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患者髋关节表面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疗效差异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髋关节表面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小于60岁中年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2010年10月至2020年10月已发表的关于髋关节表面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对照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中文检索的关键词为表面置换、全髋置换;英文检索的关键词为hip resur-facing,total hip replacement,total hip arthroplasty.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髋关节表面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60岁以下中年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586篇,并最终纳入20篇相关文献,其中髋关节表面置换3020例,全髋关节置换240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髋关节表面置换的HHS评分[MD=2.49,95%CI(0.66,4.32),P<0.001]和UCLA活动评分[MD=0.64,95%CI(0.11,1.17),P=0.02]高于全髋关节置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VAS疼痛评分[MD=0.19,95%CI(-0.30,0.69),P=0.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髋关节表面置换的钴离子浓度[MD=-0.72,95%CI(-1.42,-0.02),P=0.04]和铬离子浓度[MD=-0.28,95%CI(-0.39,-0.17),P<0.001]低于全髋关节置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髋关节表面置换的翻修率[OR=0.45,95%CI(0.25,0.80),P=0.007]和并发症发生率[OR=0.35,95%CI(0.12,0.98),P<0.05]低于全髋关节置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髋关节表面置换的手术时间[MD=17.58,95%CI(11.81,23.35),P<0.001]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失血量[MD=-41.05,95%CI(-59.87,-22.24),P<0.001]低于全髋关节置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小于60岁中年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患者,与全髋关节置换相比,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有更好的HHS及UCLA活动评分,减少了术中失血量、血清金属离子浓度、术后翻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安宁疗护的医务人员,我深知安宁疗护起步难,运营难,生存难,大医院不愿意做,小医院做不好的现状.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依靠提高群众对生命的理解,减少和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这也是在百姓中普及安宁疗护理念的意义所在.然而这些事情都无法一蹴而就,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路上也会面临很多的阻碍.不过近日我中心的一位患者及其家属的选择与态度让我明白,安宁疗护必须要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它正获得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理解,只要我们坚守,就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
期刊
抗磷脂综合征为一种以反复动脉或者静脉血栓、流产,同时伴有抗心磷脂或者狼疮抗凝物实验持续阳性的疾患,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其他自身免疫病,但也可单独出现.rn临床病例rn一诊:患者女,39岁,主诉后肩背处多发红点,于休息不好或情绪紧张焦虑后加重.2011年发现血小板降低,经检查未能确诊病因,后经中医解毒化瘀、凉血活血法调治后康复出院,自此月经数月不潮,排卵试纸监测2~3个月排卵1次.此次因“后背红疹”就诊时发现:抗心磷脂IgG抗体180.8CU(参考值0~20CU),抗心磷脂IgA抗体126.3CU(参
期刊
最近门诊骨科医生老赵被患者投诉了,他觉得自己很冤枉,因为患者的投诉理由是他的态度不好.rn回想那天的场景,骨科门诊外面传来叫唤:“这破医院,这医生的态度真不好,我要投诉!”rn“去去去,告院长去.”医生老赵的声音接着传来.rn10多分钟后,医务科科长赶来,详细询问,原来事情是这样的:rn一患者的腿部关节有问题,需要做核磁共振,他问老赵:“今天能排上么?”rn老赵说:“这我哪知道啊!”rn医务科科长向患者解释,医生确实无法左右检查的排序和进程.但是患者觉得,不管能不能排上检查,医生也不能用这种态度来回应,自
期刊
目的:观察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D-1/PD-L1)调控树突状细胞(DC)对脓毒症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分析PD-1/PD-L1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住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区的脓毒症患者中采用随机数表法抽选25例,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0例)和死亡组(15例);同时随机抽取本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脓毒症患者于确诊后24 h内、健康对照组于入组时取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清,采用流式细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消肿汤结合跟骨牵引在治疗L-H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前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住院的60例患者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跟骨牵引制动、抬高患肢、冰敷等处理.观察组给予我科自拟中药活血消肿汤内服,对照组给予迈之灵片口服.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第一天给予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天,三个时间点患处的消肿情况以及术前等待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消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肿胀程度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健康.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相似,已有大量研究肯定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在冠心病诊断及未来心血管事件预测方面的能力.超声是探查颈动脉状况的常用无创工具,可经济、快速地提供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且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可探查的相关指标也更为全面,关于这些指标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本文拟就超声探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在冠心病诊断及心血管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入路椎弓根钉短节段复位内固定治疗无需减压的胸腰椎骨折中伤椎置钉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科共收治无需减压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58例,采用跨伤椎置钉短节段复位固定32例(伤椎未置钉组),其中男24例,女8例,平均年龄(45±10)岁.采用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复位内固定26例(伤椎置钉组),其中男20例,女6例,平均年龄(44±10)岁;对两组病例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
全膝关节置换(TKA)和全髋关节置换(THA)是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最常见的两类手术.尽管微创手术和使用止血带等已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术后出血,但TKA及THA术后患者多有不明原因的贫血症状,血红蛋白降低程度很大但可观察到的失血量却很少,这可能和隐性失血有关.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和功能康复等皆受隐性失血的影响,其逐渐成为了骨科医生们不容忽视的临床问题.隐性失血受围术期多种因素影响,病理生理机制也多样,更因其隐匿性,出现症状时早已发生发展很久,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术后疗效.本文对隐性失血的可能机制及影响因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Seinsheimer V型股骨粗隆下骨折合并肌少症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骨科收治手术的Seinsheimer V型股骨粗隆下骨折合并肌少症患者52例.根据握力及骨骼肌指数(SMI)诊断肌少症.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PFNA组(28例)和DHS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SMI值、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围手术期输血量、下肢完全负重时间、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