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分析

来源 :现代诊断与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ularmp3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对不同部位及不同时间采血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1月~2018年1月住院治疗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并记录血小板最大集率.同一患者依据不同的采血部位分为上肢采血组和下肢采血组各20例,依据不同的采血时间分为上午采血组和下午采血组各2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并将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APACHEII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上肢采血组血小板聚集率相比,下肢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AA与ADP途径的血小板聚集率与A-PACHEII评分显著相关(P<0.01).结论 不同部位采血对血小板聚集率有影响,且上肢采血组血小板聚集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不同时间采血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无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对反复着床失败患者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3月我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准备行冻融胚胎移植的RIF患者120例,以简单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行针对性穴位电针刺激治疗,对照组实施非经非穴点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指标如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血流类型、子宫内膜血流相关参数及FET周期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周期取消率、胚胎着床率及流产率.结果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形态、移植胚胎数、周期取消率及流产率相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