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生

来源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gang82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戊戌变法以前,中国近代的翻译主要是洋务派的科技翻译,后扩大到社科领域。此时,人们基于自身固有的文学观念,并不重视文学翻译,仅有若干零星的“以中化西”的自发翻译。戊戌变法时期,近代文学翻译在特定视域下“误读”西方文学——主要是小说,认为它是西方“开民智”的启蒙利器与政治宣传的工具。此时,中国社会完成了对文学翻译大规模兴起的思想准备,之后文学翻译被实质性地纳入到了中国文学变革的内部。
其他文献
统购统销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步骤。购销网络的构建,党政权力的驾控,配合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在此进程中,农村干群的思想观念、行为操略发生了极大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功德无量.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病逝,享年59岁.
期刊
作为早期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关键期”假设对早期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新近的研究表明,这一学说并不严密。文章结合不同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对这一学说的立
复杂断块砂岩气藏,由于构造的复杂性,在开发过程中,气藏的动用状况不易掌握.如何研究该类气藏的调整挖潜和认识剩余气的分布,直接影响到气藏的最终采收率.本文以东濮凹陷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