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百亿元级“沙县小吃”

来源 :中国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eg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县小吃,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特色小吃,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在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8万余家门店的、超过30万从业人员的、500多亿元营业额的产业帝国。沙县小吃不仅成为当地人脱贫的制胜法宝,成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手段,更成为了中国地方小吃的第一品牌,成为了沙县这座城市的闪亮名片。中国其他县能否按此模式打造属于自己的“沙县小吃”呢?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福建沙县,在“沙县小吃”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的城市化、乡村振兴都需要地方小吃,希望地方特色小吃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继续引领风骚。
  中国的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那么是否每个县都能打造出一个类似于“沙县小吃”的百亿元级小吃产业链呢?

沙县小吃的成功启示


  沙县小吃走出当地,走向产业化,与政府的重视和引导分不开。多年来,高层领导持续关注沙县小吃产业,基层领导扎实做好产业扶持和引导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的十多年时间里,曾多次到沙县调研沙县小吃产业发展。1999年3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沙县考察时指出,沙县小吃业的成功之处在于定位准确,填补了低消费的空白,薄利多销,闯出了一条路子。现在应当认真进行总结,加强研究和培训,深入挖掘小吃业的拓展空间;2000年8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再次到沙县考察时强调,要找准今后经济发展的支撑点,特别是加强以沙县小吃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这些重要指示,为沙县小吃产业领航定向,当地政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每年都召开沙县小吃专题会议,研究和引导沙县小吃产业的发展工作。为推动沙县小吃的产业化发展,沙县成立了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负责推动沙县小吃常态化、有序化发展,负责对沙县小吃进行研发,为小吃业主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并指导他们如何找店、开店;随后,培训课程也不断升级,从早期单一的小吃技艺培训,逐渐增加了食品安全、经营管理、商标保护等课程。在小吃业主相对集中的城市,设立驻外联络处,帮其解决实际困难。
  2011年,政府投资1000万元建成沙县小吃培训中心,为小吃业主提供包括连锁经营、企业高管、高级经营师等全方位培训,引导一批富起来的小吃业主进行公司化、标准化经营。截至目前,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0多期,培训学员2万多人次。
  2019年以来,沙县设立2000万元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基金,开展小吃数字化建设,引导人流、资金流、数据流回归,已在北京等6个城市进行数字化经济试点,1600多家门店数据回流沙县总部。
  20多年来,政府持续地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引导和扶持沙县小吃产业的发展,力求让“沙县小吃”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之路。这是沙县小吃成功的一大基石。
  有了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后,沙县小吃开始崭露头角,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何让这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个体经济发展壮大,让这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小吃品牌做大做强,成了沙县小吃面临的新问题。
  为此,沙县先后成立沙县小吃集团有限公司、小吃集团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小吃产业提升发展工作小组。采取提升经营模式、加快品牌推广、延长小吃产业链等举措,实行“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的运作模式,统一采购食材、统一生产、统一配送等,推进沙县小吃产业标准化、产业化经营;推出集体商标,规范品牌的使用权,形成整套品牌视觉形象;形成沙县小吃连锁经营实施方案,涵盖沙县小吃产业发展规划、商业运作模式、项目制度汇编、管理体系、投资规划及连锁加盟办法等……
  在文化旅游方面,沙县举办了二十多届以沙县小吃为主题的“沙县小吃节”,凭借上百种特色小吃,打造了鲜明的沙县小吃文化,每年吸引超500万人次观光旅游,2019年旅游总收入 54.48亿元;在农业方面,村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专门种植沙县小吃中需要的中药材、食用菌、香料,养殖家禽,拉动了种植基地约6万亩,带动了数万人就业;在食品产业方面,围绕着沙县小吃的原料、配料,当地形成了生产种植+加工销售的沙县小吃特色食品全产业链,全县开办了70余家食品加工企业,2018年,全县食品产业产值超80亿元。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沙县小吃成为了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也成为沙县的城市名片。“沙县小吃”这个地方特色小吃的成功,有效带动了沙县文化、旅游、农业、餐饮业、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发展,带领着沙县人民脱贫致富。

特色小吃品牌化難点


  中国地大物博,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多样,中国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这些当地的特色小吃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然而,这些地方特色小吃,大部分都很难从当地走出来,也无法为当地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缺乏政府支持和引导,难以形成产业化。地方能否找准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找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根据地方特色制定合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和鼓励,发挥好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大多数拥有特色小吃的县份,当地政府部门还没能清晰认识到特色小吃产业潜在的发展前景,在寻找经济发展着力点的时候,更多聚焦于第一产业,而忽略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更忽略了能有效串起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特色小吃产业。也正因此,很多地方的特色小吃产业发展缺乏有力规划,没有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也没有配套的特色小吃产业相关管理部门或指导部门。
  其次,目前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多为夫妻店或家庭小作坊,多以个体摊贩或分散单店模式经营,其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缺乏标准化的产品和管理。而且,由于不少特色小吃的祖传手艺不外传,特色小吃产业人才后继不足的情况比较明显。
  第三,很多地方在进行城市品牌打造、产业规划的过程中,都会寻求智囊团队提供一些专业的建议,帮助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有的地区政府虽然有一定意识,希望大力发展当地的特色小吃产业,但在实际操作方面,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智囊团队对特色小吃的品牌顶层设计、运营各阶段、各环节进行辅助,特色小吃也很难走出当地,做大做强。

打造出自己的“沙县小吃”


  打造特色小吃产业要从战略方面进行特色小吃产业生态圈的构建,引导当地政府和民众树立正确的特色小吃发展观念,对特色小吃产业进行品牌顶层设计、规范产业运营,打破家庭式、作坊式的养殖加工以及夫妻店式的经营核心,通过产业扶贫的品牌化、样板化、产业化、连锁化、标准化、资本化和城市化,打通文化、旅游、农业、餐饮、食品产业链。沙县小吃、盱眙龙虾、阳新屯鸟、盐城八大碗、恩施合渣、石柱纯菜鱼、枫泾丁蹄、莆田呛肉等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地方特色小吃要走向全国,首先需要政府牵头。只有政府做好宏观调控和引导,针对特色小吃产业制定特定政策,采取一定措施推动合作,才能在起步时有效推动当地特色小吃的发展。在具体的规划执行方面,可与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餐饮领域商业运作机构合作,为特色小吃市场化落地奠定基础,助力特色小吃品牌IP化;产业推进机构能帮助特色小吃产业进行标准化运作,提升特色小吃的经营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吸纳科技成果的能力,让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规模化生产;加强官方媒体宣传合作,助力特色小吃品牌在地区、全国快速传播,扩大特色小吃知名度、地区影响力。



  与此同时,地方特色小吃一定要在运营方面注重品牌化、市场化、连锁化、产业化、标准化、资本化、城市化。
  在品牌化方面,要为特色小吃制定清晰、明确的品牌顶层设计方案。解决“卖什么、说什么、怎么说、怎么卖”的问题。卖什么即卖单一产品还是一种品类;说什么即当地产品优势,如何差异化、IP化;怎么说即通过何种策略让消费者快速接纳认识产品;怎么卖即如何在价格、渠道上下功夫,让消费者愿意买单。
  在市场化方面,打造“区域扩张和模式复制”样板店,通过“本、量、利”模型,测算出特色小吃店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测算出店铺收入和盈利。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规划,有效吸引并留住消费者。
  在连锁化方面,以样板店作为产品的市场化试水,从而明确产品的方向、市场、消费群体。在成功打造出样板店的基础上,复制样板店模式和经验,开展“特色小吃”的连锁化经营。
  在产业化方面,当“特色小吃”连锁店不断增加时,特色小吃所需原材料、配料等都需要进行产业规划和运作。相关的养殖、种植等环节,都需要做到规模、高效。
  在标准化方面,为确保每家店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需要认真做好标准化工作,包括:加工区域选址、加工规模确定、加工设备置办、加工流程制定、加工企业管理、加工人员培训等。
  在资本化方面,“特色小吃”要真正走出去,做强做大,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引入不同的资本:品牌顶层设计的天使轮、样板市场打造的第一轮、区域招商复制的第二輪、全国快速覆盖的第三轮、产业链平台商的第四轮、对接资本市场的IPO。
  在城市化方面,“特色小吃”不仅承载着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也是当地城市品牌形象的代表,打造“特色小吃”也是打造“城市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系锦坤创始人、上海品牌委创始秘书长和上海市政府品牌专家委员)(编辑/汤悦晗)
其他文献
我国现行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相关政策制度尚不完善,导致出现\"一户多宅\"、宅基地闲置、宅基地权属不明等现象。目前,应秉承\"房地一体\"的思路,扩大农村宅基地的继承主体和交易范围,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的继承配套制度,建立宅基地使用权的有偿退出机制。
针对在实际工程中人工设计飞行器姿态控制参数造成工作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神经网络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框架下,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特性,实现PID控制参数的自适应整定。随后设计了两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以对控制量进行补偿,并对观测器进行了误差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神经网络训练得到的控制参数变化规律和工程实际较为相似,姿态角指令跟踪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均符合要求。通过分别在常值干扰和正弦变化干扰下的两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三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
自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程。2018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各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程度加深,聚焦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这一议题,建议从资源融合、产业融合、场景融合、制度融合四个维度,推动
目的探讨宫颈癌DExH-box解旋酶9抑制转录本来源的长链非编码RNA(lnc-CCDST)对高糖诱导的新生小鼠心肌细胞(NMC)中活性氧(ROS)生成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微RNA-339-5p(miR-339-5p)负向调节lnc-CCDST的机制。方法①构建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后,检测其心肌细胞lnc-CCDST表达,体外实验采用高浓度葡萄糖(35 mmol/L)培养基刺激NMC后测定细胞内lnc-CCDST表达;②小干扰RNA(siRNA)抑制NMC中lnc-CCDST表达再予高糖刺激24 h,测定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要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民族村寨,合理利用村寨民族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以程阳八寨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从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层面分析旅游发展对村寨产生的影响,针对景区内存在贫富差距拉大、当地物价上涨、村民出现抵抗情绪、旅游噪音的增加、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提出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减少贫富差距、壮大文化传承队伍、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进产业融合等对策,以期为助推程阳八寨旅游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农\"提供立体化、全程化的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鉴于为农服务的特殊性,诚信服务尤其重要,任何的失信都有可能重挫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并重伤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信誉。因此,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应当加强信用管理,提升信用能力,建设信用供销品牌,其信用管理策略应当包括:加强信用培训,优化信用管理制度,共享信用信息,强化信用惩戒,拓宽信用产品应用等,从而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可持续的改革和发展动力。
期刊
那一刻,印在许多人的脑海。  2015年7月31日下午,张家口市崇礼区清水河畔的广场聚满了人。当电视大屏幕上出现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身影,现场所有人不由得屏住呼吸。  “北京!”巴赫话音刚落,广场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  快6年了。作为张家口赛区赛事核心区,崇礼这座原本籍籍无名的塞外小城,被推向世界舞台;因为冬奥,崇礼的“颜值”与“气质”,都在发
2021年7月16日,四川省建筑电气情报网成立40周年庆暨学术交流会在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举行。350余名设计、施工、研发单位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襄盛典。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徐卫,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气总工、全国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晓岩,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监、电气总工程师、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电气专业委员会主任杜毅威先后致辞,祝贺四川省建筑电气情报网成立40周年。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深入发展智慧旅游,未来,打造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成为智慧旅游模式的新样板。智慧旅游将催生旅游更多新业态的出现,赋予旅游业更多的可能性。旅游新基建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走进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讲解员熊昕在江西联通技术支持的5G文旅互动直播中,带领全国观众了解新四军从红军游击队改編组建到驰骋华中、完成使命的光辉历史。这场直播清晰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