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讨论法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84989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讨论法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在现今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正不断地被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探究精神,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带着兴趣学习,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最终实现三维教学的目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课堂讨论法;初中物理;应用实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61-01
  一、创设有利情境,诱发学生讨论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利用贴近生活的事例、有趣的物理实验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情境启发中产生思考,最终师生共同确定课堂所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如“声音的特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像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思考都听到了那些乐器的声音。学生对于优美的乐声进行讨论总结出听到的乐器声音。教师在接着问:你们是怎么区分这些声音的?学生就会回答因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一样。教师在设问:声音都有那些特征呢?从而确定所要讨论的问题。
  二、合理组织实验,在实验中讨论
  在确定问题后,教师应该组织合适的实验探究活动。对于实验内容,要把握好尺度和方向,小组长要发挥带头作用,带领本组成员进行有序讨论。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给予细微的指导。例如在“光的传播”教学中,针对光的传播路径问题开展讨论活动,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产生多种猜想:光可能沿直线传播,也可能沿曲线传播,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路径可能不同。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首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激光笔照射带有烟雾的瓶子,对光是的传播的进行仔细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光在烟雾中的传播路径,然后再用激光笔照射装满满肥皂水的烧杯,思考光在肥皂水中的传播路径,最后在透明固体(玻璃)中的传播,观察光的传播路径。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认识
  到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光都是直线传播的。
  三、进行有效评价,改善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为了检测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效果,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评价。例如教师的“教”是否发挥了“导”的作用,学生的“学”是否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讨论的课堂气氛怎么样,是否完成教学目标,通過讨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等等都需要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课堂评价或者书面测验,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师生、生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尤其是引导学生展开互评,是检验讨论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书面测验是指以试卷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设计合理地检测题来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测,这个与课堂反馈、总结可以恰当安排。有效的评价能够不断完善课堂讨论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课堂讨论法的应用范例
  在《平面镜成像》教学中,可用讨论法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按照上述步骤设定讨论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把一个橘子放在平面镜前,在平面镜中也有一个橘子。
  师:同学们,你们能就上面的事实提出自己的问题吗?
  生1:镜中的橘子和镜前的橘子大小一样吗?
  生2:镜中产生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师:非常好,同学们想到了很多问题,还有其他的问题吗?(教师引导,让学生观察像和物体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生:像和物体之间的连线与镜面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师:同学们,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主要是围绕这几个问題展开的,需要我们通过实验来论证。
  (二)分组——合作论证
  师:同学们,这次实验的器材是我们经常见到的蜡烛,现在按照座位的位置划分小组,以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实验用的蜡烛是大小相等的?2.我们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时候,为什么选用玻璃,而不是平面镜呢?3.如何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学生讨论结束后)
  生:蜡烛大小一致是为了更好地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
  生:玻璃透明,我们可以通过它看到后面的蜡烛,并且还可以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
  生:可以用笔将镜前蜡烛在纸上的位置画个点或者圆圈,同样,也可以将镜后蜡烛的位置在纸上画个点或者圆圈。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都认真思考了。对我们上面提到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同?在物体和像之间画一条连线和镜面有怎样关系?如何探究这两个问题?(学生讨论了5分钟)
  生:我们可以将玻璃拿开,画出连接像和物体的直线,并用尺子分别将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测量出来,判断这两个距离是否相等。
  生:我们可以用量角器测量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所成的夹角,从而进行判断。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下面就分组进行实验,而且实验次数不少于三次,以尽可能减少误差,从而得出正确结果。将测量结果填到课本上的表格中。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观察,并适当点拨指导。
  (三)评价总结——反馈建议
  十几分钟之后,各个小组都按照要求完成实验。
  师:请同学们将各自的实验结果拿到台前展示一下。
  生:我们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是物体和像之间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生: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师:看来同学们做实验很认真,现在我们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而且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课堂讨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物理原理。它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
  参考文献:
  [1]陈刚.小议初中物理课堂讨论的优化[J].中学教学参考,2010(23):57-57.
  [2]周遵田.初中物理教学课堂讨论的重要性[J].发现:教育版,2016(9).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耕地资源小局、经济弱局和基础差局,要想建设成为都市型经济强局,必须坚持以“围城谋事、特色强局”为发展理念,以建设“垦区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功能区的‘桥头堡’、黑龙
为探讨水库移民建立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水库移民的特点、有土安置的困境以及现阶段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缺位的现状及其后果;归纳了水库
【摘 要】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去。这是因为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培养需要以學生主动参与作为前提条件,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自由的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自由的思考,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有更大的解决问题的冲动。因此,在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提升
做人是目标呢?是目标呢?还是目标呢?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一幕一幕人间悲喜剧,总是把这三个问题摆在人们面前。
近日,我们随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联合组织的社科专家垦区行调研组赴牡丹江管理局进行专题调研。一路走来,处处感受到垦区实施"抓城、强工、带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