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真实记录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freeb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眼镜是导演的标志,不同于王家卫黑超眼镜下对生活的意化处理。戴着一副粗糙大框眼镜下的导演陈为军用自己飽含粗粝画面的纪录片真实反射出时代更迭的中国。
  关键词:陈为军;纪录片;真实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1
  眼镜是导演的标志,透过内层镜面每位导演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绪不展露与众。外层镜面又反射出导演对于时代演变的导演思维。不同于王家卫黑超眼镜下对生活的意化处理。戴着一副粗糙大框眼镜下的陈为军用自己饱含粗粝画面的纪录片真实反射出时代更迭的中国。粗粝的画面很难让人将陈为军与奥斯卡进行联系,甚至很难想象他靠着一部超低成本(五万元人民币)的纪录片《请投我一票》也成功闯入过200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单元的提名名单。成为可以与张艺谋、陈凯歌分庭抗礼的内地导演。陈为军导演的介绍要分体制内与体制外;体制内他供职于武汉电视台,体制外他是中国著名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半路出家做纪录片导演的陈为军秉承“真实电影”揭示生活背后的真实。对真实不加干预的拍摄形式以及粗粝不刻意雕琢的画面成为陈为军独特的导演风格。
  一、陈为军纪录片记录最贴近生命本质的生存现状
  纪录片是最直接与人打交道的艺术形式,一部好的纪录片有诸多因素但最根本离不开运势和命势。陈为军导演则属于后者,做新闻调查出身的他除了敏锐的新闻直觉更有一种使命感。正如最早为他赢得广泛声誉的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该片真实记录河南蔡文楼的“五多村庄”里马深义一家。全片没有上帝之音的普世宣念,更没有精雕细琢的场面调度与镜头设计。有的只是一台摄像机通过粗粝的画面记录直戳人内心的真实生活。那时候,艾滋病还是个敏感话题,国内还没有一个艾滋病的报道不通过马赛克等后期修剪后进行播出。当时进入蔡文楼进行拍摄的除了陈为军还有三家媒体,其中就包括央视的新闻调查,不同于其他媒体对该地艾滋病泛滥的深挖调查。陈为军的想法更朴实,只是想单纯记录深受命运不公的马深义一家人。目的明确后行动的困难程度超出陈为军预想,当时由于社会舆论的重压下当地政府开始频繁干涉媒体报道,更有“惠民政策”谁检举一个记者奖励50元钱,50元对村民来说并不少。双重打压下其他媒体只能无奈撤离,唯独陈为军坚持下来做出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影像可以直白展现一个导演的思维,但同时也会让导演背负伦理道德的谴责。荣获九四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饥饿的苏丹》让摄影师凯文·卡特一时名声大噪,但同时铺天盖地的伦理道德的谴责也让凯文·卡特深感内疚最终自杀。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当雷妹奄奄一息的时候,透过摄像机雷妹的脸上趴满苍蝇,很难想象爱美的她此刻已经无力去驱逐比她生命力还要旺盛的生物。有人看到这部分盛赞陈为军镜头下的真实,但同时也有人将对卡特的伦理道德谴责指向陈为军。对于秉承真实记录的他们如果有错,错在揭开别人痛苦的那一刻过于带刺,而刺伤的又怎会没有真实镜头背后的这群记录者?
  二、陈为军纪录片反映最有政治寓意的中国故事
  群体是湮灭了个体思想后的存在,个体奉献于群体,群体聚合之后避免成为乌合之众必须有一位代表群发言的个体。对此类个体的选择称之为选举。关于选举的画面更多停留在美国总统大选,一场场舆论造势与拉帮结派让选举成为每年民众最关心的大事。但是关于如何将选举的尔虞我诈与班级集体优选干部放在一起而言并能将其寓意而止。恐怕只有陈为军导演做到了。他用司空见惯的学校班级竞选班长一事竟折射出社会寓意。《华盛顿邮报》曾评论该作品:“这是一部关于一群8岁大的孩童,上演如坐针毡的政治戏剧。”正是这部政治寓意明显的纪录片让陈为军成为首个中国纪录片导演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长片提名。”虽然荣获大奖提名,但直到2016年该片正式进行播出,播出之后部分媒体戏称这是对于“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最好的体现。陈为军对这样的评论多为不屑,他的镜头从不唱衰社会,只是真实通过摄像机记录,可能在记录的初衷中镜头也有反射,这一切才构成最真实的社会写照。
  三、结论
  对于未来想做什么样的影片,陈为军导演还莫有他略带自负的坚持。他说:“世界上虽有千千万万个做电影的导演,对于做电影的心得和目的也同样是万万千千。而我对电影的理解就是,我肩膀上的摄像机就是你的一双眼睛,我镜头面前所发生的就是你通过影片所看到的,我不希望我的摄像机撒谎,因为我背负着身后千万双渴求真相的眼睛。所以,我不愿意打扰、干涉镜头前正在进行着的生活原版,甚至不愿意为了让画面美观加一盏灯光,或在镜头上装一片滤镜。”你可以说陈为军是自负的,但他同时也在为这个社会负责。他讨厌虚假,拒绝粉饰。对于中国当下的影视业现状颇多不解与困惑:为什么中国的观众就那么爱看厚黑阴暗的宫斗戏,清宫辫子戏?为什么意淫无边的抗日神剧让那么多的观众觉得过瘾?为什么那么多资本投在势利拜金、无病呻吟的造作粉丝电影上?还有那么多的偶像聚堆,用那么大的成本堆砌浮夸华丽的特效、这就是中国电影的方向么?他不信,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的电影找到新的方向,新的可能性。他不喜欢那种造作的文艺范儿,认为那是无意义的自恋和迷失。他要拍的影片,是那种突破地域、国家、民族、信仰、意识形态等各种文明界限的,直指人心的,带有人类最原始、最普遍的情感表达,那样才是最真实最有力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电视(电影)纪录片本质创作初探——关于真实性的讨论[J].鞠斐.电影文学. 2003(09).
  [2]真实电影中作为一种风格的现实主义——对《党内初选》的批判性考察[J]珍妮·赫尔.王迟 .世界电影.2014.(01).
其他文献
摘 要:詹姆逊对文本的解读,不仅注重明确的叙事,而且注重的是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因此他认为文学批评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历史文本本身恢复“充分的言语”,所以詹姆逊的视野是很开阔的,并且作为一个标榜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在接受广泛的文论思想的同时采取的是一种批判的吸收和辩证的借鉴,并在文类批评中提出了“符码转换”的思想,可以说为我们在文学研究过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詹姆逊;政治无意识;文
摘 要:2017年开播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将受访者的个人成长、情感经历、背景故事与经典佳作相结合的形式,选择精美的文字,用最真挚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朗读者》这档节目的持续走红与其独具特色的开场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开场白的主题性、现场性及生动性在这档节目里运用各类辞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朗读者》前七期的开场白为研究对象,采用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的辞格定义,解读《朗读者》的开
冬神死去时  北国的军队正在溃退  他所豢养的彗星、暴雪、狂风  一颗颗尖叫着掉下来  地上万物蠢蠢欲动  低声浅唱,汇聚成嗡嗡的雷声  命运女神高高举起长矛  顿时大雨如注  沉睡多时的大海  被婉转动听的鋼琴声唤醒  海神波塞冬的白马昂首奔跑  在碧绿的草原上  苏醒的松鼠打着哈欠  一眨眼就消失在花园里  恋人们在长街上依依惜别  月亮躲了起来不忍睹视  所有人都准备新的生活  猪圈马厩打扫
摘 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兼具通俗性与高雅性备受读者喜爱。本文从张爱玲小说中的亲子关系出发,探索张爱玲消解温情的亲情书写,进一步把握张爱玲特殊的文学表达。  关键词:张爱玲;亲子关系  作者简介:喻赛琼(1997.8-),女,汉族,湖南省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  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时李义山因“牛李党争”的波及,故参加博学宏词科未中。在帮助料理完恩师令狐楚的丧事后,应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初入泾原幕。不幸落选的李商隐来到甘肃泾原,登临安定城楼,发端幽思,“将忧念国事、抒写抱负、感慨身世、抨击腐朽融为一体”(《李商隐诗
摘 要:日本特有的内外文化影响着日语语言的表达方式,是日语语言最为显著的语言特征。基于此,本文说明了日本社会对于内外文化的界定,分析了授受关系中的内外文化,阐述了日语语言特性中的内外文化。  关键词:日语;内外文化;敬语  作者简介:袁媛(1983.2-),女,汉族,湖北黄石人。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引言: 
摘 要:《羊脂球》描述了一个关于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与人性美丑的故事。古往今来,妓女遭人歧视或被人怜悯,而名为“羊脂球”的妓女,却成为了一个值得人尊重的形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莫泊桑运用大量的对比手法,将“羊脂球”的美好品质无限凸显、更加鲜活。可以说,贯穿全文的对比艺术是这部百世流芳的作品的灵魂所在。  关键词:对比;《羊脂球》;莫泊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雷雨》中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就在于他有着复杂的人物性格。他既是一个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资本家;在众人面前又是一个道貌岸然、庄重严肃的伪君子;但在其内心深处,也有怀恋旧爱之情及对旧爱的愧疚之心。这些正反映了人性的复杂,这一人物形象也因为这种复杂性格的深入刻画而显得丰满、真实。本文通过对剧本的分析,以探讨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关键词:《雷雨》;周朴园;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
摘 要:《所以》将当代知识女性叶紫不断追寻希望而又不断遭遇失败与绝望的内心旅程,重在揭示家庭、爱情、婚姻、社会以及人生带给女主人公叶紫沉重地思考:希望还是存在的,那就是保持耐心,拥有超然洒脱的心境,再一次审视你周边的人和事,还有爱和善存在着,这会给你以信念,让你勇敢地走下去。  关键词:叶紫;知识女性;命运;生存意识  作者简介:米娜(1986-),女,回族,甘肃天水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兰州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1  Gone with the wind.一切都飘散在硝烟炮火中。唯有她斯佳丽,虽然沧桑历尽,却从未倒下,魂灵永不散去。一枝暗夜玫瑰,在风中怒放,兀自芳香。  塔拉庄园的红土地如往日一般生机勃勃。夕阳簇拥着玫瑰色的晚霞,落在美丽的脸庞上不肯离去。斯佳丽倚着窗子静静地眺望远方。瑞特,瑞特!眼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