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件。
  
  一、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创新环境。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设民主、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互相合作,更重要的是应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消除位差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无压力、相互平等的和谐氛围,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每个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行为,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①激发与保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所有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关爱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②引导与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③尊重与扶持。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人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性,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师生共同建立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同等参与学习和提高技能的机会。
  
  二、灵活使用教材,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程序组织教学。在这种思想下,教师很少对教材加以合理的处理加工,更谈不上创新了。其实,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唯教材,而是提倡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原理,精心构建教学中实施创新的体系,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对教材的加工处理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结合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合理运用教材;其次,结合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处理教材;再次,挖掘教材中孕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工教材;最后,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空间,调整教材。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1.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逆向思维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公式、法则,进行逆向推理,反向进行证明,逆向思维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它是摆脱思维定势、突破旧有的思维框架,产生新思路、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随着正向思维的出现,逆向思维也同时产生。逆向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训练与培养。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可以把具有互逆关系的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创设问题情境“春雨小学387名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租9辆车够吗?”并给予一辆标示“准乘45人”的大客车,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刚学习笔算除法,大部分学生采用387÷9=43(人),43<45,从而得出结论,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用45×9=405(人),405>387,说明租9辆车够了。教师适时引导、分析、比较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敏捷。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获取新的知识、打破思维定势,更有利于学生全面考虑问题。
  2.求异思维的培养
  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沿着不同的解题思路,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求异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要重在新和异,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不同的解法来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1)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由于在课堂上更多地进行没有固定答案的研讨,就会使更多的学生在集体的争论中体验到思维的碰撞,感受到教学的美感。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有较大的“自由度”,这样,既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识。这种思维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也存在,因为它没有明显的过程意识,就需要鼓励学生运用联想、类比等方法大胆进行猜想,是一种较好体现创新意识的思维形式。直觉、灵感是人在认识过程中逻辑中断的突然飞跃,这是一种还未被认识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对直觉思维的培养,这将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运用科学评价机制,激发自主创新。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渴求新知的动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鼓励性评价,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对学生实施积极的、适度的和科学的鼓励性评价,强化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内驱力,体现出教师评价的创新。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学生,要以宽容、谅解、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允许他们再想一想,即使是重复别人正确答案,也应给予肯定,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应注重分层次评价,注重因人施评,从实际出发,分层要求,既负责评价,又负责指导,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及其小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从学生自身出发,教师应鼓励自我评价,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出错误,加以改正,使其体会成就感,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引发自主创新的探索动力。
其他文献
2008年12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主办,黑龙江大学编辑啊际办的学术期刊与学术发--首届两面三刀岸四地学术名刊高层论坛的在哈尔滨召开.
【摘 要】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使人们体力活动减少。生理压力的增大,对人的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体育教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素质 体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175-01     一、心理健康的意义   
[摘要]水性漆因其自身的优点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跟其他涂料相比环保效果显著,并且只需要使用清水作为溶剂,更加节省资源。这就是其在装饰工程中备受欢迎的一大原因。水性漆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装饰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且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也明显降低。本文就水性漆在装饰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和施工工艺及其特点进行探析。  [关键词]水性漆;特点;施工工艺  人们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对家居的装
芒种节气及其养生要点rn每年的芒种节气在6月6日或7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75°.2013年“芒种”到来的精确时间为:2013年06月05日20时23分19秒.从字面上说,“芒”是指麦类等有芒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金融电子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科技手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已成为金融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先导,成为保障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实现全省计算机联
在目前的社会生产中,机械生产被普遍的应用,从具体的利用效果来看,机械生产一方面提升了效率,另一方面实现了生产统一性和标准性,所以产品质量在不断的提升.随着机械化的发展
[摘要]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其收口关系着建筑的外观及质量水平,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及施工效果,必须要对装饰施工收口技术进行全面的管控,这样才能使相关技术得到高效使用。对于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常见的几种收口技术以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深入的研究及了解了其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要求,指出了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技术使用要点,以此来推动建筑装饰工程中收口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收口技术;应用  在现今建
[摘要]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高层建筑成为重要的建筑工程形式之一,其数量不断增加,所承载的人员、商务活动也在不断增多,其中,连体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十分重要,该项技术对整个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地位与优势是不容忽视的。相较于普通建筑工程,高层建筑工程结构复杂,任务量重,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就更高,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控很是关键。为应对当前问题,本文就高层连体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展开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
金属材料一直被我国视为重要产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原有的金属材料加工工艺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有必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以及加
摘要:加入WTO后,我国的商检法得到立法部门修订,商检部门依照新商检法和WTO/TBT原则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监管,法制体系不断完善。当前在深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和质检工作“十二字方针”背景下,思考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的制度特点,对完善我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目录 制定 调整  作为我国入世后履行对外承诺修改的第一部法律,现行商检法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作为立法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