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研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epnui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吉林省首批应用型试点本科院校吉林工商学院为例,分析了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中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为探索新建财经类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财经类;转型发展;工商管理类;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4-000-01
  一、引言
  吉林工商学院位于长春市,是吉林省属公办本科院校。200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志着办学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2015年学校被批准为吉林省首批应用型试点本科院校。截止到2016年4月底,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14221人,其中本科生10028人,占70.5%。
  二、新建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科师资水平比较低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由于偏重传统的学术型定位,所以在教师队伍的引进、考核、管理上往往是按照学术型的要求来进行的,即人才的引进较注重高学历和高学位,教师的经历主要集中在学校,社会经验和阅历较少,知识结构主要来自于课本,缺少对现代社会经济实际问题的了解。
  2.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
  新建财经类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大多沿袭传统的教学型大学的模式,大众化、趋同化的趋势较为明显,理论体系设计较为系统和完整,但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发生了错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设计往往缺少对人才市场实际需求的了解,导致在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的安排上不能合理的衔接,缺乏相应的考核反馈机制,无法保证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实。同时,在课程安排上采用传统教学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注重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比重,而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较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率往往较低,见表1。
  3.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投入不足
  校企合作模式是新建本科院校由教学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就目前财经类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而言,虽然在实际教学运行中广泛开展了大量的校企合作项目,但收效甚微,没有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这主要是因为校企合作中相关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流于形式,缺少相应的合作教学激励模式,导致学校和企业双方从教人员对教学过程投入的精力和热情不够,与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三、新建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转型发展的改进措施及建议
  1.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了实现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目标,需要改革现行的激励制度和教师职务评聘指标体系,对学校里实践能力强、应用性成果较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并优先获得晋升机会。同时也可以利用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内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通过顶岗工作、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2.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
  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学科和专业特色上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合理划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构,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此外,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要适度提高实践环节的比重,注重实践和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通过各专业实践教学场所和模拟实验室的建设,逐渐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体系结构和比例关系。同时,利用课余或者假期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实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开展产学研教育,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工商管理类专业在进行专用软件学习中,要加强如VBSE等综合类软件的模拟实习教学,同时将以校内实习场所和实验室为中心的模拟实习和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主的专业实习相结合,提倡采用互动性较强的体验式、情景式和开放式教学模式。此外,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以建立产学研基地为契机,提高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热情和参与度,通过机制设计吸引企业教学人员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计中,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效性,弥补财经类院校在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上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以实现服务社会生产、服务区域产业升级转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婕.我国财经类高等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1).
  [2]王珏.会计专业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互动机制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2(5).
  [3]李海东.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6).
  作者简介:孟玉婷(1986-),女,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都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三板的推出也迎来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曙光。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新三板融资不足、融资偏差、融资成本、潜在风险等问题都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与效率,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还要回归降低融资成本的本质,多方位拓展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内源融资渠道,从融资环境改善、制度保障、自身完善等多角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关键词:中小企业;新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养老服务人才缺乏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培养数量充足,素质较好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是提高我国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养老服务机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切入点,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环境与途径。  关键词:养老机构;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創新的主要领域,然而居民在理财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杭州市居民为例,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其存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个人理财;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3  随着我国市场经
摘要: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模糊语言是最为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通过模糊语言可以反映出客观事物在外延上存在着的一种不确定性。本文选取China Daily中有关中国发生的灾难事件的英语新闻报道为例,在顺应论原则下,模糊语在这类英语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功能。通过阐述模糊语存在的合理性,在基于新闻报道的写作原则下,探讨了模糊语是对新闻报道准确的有益补充,更好的服务于新闻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关键词:顺应
摘要:农民的收入是推动我国各项全面发展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宝鸡市全面落实党对乡村的发展制定的各项政策,使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依然迟缓,农民收入相比较于其他地区仍偏低,农民各自内部的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依然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建议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价值几万、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的专业仪器设备到价值几百元的办公用品等等不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各项职能、维持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中,仍然存在“重购轻管”的现象,使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关键词: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工作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本文从民办本科高校的特色专业建设角度出发,针对审计学这门审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几点教学改革建议,为推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及特色专业的建设提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审计学;教学改革;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审计专业是各个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学院所必设的专业,而《审计学》又是审
摘要: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教学急需注入新鲜的血液,而微课的引入适应了这一发展要求。微课是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5-8分钟的音频或视频的播放,构建情景式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课解答疑难问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构建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感受课堂意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主创业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云南省政府于2009年出台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贷免扶补”政策。本文简要介绍了“贷免扶补”创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以云南边疆某高校为例,概述了大学生自主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做好大学生自主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云南;大学生;贷免扶补;创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大,然而在旅游业就业中占比更大的非正规就业部门在收入分配上并不均衡。本文对湖南省6个5A级景区的非正规就业者进行了抽样调查,运用基尼系数、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对数据处理分析。研究发现:景区非正规就业者收入水平低、收入差距大的现状主要在于受职业培训经历、受教育程度、就业外部环境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