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暴发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x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损伤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暴发性心肌炎。传统的生物学标志物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和肌红蛋白特异性不高。肌酸激酶同工酶在血液中存在时间较短,不利于动态监测。肌钙蛋白仍然是现阶段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基质细胞衍生因子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等可能是有前途的新型标志物。联合检测心肌标志物并结合临床指标可提高早期诊断暴发性心肌炎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以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心肌炎,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极高,早期即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易漏诊、误诊。目前该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用对症及支持疗法。近年来,体外膜肺氧合的应用是治疗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强力有效措施,可提高该病的抢救成功率。本文就目前体外膜肺氧合在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做一简单综述。
目的分析PICU收治的重症意外伤害患儿的发生原因及分布特征,为预防重症意外伤害患儿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PICU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64例儿童重症意外伤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性别患儿重症意外伤害的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54,P=0.016),不同年龄的患儿重症意外伤害的类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39.622,P=0.00),0~3岁为小儿重症
前言院内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增加PICU患儿发病率、病死率及医疗费用。研究所在PICU自2005年起实施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方案,发现VAP几近消失,而呼吸机相关气管支气管炎(ventilator-associated trach
期刊
目的探讨唾液乳杆菌对哮喘Balb/c小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4周龄、体重16~18 g、SPF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哮喘+唾液乳杆菌组(C组),应用卵蛋白建立急性哮喘模型,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病理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改变,电镜观察气管纤毛数量变化,ELISA法
期刊
目的探讨婴幼儿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LVT)的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确诊ILVT的37例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例ILVT患儿1岁以上者多见,男童好发,临床表现多样化,尿少伴水肿等心功能不全者5例,晕厥发作2例,烦躁哭闹、乏力多汗22例,无任何临床症状
暴发性心肌炎是儿童及青少年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心肌细胞损伤或免疫介导的心肌组织炎性病变导致心脏结构及功能的严重损伤,常在数小时内极速发展为心源性休克,病死率极高,若患者在最初的干预治疗中恢复则预后良好。了解暴发性心肌炎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快速识别、诊断及干预治疗的关键,本文拟对此做一介绍。
期刊