案仍有许多谜团有待揭开,但陕西当局的做法毕竟已经迈出了尊重民意的最重要一步,那就是展示政府究竟有没有危机处理的意识和能力,有没有尊重普通大众的观感。但愿,华南虎事件就此尘埃落定,不再继续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