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文学与国家认同——以《历史的天空》为例

来源 :美与时代:美学(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灾难事件之一,常常被用作建构国家认同的材料。在中国,无论在“抗战”时期,还是在建国以后,抗日战争始终是作家们常用的主题。不同时期,这些作品的主题或许并不一致,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都建构了国家认同。英雄主义要通过英雄来体现,而英雄与国家认同血脉相连。个人如果想成为公认的英雄,离不开国家的认可。而国家对英雄的弘扬,也有利于国家认同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医嘱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院病历600份,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分类。参考药品说明书、《临床用药须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遨游太空似乎是终生难以实现的梦想,因为鲜有人付得起动辄数千万美元的高昂太空游票价。然而,美国研究人员声称,真正的“平民太空游”时代很快就要来临,因为他们正在研制一种可以行驶在太空中的磁悬浮列车,每位乘客的票价可以降至5000美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普通老百姓都可以乘坐火车游太空。     真空磁悬浮系统将替代火箭  在国产电影《星空》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女主人公的幻想中,自己乘
目的 探讨ADAM3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尘螨过敏性哮喘间的关联性。方法 取哮喘病、健康人各100例,通过AS-PCR、DNA测序法等,分别测定ADAM33基因F+1、S2、T2及V4位点。结果 两组在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